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明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素
  • 1篇软骨素酶
  • 1篇排斥
  • 1篇硫酸软骨素
  • 1篇硫酸软骨素酶...
  • 1篇脊髓
  • 1篇脊髓损伤
  • 1篇大鼠脊髓
  • 1篇大鼠脊髓损伤

机构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张涛
  • 1篇张红军
  • 1篇邵高海
  • 1篇李敬花
  • 1篇熊明

传媒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排斥导向分子B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排斥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B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脊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不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降解25只;B组:应用硫酸软骨素酶降解20只;C组:假手术组只暴露脊髓20只。A、B、C3组分别在术后相同时间位点观察记录动物肢体运动情况并处死动物进行标本检测。采用BBB(Basso—Beattie—Blesnahan)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的感觉、运动功能;HE染色计算损伤区总面积;Real—time PCR检测RGMB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200,NF-200)双标表达情况。结果:伤后2-4周同一时间段B组BBB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伤后2周HE染色结果表明,2组损伤区均有空洞形成,B组损伤区面积显著小于A组(P〈0.05);伤后2到4周GFAP/NF-200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示B组GFAP表达逐渐下调,A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B组(P〈0.05);NF-2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纤维穿过损伤区,B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A组(P〈0.05);RGMB mRNA表达量B组显著较A组下降(P〈0.05)。结论:微环境中的RGMB浓度在大鼠脊髓损伤后与其后期脊髓功能恢复呈负相关,RGMB抑制剂可能对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有一定作用。
熊明邵高海李敬花张涛张红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硫酸软骨素酶AB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