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耕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小儿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胸腔镜辅助
  • 2篇治疗小儿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小肠
  • 2篇小肠出血
  • 2篇小儿漏斗胸
  • 2篇漏斗
  • 2篇漏斗胸
  • 2篇NUSS
  • 2篇肠出血
  • 2篇出血
  • 1篇单纯性

机构

  • 12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泸州医...

作者

  • 13篇熊耕
  • 10篇廖凯男
  • 8篇刘铭
  • 5篇谭毅
  • 4篇植勇
  • 3篇彭强
  • 1篇苏松
  • 1篇卞则栋
  • 1篇刘英华
  • 1篇宣吉晴
  • 1篇申红丽
  • 1篇彭莉晴
  • 1篇吴天福
  • 1篇郭静

传媒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西南军医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治疗小儿小肠出血18例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术前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怀疑小肠病变的患儿行腹腔镜探查术,15例确诊后14例经右下腹延伸小切口,提出肠管在腹腔外手术,1例免于手术;3例病因不明。结果:14例患儿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75min。术后5~10d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儿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等特点,可替代剖腹探查术,适用于不明原因的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病例,尤其怀疑小肠出血。
谭毅熊耕申红丽廖凯男刘铭
关键词:腹腔镜小肠出血
婴幼儿血管瘤surviv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拟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BSP)检测survivin 基因启动子区域在不同时期血管瘤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survivin 基因甲基化在血管瘤增生与退化中可能作用.方法 (1)采用免疫组...
熊耕刘铭
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60例被引量:3
2009年
本院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实施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60例,其中22例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现报道如下。
廖凯男熊耕彭强
关键词:胸腔镜
自体真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儿感染性创面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真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儿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治疗小儿感染性创面。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小儿感染性创面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自体真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自体真皮结合常规换药及清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植皮后的临床疗效、二次手术率、用药次数、治疗所需时间以及治疗期间的总费用、感染性创面的愈合率。结果治疗效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1.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二次手术率对照组为35.7%,观察组为13.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换药次数、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3周后感染性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真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儿感染性创面能提高治疗的优良率,减少二次手术率,降低患儿的用药次数、治疗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改善患儿创面的愈合率,可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
廖凯男卞则栋熊耕
关键词:自体真皮负压封闭引流创面感染
小儿单纯性十二指肠壁内血肿二例被引量:2
2009年
单纯性十二指肠壁内血肿临床上较少见,自1838年Mclanchlan首例报道以来,国外文献报道约200例,国内报道较少,多为散在病例。最近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
熊耕谭毅廖凯男刘铭
关键词:十二指肠壁内血肿单纯性小儿
新生儿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全静脉营养的应用
2011年
目的:评价全静脉营养(TPN)在新生儿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5例需行消化道手术的新生儿在围手术期应用全静脉营养(TPN)支持治疗,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55例中2例因为呼吸衰竭和重症感染引起的DIC死亡,其余53例均获满意效果。结论:新生儿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全静脉营养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支持疗法。但应合理设计配方并合理应用,以提高静脉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熊耕刘铭廖凯男谭毅植勇
关键词:新生儿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全静脉营养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早期发现小儿危重症外科疾病合并肾损害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对早期发现外科危重症疾病患儿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测定81例外科危重症患儿的24h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 C水平,并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标准,采用Х^2检验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81例患儿中共有34例出现CCr下降,其中CysC水平上升25例,而SCr出现异常的仅有17例,Cys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CysC、SCr均和CCr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892,P〈0.001;r=-0.579,P〈0.001),而CysC与CCr的相关性更强。结论CysC较SCr能更准确和迅速地反映小儿外科重症患者伴有的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患儿的CysC水平,对有效治疗小儿外科危重症和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熊耕苏松廖凯男谭毅植勇刘铭
关键词:外科危重症肾功能损伤胱抑素
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介绍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和临床经验。方法22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双侧胸壁做横行切口,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将塑形之矫形板由右胸壁经胸骨后穿至左胸壁,翻转矫形板,将胸骨抬起矫正胸骨凹陷,矫形板两侧用固定片固定于肋骨。矫形板放置2年后取出。结果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5~10 ml,平均8 ml。术后气胸2例,皮下气肿4例,右侧固定片滑脱1例,矫形板轻度翻转1例。术后住院6~9 d,平均7 d。术后疗效评定优20例,良2例,差0例,优良率90.9%。随访4~18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具有切口小而隐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活动早、手术创伤小、无手术瘢痕、矫形效果好等优点,术中注意掌握要点,未发生危险并发症,手术方法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廖凯男熊耕彭强
关键词:NUSS手术漏斗胸
B超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及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我院行超声及X线平片检查并经手术或灌肠确诊的肠套叠患儿87例,以及均行超声及X线检查其他原因的腹痛患儿40例,分别计算B超和X线检查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析其报告结果;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和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治疗效果。结果 B超检查在灵敏度(96.5%)和特异度(83.3%)方面均高于X线检查(灵敏度73.17%,特异度77.8%);在B超监视下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和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比较结果显示2χ=0.116,P>0.0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不仅可作为诊断肠套叠的方法,而且可在实时超声图像的监视下进行复位。
彭莉晴宣吉晴熊耕
关键词:超声检查肠套叠整复
脐部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用脐部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优缺点进行探讨。方法对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众多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廖凯男郭静熊耕
关键词:腹腔镜单孔小儿急性阑尾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