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力文

作品数:17 被引量:23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仁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椎间孔
  • 9篇腰椎
  • 6篇椎间盘
  • 5篇微创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退行性
  • 3篇腰椎退行性疾...
  • 3篇神经根
  • 3篇手术
  • 3篇退行性
  • 3篇退行性疾病
  • 3篇疗效
  • 3篇疗效分析
  • 3篇侧隐窝
  • 2篇腰痛
  • 2篇腰椎管
  • 2篇腰椎管狭窄
  • 2篇腰椎管狭窄症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6篇北京市仁和医...
  • 5篇解放军第30...
  • 5篇解放军总参谋...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总参谋部
  • 1篇惠州市中医医...

作者

  • 17篇王力文
  • 10篇白一冰
  • 5篇隰建成
  • 4篇赵文亮
  • 4篇穆小静
  • 4篇叶猛
  • 3篇徐岭
  • 3篇谢明玖
  • 3篇简伟
  • 1篇薛海滨
  • 1篇郭立新
  • 1篇谭飞
  • 1篇马远征
  • 1篇徐岭
  • 1篇赵文亮
  • 1篇谭飞

传媒

  • 3篇国际骨科学杂...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椎间孔镜下L4/L5椎间管穿刺进针时的神经安全性研究
目的 根据影像解剖学研究椎间孔镜下,L4/L5节段穿刺进针时神经根损伤风险,为选择安全的穿刺进针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年龄26至86岁(男:女=1.34:1),平均50岁.
王鸿晨叶猛王力文曹帅
关键词:腰椎穿刺
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被引量:91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7例诊断为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采用改良TESSYS技术行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分别进行术前、出院时、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VAS和OD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逐渐降低,术后各时段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段之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ODI评分改善率分级,末次随访优良率为87.7%,有效率为94.7%。结论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减压充分、彻底,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白一冰李嵩鹏王力文简伟谢明玖白荣天
关键词: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管减压微创
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评估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10-2011-06根据纳入标准筛选30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镜下神经根松解术治疗,采用VAS、ODI两项调查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根据结果评估椎间孔镜对该类疾病的手术疗效。结果根据VAS评分标准,平均视觉模拟评分由7.50±1.27降至4.80±2.44,(P<0.05);ODI评分由39.70±16.69降至36.30±17.37,(P<0.05);优良率为30%。结论椎间孔镜在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针对再发的神经根腹侧压迫,是有效而有优势的,但就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言,影响其临床症状的因素较繁杂,多数情况下因背侧瘢痕粘连或内固定占位不良等限制,椎间孔镜无法对其进行手术处理的,总体疗效低于再次开放手术。
白一冰王力文郭立新薛海滨谢明玖简伟
关键词:后外侧翻修术
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背景:因传统的侧隐窝减压需在开放手术下进行,创伤大,瘢痕多,因此需要微创化。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经临床筛查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椎间...
白一冰王力文穆小静
关键词:侧隐窝神经根松解
文献传递
椎间孔镜BEIS技术穿刺定位及减压方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介绍椎间孔镜BEIS技术穿刺定位、通道建立及减压方法的核心理论,并结合临床病例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化穿刺定位建立的BEIS通道和模式化的镜下减压方法对278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分别记录术前、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协会治疗评分(JOA),评价疗效。结果278例患者共行BEIS手术295次,269次(91.2%)穿刺定位进针点无需调整,26次(8.8%)需调整进针点重新穿刺。穿刺时间平均20.6 min。出院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均达到1年及以上。术后患者的VAS评分逐渐降低,末次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JOA评分逐渐升高,末次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JOA改善率,末次随访优良率86.3%,有效率达96.4%。结论标准化、模式化的BEIS技术具有更广阔的镜下操作空间,扩大了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证范围,临床疗效为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王鸿晨王力文叶猛李嵩鹏
关键词:穿刺定位腰椎退行性疾病
追忆恩师白一冰
2015年
2014年11月26日清晨6:30,天还未放亮,许多人赶到解放军第三○九医院,为脊柱微创外科病区主任、我们的老师白一冰送行。本应是带领一线医生奋战在工作岗位的知命之年,就这样因突发疾病英年早逝,与世长辞。解放军总医院卢世壁院士在灵堂前沉痛地说:"近来已是第五次收到好医生英年早逝的消息,我很痛心!可要在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做个好医生,能不累吗?"自分配于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工作以来,白一冰引进并开展了多项骨科微创技术,通过手术救治颈腰腿痛患者3000余例。脊柱微创外科每日手术维持在3~5台,有时工作时间要延长到晚12点,甚至凌晨1、2点。
王力文
关键词:骨科微创技术脊柱微创外科好医生外科病区突发疾病医院工作
组合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的可行性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联合Walli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不稳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单纯Wallis棘突间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椎间孔镜联合Walli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的优良率及VAS和ODI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结论:椎间孔镜联合Walli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不稳的疗效显著。
叶猛王力文王鸿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WALLIS
椎间孔镜手术出现失误及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被引量:40
2017年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出现手术失误及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1月我科使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6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528例,单节段(L4/L5)192例,多节段336例;腰椎管狭窄症132例,均为侧隐窝及神经根管通道狭窄。观察并记录手术失误及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术中失误:无菌贴膜随扩张导管进入术区1例;导丝断裂,残端留置体内1例;椎间盘造影染色时,混合液稀释比例不够,浓度过高的亚甲蓝外漏造成马尾神经损伤3例;扩大椎间孔时,环钻切割部分上关节突操作过深、过于靠近关节突內侧壁,致神经纤维鞘切割伤2例;硬膜囊撕裂后冲洗液逆行灌流,引起腹胀、颅压升高、血压升高等类脊髓高压症表现3例;小剂量局部麻醉药物入血引起毒性反应2例;椎旁神经根阻滞时发生全脊髓麻醉1例。术后并发症:神经根水肿3例;游离髓核组织残留2例;局部血肿压迫神经根2例;椎间隙感染1例;穿刺区局部皮神经炎3例。结论在椎间孔镜手术中往往会有一些手术器械上亦或是技术操作上的不足,严谨对待围手术期的每一个环节才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叶猛王力文王鸿晨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失误并发症
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背景:因传统的侧隐窝减压需在开放手术下进行,创伤大,瘢痕多,因此需要微创化.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经临床筛查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椎间...
白一冰王力文穆小静
关键词:侧隐窝神经根松解
介绍一种自动化控制压力的椎间盘造影术被引量:6
2012年
腰椎间盘病变是引起慢性腰背痛(CLBP)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根据解剖结构,CLBP病因主要包括小关节突异常、椎间盘病变、骶髂关节病变等。26%~40%CLBP患者有椎间盘源性疼痛。高分辨率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有助于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
白一冰徐岭隰建成赵文亮王力文
关键词:椎间盘造影术椎间盘源性疼痛自动化腰椎间盘病变骶髂关节病变慢性腰背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