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京

作品数:61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化学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超临界
  • 10篇值模拟
  • 8篇厌氧
  • 8篇教学
  • 7篇厌氧反应
  • 7篇厌氧反应器
  • 7篇反应器
  • 7篇分子
  • 6篇药物
  • 5篇医用材料
  • 5篇乙肝
  • 5篇乙肝病毒
  • 5篇生物医用
  • 5篇生物医用材料
  • 5篇共聚
  • 5篇分子对接
  • 5篇肝病
  • 5篇病毒
  • 5篇超临界CO

机构

  • 58篇大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61篇王卫京
  • 37篇詹世平
  • 13篇赵启成
  • 9篇王景昌
  • 8篇丁仕强
  • 8篇李鸣明
  • 7篇陈理
  • 7篇陈淑花
  • 6篇徐继润
  • 5篇宫蕾
  • 5篇左秀锦
  • 4篇毛在砂
  • 4篇侯维敏
  • 3篇孙永正
  • 3篇李姝婷
  • 3篇崔丽云
  • 2篇张松
  • 2篇朱波
  • 1篇李慎敏
  • 1篇何友宝

传媒

  • 15篇大连大学学报
  • 5篇化工设计通讯
  • 4篇功能材料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过滤与分离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塑料科技
  • 2篇化工进展
  • 1篇塑料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石油化工设备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城市管理与科...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南昌教育学院...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吉林农业(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船舶尾气海水脱硫装置
一种船舶尾气海水脱硫装置,包括换热设备与洗涤塔,洗涤塔与换热设备组合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换热设备设有高温尾气进口和低温尾气出口;洗涤塔的内部安装有海水喷淋装置和气液接触元件,洗涤塔的塔体开设有洗涤水排放口和低温尾气进口;换...
王卫京李慎敏汪本洋
文献传递
动态混合絮凝器内絮团粒度分布的研究
2004年
实验测定了平直叶轮动态混合絮凝器内絮团粒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沿絮凝器半径方向,絮团粒度先是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在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则转而降低;在絮凝器的轴向,絮团粒度在叶轮上下两侧附近存在极大值。文中分别依据颗粒的离心沉降与径向流动理论以及流体剪切理论解释了絮团粒度的径向分布,从微涡旋理论定性说明了絮团的轴向分布。
徐继润王卫京孙永正
关键词:絮凝粒度分布
Rushton桨气液搅拌槽内气泡直径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06年
对搅拌槽内的重要参数———气泡直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搅拌槽内排出流区和循环区内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在模拟过程中仅考虑了湍流动能耗散率对气泡大小的影响,没有考虑到气泡自身的凝并和循环过程,所以在循环区中模拟值比实验值稍大。
王卫京毛在砂
关键词:搅拌槽两相流数值模拟
利用互联网改革化工原理教学模式研究
2022年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互联网给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改变。因此,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的优势,对化工原理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加强化工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化工原理教学内容直观性,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王卫京于驰李鸣明富强
关键词:化工原理互联网教学模式
科研案例教学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
一、引言《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目前是大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四大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后开的一门课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仪器测试方法,学会相关的谱图解析,以便使学生在将来的科研及工业生产中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相关的表征测试分析技术,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在专业学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该课程内容涵盖面大,涉及的测试方法彼此相互独立,几乎没有联系,课程整体缺乏系统性。而在科研和实际生产中,通常会用到材料的多种分析测试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从而得到有关材料更准确可靠的成分、结构以及性能等的信息。该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如果只在课堂上做理论学习的话,我们发现学生在并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而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研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因此,研究新型教学方法对《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进行课程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够更系统地讲授这门课,对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1,2]。
李秀平王卫京卢春兰柳月侯维敏宫蕾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案例教学高分子化学测试分析社会人才需求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纳米微粒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纳米微粒在药物靶向递送、有效成分封装和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超临界流体超细微粒制备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制备方法种类多、粒径易调节和后续分离纯化容易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了得到满足使用要求的聚合物/药物纳米微粒,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是有效的手段之一。论述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情况,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及特性,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RESS)、超临界抗溶剂沉淀(SAS)、超临界CO2辅助雾化(SAA)和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SFEE)的工艺特点、制备方法、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聚合物/药物纳米微粒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詹世平詹世平王卫京丁仕强王卫京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纳米微粒药物
气液两相搅拌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该文将'内外迭代法'和'快照'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搅拌槽内流动的计算方法--改进的'内外迭代法',用该方法和κ-ε湍流模型对Rushton涡轮有挡板单相搅拌槽进行了整体数值模拟,在模拟中保留了以前计算方法中被平均...
王卫京
关键词:搅拌槽两相流
文献传递
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柴胡抗乙肝病毒的有效成分被引量:3
2019年
乙型肝炎是一种难康复的传染性疾病,柴胡是一味常见的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本文以乙肝病毒核蛋白为靶点,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柴胡中抗乙肝病毒的有效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柴胡中含有抑制乙肝病毒的成分。其中Petunidin等组分与乙肝病毒核蛋白对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Saikosaponin类组分不符合Lipinski类药规则,不易被人体吸收和代谢,限制了该组分抑制乙肝病毒作用的发挥。
王卫京詹世平丁仕强
关键词:柴胡分子对接乙肝病毒
利用超临界CO_2制备聚合物载药微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各种缓、控释给药系统成为医药行业的研究热点,如何制备安全、便捷、高效、副作用小的载药微粒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超临界流体技术因其绿色、环保等特点,在制备载药微粒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载药微粒的制备过程中,根据超临界CO2所起的作用不同,超临界流体技术可分为以下3类:超临界CO2作溶剂、超临界CO2作溶质和超临界CO2作抗溶剂。本研究分别介绍相应条件下的几种载药微粒的制备方法,如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超临界流体浸渍法、气体饱和溶液法、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过程及超临界抗溶剂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载药微粒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楠王卫京赵启成王景昌宫蕾詹世平
关键词:超临界CO2
变向变速脉动水流式絮凝装置及絮凝工艺
一种变向变速脉动水流式絮凝装置及絮凝工艺,该装置由絮凝器、筛板、进料管、排料管、橡胶隔膜、偏心轮连杆和偏心轮组成,利用偏心轮的转动,通过偏心轮连杆带动絮凝器底部的橡胶隔膜上下颠簸移动,在絮凝器内形成变向变速、交替上下的脉...
徐继润王卫京孙永正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