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娟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创伤
  • 2篇伤员
  • 2篇创伤伤员
  • 1篇多发性创伤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致伤
  • 1篇致伤原因
  • 1篇伤情
  • 1篇伤情特点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颌面
  • 1篇颌面部
  • 1篇面部
  • 1篇口腔
  • 1篇口腔颌
  • 1篇口腔颌面
  • 1篇口腔颌面部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刘喜文
  • 4篇王娟娟
  • 2篇尚磊
  • 2篇尼春萍
  • 2篇尹文
  • 2篇张玉明
  • 2篇高博
  • 1篇何黎升
  • 1篇孙绪德
  • 1篇郝璐
  • 1篇高小平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4490例创伤伤员致伤原因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为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提供依据,为提出预防创伤发生的策略和措施奠定基础。方法:对4490例创伤伤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的异同。结果:4490例创伤伤员中中,男女比例为2.81:1。年龄特点:12~60岁组发生创伤达75.16%。6岁以下以烧伤为主要原因,占41.08%;大于60岁以上以跌落/摔伤为主要原因,占63.79%;骨折多发生于12~60岁。致伤原因:跌落/摔伤(占28.69%)、道路交通伤(占28.53%)、锐器/切割伤(占13.23%)。结论: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间有着明显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其发生,同时为创伤伤员的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提供依据。
高博尚磊张玉明王娟娟刘喜文
关键词:创伤致伤原因
多发性创伤1556例伤情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高博尼春萍高小平王娟娟刘喜文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伤情特点
125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伤员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创伤伤员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护士急诊预检分诊提供依据。[方法]对1 25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伤员的病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伤员的损伤类型、致伤原因及部位构成的异同。[结果]1 254例口腔颌面部伤员中,男女比例为4.6∶1;年龄特点:挫裂伤6岁以下占63.3%,骨折多发生于12岁~60岁的人群;致伤原因:交通伤占58.0%,跌落/摔伤占17.3%,斗殴占14.2%;损伤类型:骨折占64.8%,挫裂伤占25.7%,贯通伤占4.0%;致伤部位:下颌占22.2%,多部位占19.9%,颧部占15.8%;[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损伤类型进行合理的预检分诊,同时加强安全教育,降低口腔颌面部创伤发生率。
刘喜文何黎升尹文王娟娟郝璐尚磊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创伤
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于治疗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建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家兔模型,探讨两种不同复苏方案对家兔的救治效果,旨在为临床院前急救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4只家兔改良复制成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完全随机分成四组,在实验设定的时间内,采用两种复苏方案进行救治,同时测定每个时间点上各项监测指标及记录各时间点上家兔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90 min实验结束时,处死家兔,统计出血量,补液量。结果 1)实验的30 min时,SWT、PT、LT组各组数值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模型复制成功;2)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较一致,60 min、90 min时,SWT组与LT和PT组两两比较,数值明显减小(P〈0.05),60 min时,PT组与LT组比较,数值略大于L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min时,LT组数值明显大于PT组(P〈0.05);3)BL测量上,60 min时,SWT组和LT组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但均比PT组数值小(P〈0.05),90 min时,三组数据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PT组数值最大LT组最小;4)失血量上,PT组数值均大于SWT和LT组(P〈0.05),LT和SWT组比较失血量改变不明显(P〉0.05)。补液量上,30~60 min、60~90 min两个时间段内时,LT组液体量明显少于PT组(P〈0.05)。结论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中,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补液量少,并能较好的维持各项指标的稳定,疗效明显,对于临床创伤伤员的液体复苏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张玉明孙绪德尹文尼春萍王娟娟刘喜文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高渗氯化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