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才
-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新疆昌吉州口腔修复学医疗援疆带教的实践与思考
- 2024年
- 医疗援疆在新时代党中央的治疆方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对口医疗援助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口腔科期间,围绕提高受援地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以及科研水平的目的,针对新疆地区地域文化及口腔疾病发病特点,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通过师带徒结对带教,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组织专题讲座培训,临床反馈式手术操作演示,立足临床基础培养提升受援科室的临床科研能力等方式,充分带动受援单位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自我学习、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达到为当地口腔修复学科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科人才梯队,有效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目的,并为医疗援疆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提供示范借鉴作用,让医疗援疆真正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 陈世炜古丽米热·阿不力米提陈柯旭王尚才伍晓红
- 关键词:口腔修复教学培训临床带教CBL教学法
- 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临床体会
- 2001年
-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病在临床表现较常见,而且它往往是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伴下颁发育过度等表现,替牙期用前方牵引器治疗牙(牙合)反(牙合)畸形,可使颅面部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利用前方矫治器矫治16例安氏Ⅲ类错(牙合)取得较好效果。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16例反(牙合)病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8~14岁。采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畸治疗,平均治疗时间11.6个月,病例选择标准:(1)
- 王尚才朱惠
- 关键词:前方牵引矫治器口腔正畸治疗
- 口外J钩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患者,上颌相对较前突,下颌后缩。多伴深覆颌,深覆盖,很多需要Ⅱ类牵引,但易引起上前牙升长,造成齿龈外露过多,同时易引起下颌顺时针旋转,不利于Ⅱ类咬颌关系的矫治,采用J钩牵引前牙内收,可减少以上并发症。
- 王尚才
- 关键词:疗效观察矫治J钩口外下颌后缩深覆盖
- 肌激活器结合Headgear矫治Angle Ⅱ类错畸形
- 1999年
- 王尚才
- 关键词:错HE畸形
- 应用2×4技术矫治替牙期错一例
- 1998年
- 一、病例报道吕××,女,8.5岁,因前牙不齐要求矫治。检查:混合牙列6666中性关系,22反,2112重叠,CC存在、无松动。间隙分析,可利用间隙与必须间隙差值11mm。二、治疗过程采用2×4矫治技术,拔CC,22粘方托槽并用0.014″(0.35...
- 王尚才张学斌翁波
- 关键词:替牙期矫治技术混合牙列病例报道前牙牙根吸收
- 钟摆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临床应用分析
- 2005年
-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一种比效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磨牙表现为远中,往往伴有牙例拥挤,上颌前升,下颌后缩通常采用推磨牙向后来进行矫治,常用推磨牙向后的方法有:口外弓、唇挡以及螺旋簧、联合Ⅱ类牵引,但这些方法病人依赖及对病人合作要求高,治疗效果往往受到限制,钟摆矫治器应用弥补此缺点,它固定于口腔内较好发挥推磨牙向远中移动作用。本文通过作者近三年16例应用钟摆矫治器中移动磨牙分析来评价疗效,现报告如下:
- 王尚才
- 关键词: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远中移动第一磨牙不拔牙矫治
- 口腔种植修复中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探讨上颌窦底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均采用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种植修复。结果 24例患者经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共植入38枚种植体,术中无上颌窦底粘骨膜破损发生,术后无上颌窦炎症发生,无种植体脱落、修复体松动现象,患者对修复后牙齿美观、功能均满意。X线片复查显示38枚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良好。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能够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口腔种植修复术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唐永刚王雪晶王尚才
- 关键词:上颌窦底提升术口腔种植修复
- 富士IX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磨牙龋坏中的应用
- 2004年
- 秦春梅王尚才
- 关键词:光固化复合树脂
- 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 2006年
- 王尚才唐永刚吴鹏
- 关键词:钛板坚固内固定下颌骨骨折钛钉坚固内固定术钛板固定
-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应用效果的研究
- 2024年
- 研究在口腔种植修复当中选择模式为附着龈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收集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5月。收集70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口腔科门诊。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即重建组(35例)与游离组(35例)。重建组的35例患者采用局部带蒂黏膜附着龈重建术,游离组的35例患者采用游离龈移植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相近(P>0.05)。治疗前组间出血指数相近(P>0.05),治疗后重建组出血指数与游离组相近(P>0.05)。治疗前组间菌斑指数相近(P>0.05),治疗后组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角化龈宽度相近(P>0.05)。治疗3、6个月后,游离组角化龈宽度的取值均比重建组各阶段检测值更高(P<0.05)。结论 游离龈移植术应用于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中的效果,与细致实施附着龈重建术所获效果相近,菌斑指数、出血指数都得到降低。在角化龈宽度改善效果中,游离龈移植术作用更为突出。
- 王雪晶吕晶晶王尚才孟宪锗
-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