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蕾

作品数:25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脏
  • 13篇起搏
  • 10篇起搏器
  • 7篇心脏起搏
  • 6篇植入
  • 5篇心脏起搏器
  • 5篇植入型
  • 4篇心房
  • 4篇综合征
  • 4篇房颤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3篇植入器械
  • 3篇手术
  • 3篇双腔
  • 3篇双腔起搏
  • 3篇双腔起搏器
  • 3篇器械
  • 3篇窦房
  • 3篇窦房结

机构

  • 24篇北京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作者

  • 25篇王志蕾
  • 24篇杨杰孚
  • 20篇佟佳宾
  • 15篇邹彤
  • 11篇刘俊鹏
  • 10篇吴素娟
  • 10篇金鑫
  • 9篇李梅
  • 6篇施海峰
  • 5篇陈浩
  • 4篇杨羽
  • 3篇种甲
  • 3篇吴素鹃
  • 2篇邹同
  • 2篇张澍
  • 2篇齐欣
  • 2篇赵爽
  • 2篇吴素娟
  • 1篇王海燕
  • 1篇钟优

传媒

  • 5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临床医学进展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第六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导线手术方式的改进及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探索经胸横切口暴露头静脉及使用导引钢丝、静脉鞘管引导放置起搏电极导线的成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2 2 0例具备起搏治疗指征的病人 ,在右上外侧胸部做横切口分离头静脉 ,当经该静脉直接送入起搏电极导线有困难时 ,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的引导下送入电极导线。如果经以上方法均不能顺利放置电极导线 ,则经切口内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电极导线。起搏器埋藏在头静脉切口内侧的皮下囊袋内。结果 横切口同样能良好地暴露头静脉。此外 ,当需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时 ,直接经该切口内穿刺不但方便 ,而且减少创伤。直接经头静脉放置单腔及双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成功率分别为 71%及 5 8% ,加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后成功率分别提高到 94 %及 88% (P值均 <0 .0 1)。结论 经胸做横切口分离头静脉结合使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技术可显著性提高经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的成功率 ,减少锁骨下静脉穿刺及相应的并发症 ,并方便起搏器的放置。
杨杰孚佟佳宾邹同杨羽李梅吴素娟王志蕾
关键词:头静脉电极导线手术方式起搏器心脏病
两种不同类型起搏器传感器对情绪刺激频率适应性反应的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闭环式传感器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频率适应性反应。方法共91例患者植入Biotronic Protos起搏器,术后1个月,先后将起搏器程控为闭环式刺激方式(CLS)及体动加速度刺激方式(DDDR或VVIR),在相同情绪活动下,比较两种传感器引起的起搏频率改变。结果 91例患者中,28例起搏比例>75%,并有正常思维能力者纳入研究对象,在情绪试验2、4、6及8 min时间,CLS及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引起的起搏器频率变化分别是(69.6±4.5)比(63.2±3.2)次/min,(77.6±6.1)比(65.9±5.1)次/min,(75.9±5.6)比(64.6±4.0)次/min及(69.1±5.4)比(66.2±5.0)次/min,各组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闭环式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起搏频率变化明显大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
佟佳宾杨杰孚邹彤王志蕾李梅吴素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情绪
植入器械远程随访技术的临床应用
杨杰孚王志蕾
Kappa 700双腔起搏器自动阈值管理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Kappa70 0双腔起搏器阈值管理系统在植入后不同时期的工作状况及安全性。方法 对 31例植入Kappa70 0双腔起搏器的患者 ,在术后 1周、1个月、3个月、和 6个月随访时观察心室起搏电压阈值、脉宽阈值、目标电压输出、和目标脉宽输出。对 15例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了解阈值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 ,对 10例患者同时进行手工测试电压阈值和脉宽阈值 ,并与自动测定的阈值比较。结果 术后起搏器电压和脉宽阈值分别在 0 2 8~ 0 37V和 0 17~ 0 2 2ms之间。目标电压输出值在术后不同的随访时期均低于 1 0V。目标脉宽输出在术后 1周到 6个月在 0 33~ 0 45ms之间。 15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起搏和感知功能均正常 ,无失夺获。手工测试的电压阈值和脉宽阈值与起搏器显示的自动测试结果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Kappa70 0双腔起搏器的阈值管理系统不仅节省电池能量 ,而且安全。
杨杰孚杨羽佟佳宾王志蕾李梅吴素娟
关键词:双腔起搏器安全性
植入器械远程随访技术的临床应用
植入器械远程随访技术最早诞生于1986年,发达国家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由于早期的远程随访仪器使用复杂及电信发展的限制,远程随访技术并没有在我国得到很好的发展,病人的随访以医院挂号就诊的方式为主。近...
杨杰孚王志蕾
关键词:信息传输方式无线传输
文献传递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长程监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在长程监测领域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医院心内科因不明原因晕厥或心悸患者30例,均植入新一代植入型心电监测仪Reveal LINQ进行长程监测。结果入选30例患者(晕厥查因27例,心悸查因3例),平均随访(7.6±3.5)个月,12例再发晕厥或前兆晕厥,明确诊断9例,诊断率为75.0%,其中心源性晕厥占66.7%。30例患者监测到7例发作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颤动(房颤),其中无症状房颤占28.6%。诊断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结论植入型心电监测仪能够长程、连续、完整、精确地记录心电活动,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刘俊鹏杨杰孚佟佳宾邹彤施海峰陈浩吴素娟王志蕾金鑫
心脏植入器械数据库的分析和预警指标的建立
2020年
目的:观察心脏植入器械患者两年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如房颤,心衰的发生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方法:纳入北京地区4家医院从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医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和普仁医院)心脏植入器械老年患者(年龄 ≥ 60岁),根据心脏器械植入适应症,器械植入类型及器械植入后的各种参数等建立数据库,并收集患者疾病相关的基础资料。分析纳入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获得662例患者样本,其中有28位患者由于数据缺失进行了剔除,因此共获得589例有效样本。结果分析发现,心脏植入器械监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数量与临床诊断之比最高为1:0.2,最低为1:1.22。心脏植入器械患者监测与临床诊断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OC曲线分析发现心脏植入器械监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AUC >0.7 (P <0.05)。结论:心脏植入器械数据库得出的数据能够对心血管事件进行良好的监测。
张雁飞杨杰孚佟佳宾施海峰种甲刘俊鹏王志蕾金鑫郭佩瑶邹彤
关键词:心血管事件房颤心律失常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00年
报道 2 2 1例因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 ,使用顶端弯度可调控导管经股静脉径路送入冠状静脉窦标测电极的临床体会。 2 2 1例患者中 ,成功地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 2 0 0例 (90 .5 % )。其中房室结双径路者的放置成功率为 98% ,房室旁道为 81.5 % ,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扑动为 93.3%。 2 1例失败者穿刺左锁骨下静脉 ,19例经该静脉成功地送入冠状静脉窦电极 ,2例失败。所有病人无与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因而 ,使用顶端弯度可调控的导管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效果良好 ,尤其在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此方法安全 ,避免了穿刺锁骨下静脉以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杨杰孚佟佳宾吴军刘焕明杨羽李梅吴素鹃王志蕾Anne PowellMichael Davis
关键词:冠状静脉窦股静脉射频消融心动过速
双腔起搏器术后患者室壁运动同步性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室起搏患者的心室间及心室内非同步收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22例,分为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得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及右心室侧壁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自QRS波起始至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时限等收缩期同步性指标和舒张期同步性指标,以及运动速度峰值。结果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可测得的组织多普勒参数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188.3±46.0)ms比(142.6±33.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心室起搏组存在左心室壁收缩的延迟。但有关左心室壁12个节段内运动同步性的参数,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29.9±18.7)ms比(30.3±20.3)ms]及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与最小值的差值[(95.6±60.4)ms比(90.0±58.3)m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右心室心尖起搏致QRS波增宽,可造成心室间收缩不同步,但不一定会造成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
钟优齐欣王志蕾王海燕臧为二孙可竹汪芳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心肌
起搏器更换时原心房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分析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直接参数并评估其意义。方法:76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心房电极参数。其中,WI起搏器34例,VDD起搏器4例,AAI起搏器4例,DDD起搏器34例,心房电极38例,心室电极72例。至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在体内埋植时间为97±16(63~158)个月,心房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88±12(63~125)个月。结果:首次埋置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分别为0.82±0.21V、0.58±0.27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为1.37±0.64V、1.06±0.54V(P〈0.01),分别是置入时的1.68倍和1.83倍。置入时心房电极阻抗为693.6±125.9(368.4~1022.1)Ω,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94.4±281.8Ω(P〉0.05),置入时心室电极阻抗为611.8±194.2Ω(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65.9±227.4(437~1346)Ω(P〉0.05)。更换前后心房电极P波与心室电极R波振幅无统计学差异。更换起搏器时,5例心室电极,4例心房电极因起搏阈值大于2.5V或阻抗小于300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结论:植入性右心室右心房电极使用7年以上时,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可以继续使用。
邹彤王志蕾佟佳宾李梅吴素娟杨杰孚
关键词: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起搏阈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