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丹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电子式
  • 1篇对流换热
  • 1篇氧气调节器
  • 1篇潜热型功能热...
  • 1篇热流体
  • 1篇微胶囊
  • 1篇相变材料
  • 1篇控制电路
  • 1篇换热
  • 1篇换热实验
  • 1篇功能热流体
  • 1篇仿真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筛
  • 1篇分子筛吸附
  • 1篇扁管
  • 1篇ATMEGA...
  • 1篇变压吸附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合肥江航飞机...

作者

  • 4篇林贵平
  • 4篇王慧丹
  • 2篇王亮
  • 2篇孙兵
  • 1篇王涛
  • 1篇俞笑

传媒

  • 1篇微计算机应用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Tmega128单片机在电子式氧气调节器上的应用被引量:10
2009年
氧气调节器是供氧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能按照供氧规律,供给飞行员足够的氧气或混合气。本文针对某自主研制的新型机载电子式氧气调节器,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控制规律,设计了一套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的控制电路和软件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原理性验证实验。通过分析电机转速、入口压力等对氧气调节器性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优化控制程序,使氧气调节器能够适应各种飞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ATmega128单片机的控制器能够对自主研制的机载电子式氧气调节器进行精确控制,其控制程序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高效的工作效率,在呼吸气阻力等方面,明显优于现有的技术指标,达到了新一代战斗机供氧子系统的设计要求。
俞笑孙兵林贵平王慧丹
关键词:电子式氧气调节器ATMEGA128单片机控制电路
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在扁管内的对流换热实验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质量分数为5%~20%的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在扁管内的对流换热特性实验,研究了相变材料微胶囊质量分数、质量流量等因素对流体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流量较小的情况下,功能流体传热性能优于水且随着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强,而当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接近入口处的功能流体的传热性能则弱于水。以改进的Nusselt数评价,入口段内,质量分数为10%和20%的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的平均换热能力比水分别提高了6.7%和16.2%。实验质量分数范围内的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均表现出牛顿流体的特性,且其黏度较符合Vand关系式。
王亮林贵平王涛王慧丹
关键词: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相变材料微胶囊对流换热扁管
零长柱法测定分子筛吸附平衡等温线的理论及仿真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零长柱(zero length column,简称ZLC)法测定分子筛材料平衡等温线的基本原理,建立了ZLC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ZLC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由于ZLC法测定平衡等温线,需同时知道吸附柱出口气体浓度和流量,而据以前的研究,两者相互耦合.因此,对两种利用实验测得的出口气体浓度进行流量计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仿真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对两种不同的ZLC出口气体流量修正方法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影响ZLC方法正确性的因素,并对ZLC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两种修正方法的精确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ZLC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王慧丹林贵平孙兵
关键词:分子筛
三床机载制氧系统性能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建立了三床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和求解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飞行高度和工作条件下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预测,研究了产品气流量、吸附压力、冲洗定径孔大小和循环时间对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为三床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王慧丹林贵平王亮方玲
关键词:变压吸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