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树春

作品数:44 被引量:17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军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政治法律
  • 14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军事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外交
  • 12篇中俄
  • 9篇中俄关系
  • 5篇欧亚
  • 5篇经济外交
  • 3篇战后
  • 3篇政治
  • 3篇丝绸之路
  • 3篇冷战
  • 3篇冷战后
  • 3篇伙伴关系
  • 3篇安全观
  • 2篇独联体
  • 2篇战略协作伙伴
  • 2篇战略协作伙伴...
  • 2篇上海合作组织
  • 2篇天然气
  • 2篇能源
  • 2篇欧亚联盟
  • 2篇经济带

机构

  • 4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广东警官学院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辽宁社会科学...
  • 1篇新华通讯社
  • 1篇中国现代国际...

作者

  • 42篇王树春
  • 9篇万青松
  • 3篇王洪波
  • 3篇苏晓
  • 3篇刘思恩
  • 2篇胡冰
  • 1篇陈茜茜
  • 1篇盛世良
  • 1篇张娜
  • 1篇杨进
  • 1篇张昊琦
  • 1篇李永全
  • 1篇王学锋
  • 1篇周延丽
  • 1篇王兵银
  • 1篇朱震
  • 1篇肖斌
  • 1篇徐向梅
  • 1篇张欣
  • 1篇李建民

传媒

  • 7篇广东外语外贸...
  • 7篇战略决策研究
  • 4篇欧亚经济
  • 3篇现代国际关系
  • 3篇俄罗斯研究
  • 3篇俄罗斯东欧中...
  • 3篇俄罗斯学刊
  • 2篇当代亚太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国际论坛
  • 1篇国际展望
  • 1篇国际资料信息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欧洲研究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国际政治科学
  • 1篇国别和区域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冷战后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理性思考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叙述了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发展变化的的主要原因,并对俄罗斯能否加入北约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中特别指出,由于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和俄罗斯的国内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传统视角和方法必须相应地加以改变,才能对该问题作出比较客观准确的判断。
王树春
关键词:冷战
金融危机后中俄关系中的美国因素被引量:3
2011年
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迅速发展,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美国因素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促使其调整对外政策,一方面重启美俄关系,另一方面强化对华合作关系。美国因素的变化将影响美俄关系的发展,从而影响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
王树春戴伟科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俄关系
俄罗斯政党政治中的“政权党”现象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在俄罗斯的政党政治中没有真正意义的执政党,却存在着一种奇特的“政权党”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深刻反映了俄罗斯政党政治的不成熟性,也说明了俄罗斯的民主政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当前主要“政权党”特点和异同,并对俄罗斯今后政党政治的走向作了论述。
王树春
关键词:政权党政党政治民主政治
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优势、意义和路径
2023年
俄罗斯以其地理优势和综合实力成为中国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首要合作对象。近年,俄密集出台面向2035年的北极战略,构成“2035北极战略体系”,体现了其全面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打造北极战略资源基地、保障北极安全和大力发展北极旅游业的坚定决心。在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凭借接近北极航道的区位优势备受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在区位优势上不及这些地区,但其经济外向度高,拥有发达的经济腹地和便捷高效的运输体系,具备参与北极事务的产业基础以及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其智慧城市建设成绩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些条件和能力与北极地区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性理应引起重视:不仅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经济安全,而且有利于加强中国南北经济联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当前,可以从航运、能源产业链和人文交流三方面着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朱燕王树春
关键词:中俄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的欧亚战略?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在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存在的情况下,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主要观点有:中国欧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西进"战略、不确定论。本文从外交战略的角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分析,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面向欧亚地区的外交战略。其目标是深化与区域国家的经济关系,同时不谋求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主导权。中国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意愿和实力。中国提出这一倡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区域经济合作的困境。
王树春王洪波
关键词:欧亚战略
论俄国对外政策的摇摆性被引量:2
2008年
摇摆性是俄国对外政策的本质特点。从留里克王朝的诞生到俄罗斯联邦的建立,俄国的对外政策如同一个巨大的钟摆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不规则地来回摇摆。这种摇摆性是由俄国所处的地缘空间、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性决定的。这种摇摆的不规则性则取决于西方国家对俄国的认可程度和俄国领导人融入西方意志的坚韧程度。鉴于俄国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重要性,中国的对俄政策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依据俄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来制定。
王树春王学锋
关键词:对俄政策
试论欧亚联盟的未来前景被引量:12
2012年
在独联体地区一体化整体形势停滞不前和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形势新变化的大背景下,俄罗斯总理普京于2011年10月3日撰文称,将在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主权和自愿的原则,与各成员国共同建立欧亚联盟,将其打造成世界格局中新的一极。欧亚联盟的建立,是原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客观需要。虽然目前建立欧亚联盟已具备了一些条件:俄经济崛起对独联体国家吸引力增强,以新欧亚主义思想为主的理论基础,普京以其魅力、魄力和能力建立起了广泛的社会与政治基础等。但该构想的实现也面临着不利因素的制约:独联体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国立场尚未达成完全一致、部分国家态度摇摆不定,以及西方国家外部势力百般阻挠等。因此,欧亚联盟在2015年前最终建成的可能性较小。但从长远来看,不排除在2020年后世界将出现一个与中、美、欧四分天下的新力量中心——欧亚联盟。
王树春万青松
关键词:欧亚联盟
“一带一路”建设与上海合作组织合作路径探析被引量:3
2018年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了借助现有的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因此,在现阶段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借力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具体方式是非常有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两者对接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既迎来了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互相需要、互相成就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一方面来自"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俄罗斯潜在威胁。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上合组织可以通过加强与成员国关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可以通过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护航,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区一体化组织功能整合实现为"一带一路"建设加力提速。
王树春刘思恩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关系探析被引量:28
2012年
由于独联体一体化的整体形势停滞不前,独联体框架内的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国家联盟、欧亚经济共同体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次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更让独联体内的成员国感兴趣。在独联体框架之外,上海合作组织稳步发展,其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苏联原有地区内众多地区性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入了中外学者的研究视野。作者探讨了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并认为这两个组织内的成员国大部分重叠、所处地域大面积交叉以及组织功能局部重合决定了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关系。但是,这两个组织之间没有展开竞争,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合作意愿,并启动了合作进程。这种合作关系取决于两组织主导国的合作关系、美国在中亚对中俄构成的压力和两组织面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任务这三个因素。因此,两组织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然而,两组织展开合作并没有使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完全消失,随着中俄综合实力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两组织之间的合作将面临挑战。
王树春万青松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中俄关系
冷战后小国推行平衡外交的不同结果——基于欧亚和东南亚小国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冷战结束后,欧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小国为谋求自身安全与经济发展,在大国间展开平衡外交。但是,平衡外交的效果却存在明显的差异。东南亚小国平衡外交既维持了地区安全与稳定,又成就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欧亚地区小国的大国平衡外交却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一些国家经受战乱,失地又分裂,一些国家转而追随地区大国。小国的大国平衡外交缘何呈现出不同的结局?是地缘因素、体系因素,还是其他?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个地区小国的平衡外交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四个研究假设:大国实力对比和相互关系、地缘因素、地区安全合作模式和小国组织的发展程度,并依次进行理论和事实检验。研究发现,两个地区的联盟安全模式存在显著差别。东南亚地区的联盟安全模式以双边同盟为主,而欧亚地区在联盟安全上则为多边同盟为主。不同的同盟体系下,被制衡大国产生的反应是不同的,而地区大国的不同反应又造成两个地区小国平衡外交的不同结果。
王树春王洪波
关键词:平衡外交欧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