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勇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脑性
  • 6篇脑性瘫
  • 6篇脑性瘫痪
  • 4篇儿童
  • 3篇小儿
  • 2篇婴儿
  • 2篇小儿脑性瘫痪
  • 2篇疗效
  • 2篇康复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因素
  • 2篇病因
  • 1篇动功
  • 1篇多动症
  • 1篇新生儿
  • 1篇心理行为
  • 1篇心理行为障碍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氧化应激

机构

  • 11篇湖北省妇幼保...

作者

  • 11篇王海勇
  • 8篇张庆松
  • 6篇刘京华
  • 6篇尤仲敏
  • 5篇董小华
  • 4篇安长青
  • 3篇阎炯
  • 3篇徐健
  • 3篇杨磊
  • 2篇陈隽
  • 2篇代丽萍
  • 2篇吉小红
  • 2篇魏玉红
  • 2篇陈利娟
  • 1篇陈非
  • 1篇胡芳
  • 1篇郝贤菊
  • 1篇刘玉峰
  • 1篇朱杰

传媒

  • 3篇医药导报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
2001年
目的 :观察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方法 :9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丙治疗组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 ,bid或tid ,观察 2 4,48h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 3 2例 ,有效 12例 ,总有效率 91.7% ,较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异丙托溴铵雾化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是有效的。
王海勇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婴儿
亚低温治疗对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安全性及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对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安全性及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4年7月间接受住院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癫痫持续状态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转归量表评分(GOS)、氧化应激水平、并发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x2=6.500,P〈0.05);GOS评分:观察组GOS评分(4.68±0.24)明显高于对照组(4.32±0.15)(t=8.145,P〈0.05);氧化应激反应: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一氧化氮(NO)明显低于对照组(t=4.402~21.508,P〈0.05);不良反应:两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6~1.051,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有助于保护癫痫持续状态儿童脑功能,缓解全身氧化应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陈利娟尤仲敏王海勇朱杰刘玉峰胡芳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亚低温脑保护氧化应激反应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8-01—2013-05我院21例ADEM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儿中有前驱感染病史者17例(80%),接种疫苗史2例。起病方式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多样。MRI主要表现为白质受累。13例患儿脑脊液检查异常(62%),主要表现为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升高。所有病例予以大剂量甲泼尼龙,12例合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病情大多明显好转。结论儿童ADEM临床症状多样,结合MRI、脑脊液检查等多种辅助检查有助于及时明确诊断,患儿预后较好。
陈利娟张庆松尤仲敏王海勇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儿童
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观察脑活素、功能训练和手法穴位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性瘫痪各年龄段的临床疗效及手法穴位按摩治疗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脑性瘫痪的患儿24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两组均采用脑活素和功能训练治疗 ,治疗组加手法穴位按摩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年龄段越小 ,临床痊愈率越高。结论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性瘫痪的手段中手法穴位按摩尤为重要 ,并且年龄越小 ,治疗效果越好 ,提示我们应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
安长青刘京华董小华徐键王海勇杨磊
关键词:脑性瘫痪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脑性瘫痪病因、诊断、康复治疗、评估及防治综合研究
张庆松刘京华董小华徐健安长青杨磊魏玉红阎炯王海勇代丽萍吉小红陈隽郝贤菊
该成果通过对786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偏相关高危因素分析,找出1-10位偏相关高危因素的排列顺位;拟定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标准;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脑瘫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制定出脑瘫三个康复评定量表,为患儿康复...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病因学康复医学
脑性瘫痪病因与视力障碍被引量:7
2003年
目前认为新生儿时期的高危因素与脑性瘫痪(CP)视力障碍有密切关系,特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和高浓度吸氧可致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可造成视网变性、脱离,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斜视、弱视,严重者可致盲,对87例确诊CP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病历回顾分析,探讨不同病因与视力障碍的关系。
张庆松刘京华王海勇尤仲敏陈非
关键词:脑性瘫痪病因视力障碍新生儿高危因素
脑性瘫痪儿786例高危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03年
为追溯出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家庭、母体、新生儿因素调查。认为多项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脑性瘫痪有明显偏相关。围生期的各种高危因素往往是脑性瘫痪的重要病因,这些因素可能多个重叠,也是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重要线索。
张庆松刘京华董小华徐健安长青杨磊魏玉红尤仲敏阎炯王海勇代丽萍吉小红
关键词:脑性瘫痪小儿高危因素围生期
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27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托吡酯单一和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痉挛的疗效。方法36例痉挛患儿随机分为4组,A组1例,单用托吡酯;B组9例,给予托吡酯加氯硝西泮;C组8例,给予托吡酯加促皮质素;D组9例,给予氯硝西泮加促皮质素。托吡酯片口服开始剂量1mg·kg1·d1,每周增加1mg·kg1,目标剂量9~16mg·kg1·d1;促皮质素12.5~20.U·d1肌内注射,4周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mg·kg1·d1,3个月后停药;氯硝西泮片口服开始时0.01~0.03mg·kg1·d1逐渐加量到0.1~0.2mg·kg1·d1。0.5a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0.5a后,A、B、C、D4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89.0%,89.0%和78.0%,使用托吡酯组的疗效明显高于不使用托吡酯组。结论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疗效好于促皮质素和氯硝西泮,且单用疗效好于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该实验例数较少,具体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王海勇张庆松
关键词:托吡酯婴儿痉挛疗效观察
Bender图形测验对脑性瘫痪的评估价值
2004年
选择6岁以上儿童,设未康复组、已康复组及正常儿童组各50例。采用Bender图形测验方法检测不符合图形标准要求者加1分,总分共30分,分数越少越优,0分者最优。结果Bender图形测验不合格例数:未康复组、已康复组、正常儿童组在6岁~组分别为16,6,2例;在7岁~组分别为14,5,1例;在8岁~组分别为3,1,0例;在9岁~组分别为2,1,0例。提示Bender图形测验对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残存功能障碍均有定量评估价值。
张庆松刘京华董小华尤仲敏王海勇
关键词:康复小儿脑性瘫痪正常儿童测验方法
Bender's图形对儿童神经-心理行为障碍的研究
张庆松刘京华尤仲敏董小华王海勇安长青阎炯徐健孙俊皓陈隽
该课题为湖北省卫生厅第五个三年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课题编号WJ01578。1、建立湖北省正常儿童Bender´s图形测验的均数、标准差参数值,并制定湖北省正常儿童Bender´s图形量化等级评定量表,以提供对小儿神经-...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