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隐性交际关系及其在小说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03年
- 小说对话是一种非自然的对话形式 ,一方面遵循美学和主题的意图而形成 ,另一方面 ,许多自然对话中有效的原则和存在的交际同样适用于小说语体。隐性交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交际形式之一 ,其形成既有说者的“无心” ,也有说者的“有意”。进入这一交际形态的各方的关系 ,显然不同于显性交际。小说充分发掘了隐性交际关系的潜在功能 ,为塑造人物形象、贯穿故事情节、烘托主题服务。
- 王燕
- 关键词:小说情节主题交际形式小说创作
- 极致寻找与终极叩问——戴来小说对边缘生存本相的探询被引量:1
- 2009年
- 戴来小说关注现代都市的边缘生态,突入都市闲人的生活内芯,刻画边缘人群的精神境遇和生存本相,客观地反映物质社会中人与环境的抗争与妥协。戴来对边缘生态生存本相的极致探询,正是物化社会中人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叩问。
- 王燕
- 关键词:寄生
- 汉语词语的性别歧视论略被引量:6
- 2002年
- 汉语明显存在性别歧视现象。本文从汉语构词的语素能否倒置、词的无对应性和日常用语中的女性称谓语、骂人语、熟语等方面考察了汉语词语的性别差异现象。文章从历史、认知心理角度分析,认为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和人性的护母本能是汉语性别歧视的表层原因,而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丧失是汉语性别歧视的深层原因、根本原因。
- 潘世松王燕
- 关键词:汉语论略词语经济地位
- 应用型文科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4
- 2010年
- 应用型文科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文章指出教学改革要围绕分析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等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从凝练教学内容、探索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指导学生的课外文学活动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 王燕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应用型文科专业教学改革
- 陆文夫“为读者想”的小说美学
- 2018年
- 陆文夫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其创作核心思想即"为读者想",这一理论的提出,使陆文夫完成了小说美学思想体系的建构,为创作提供了自觉的理论指导。首先,"为读者想"的理论原点是文学人学论,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意义。由此,陆文夫找到小说创作的准确定位"小巷人物志"和适宜的读者层。其次,他的创作秉持"半糖主义"写作立场和平视式写作姿态,体现了作家与读者的心灵对话。最后,陆文夫将读者的阅读兴趣视为审美参照物,将现代审美意识与传统文学理念有机融合,锤炼出雅俗共赏的审美风格。
- 王燕
- 关键词:陆文夫小说美学
- 论杨绛的自由写作立场
- 2007年
- 纵观杨绛的文学创作,理性批判突现了杨绛独立自由的写作立场,表现出鲜明的创作特色:独立自由的创作思想、冷静观照的理性视角、婉而多讽的批判意识。
- 王燕
- 苏桂两地职业教育融合与提升的实践探索--广西中职学校校长、骨干教师赴江苏跟岗研修
- 江苏和广西两省区在职业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长效的合作机制,促进了两地职业教育融合与提升,实现了两地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文章主要分析了苏桂两地职业教育融合与提升的必要性,全面客观介绍了苏桂两地职业教育融合与提升的探索及...
- 顾建华范炳良王燕
-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
- 说“多多”被引量:1
- 2002年
- 稍稍留意一下身边的语言世界就会发现,“双音节名词+多多”的形式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新闻媒体、广告语体、文艺语体都表现出对这一结构的偏爱。……
- 王燕
- 关键词:汉语语法句法结构语义结构
- 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选择
- 2004年
- 特殊地理位置、人生历练和文化环境形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文化色调。基于独特的文化操守,沈从文在精心构造的艺术世界里,充分阐释了他的文学理想:高举独立与超然的旗帜,提倡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崇美轻真,诗意地再现生活;主张与现实拉开距离,用古典的审美标准和现代的表现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 王燕
- 关键词:文化选择独立性
- 21世纪言子研究综述
- 2025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多年,是言子研究获得新进展的重要时期。这种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传统研究和拓展研究两方面的突破。本文全面展示言子传统话题的研究成果,如籍贯年龄、子游文学、子游学派、言子思想及影响等方面的新进展;同时对言子思想进行再诠释,对重塑言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等拓展话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与展望,以期彰显言子思想的当代传承和价值。
-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