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32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玉米
  • 5篇芽胞
  • 5篇芽胞杆菌
  • 5篇枯草芽胞杆菌
  • 4篇香蕉
  • 4篇香蕉枯萎病
  • 4篇枯萎
  • 4篇枯萎病
  • 4篇活性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根系
  • 3篇纯化
  • 2篇电渗析
  • 2篇性状
  • 2篇诱导抗性
  • 2篇院校
  • 2篇杂交
  • 2篇真菌
  • 2篇砧木

机构

  • 28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湖北省农业科...
  • 4篇珠海市现代农...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植物龙生...

作者

  • 32篇王燕
  • 4篇张亚妮
  • 4篇万中义
  • 4篇王开梅
  • 4篇张志刚
  • 3篇杨自文
  • 3篇余四斌
  • 3篇程萍
  • 3篇刘永忠
  • 3篇杨晓萍
  • 2篇王瑞
  • 2篇瞿波
  • 2篇展茗
  • 2篇冯瑛
  • 2篇黄益勤
  • 2篇郭大勇
  • 2篇汤红
  • 2篇张琳
  • 1篇汤亮
  • 1篇郑用琏

传媒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种子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娟茶花青素的提取、纯化、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本论文以紫娟茶为原料,对紫娟茶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级分结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紫娟茶花青素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1.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
王燕
关键词:花青素纯化工艺稳定性抗氧化
文献传递
基于SRAP的部分柿砧木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柿Diospyros kaki Thunb.常见的砧木有君迁子D.lotus L.、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油柿D.oleifera Cheng及本砧,其遗传关系尚不完全清楚。以21份柿属砧木资源和5份栽培柿品种为试材,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供试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SRAP扩增结果表明,(1)筛选出9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3条清晰、可重复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11条,多态性比例分别为98.23%;(2)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份本砧种质"小果甜柿"和"牛眼柿"与5份柿栽培品种聚类较近,台湾乌柿与浙江柿、油柿及浙江光叶柿聚类成组,而与其他君迁子类型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以上结果表明,柿砧木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望进一步从中挖掘新的种质类型。
汤红张平贤王燕李慧郭大勇
关键词:砧木SRAP君迁子
低盐度风干武昌鱼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熊善柏谭汝成赵思明刘友明何成炎王继华王燕刘汉承谢德凤张昌奎周三保刘敬科刘海梅刘茹
该项目根据实施计划,对武昌鱼腌制过程中盐分在鱼体内的扩散、腌制方法和干燥方法对风干武昌鱼品质的影响、风干武昌鱼主要风味物质、复合调味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开发出6种风味的低盐度风干武昌鱼产品。利用Fi...
关键词:
关键词:风干
枯草芽胞杆菌R31影响巴西蕉根系活性氧产生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枯草芽胞杆菌R31接种浓度对香蕉根系活性氧产生、R31自身根系定殖和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首先检测了不同浓度R31接种对巴西蕉根系Mn-SOD活性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过氧化氢对不同细胞浓度R3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然后利用R31-gfp观察了不同浓度R31接种在香蕉根表定殖的差异,最后利用大田试验验证了不同浓度R31可湿性粉剂的枯萎病防效。研究结果显示,1.0×10~6和1.0×10~7 cfu/mL R31菌体灌根使巴西蕉根系Mn-SOD活性分别在0.76~5.99和0.81~6.55 U/g显著波动,根系过氧化氢含量显著增加,而1.0×10~8 cfu/mL R31菌体接种的根系Mn-SOD活性在4~5 U/g波动,不激发根系过氧化氢爆发。80和120μmol/mL以上过氧化氢分别抑制1.0×10~5和1.0×10~6 cfu/mL R31在24 h内形成薄皮,但分别显著促进2种浓度R31在72 h形成薄皮。40~240μmol/mL过氧化氢对1.0×10~7和1.0×10~8 cfu/mL R31 24 h的薄皮形成无影响,但显著促进2种浓度R31 72 h的薄皮形成。1.0×10~6 cfu/mL R31-gfp接种巴西蕉后第5 d才可以观察到根表产生荧光,而1.0×10~7和1.0×10~8 cfu/mL R31-gfp接种处理在第3 d即可观察到根表产生明显荧光。利用R31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试验,以2.0×10~6和2.0×10~7 cfu/mL2000 mL灌根处理新植巴西蕉,施用4次后,枯萎病防效分别为35.41%和72.96%。R31低浓度接种能够激发香蕉根系免疫反应和活性氧产生,并延缓低浓度R31在根表定殖,最终影响其对枯萎病的防效。
陈川雁王燕喻国辉李一平温书恒吉亮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枯草芽胞杆菌根系
放线菌WS-24926产生的刀豆霉素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被引量:1
2017年
从武汉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WS-24926,其发酵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真菌作用。以放线菌菌株WS-24926发酵提取物中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目的,应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经过两次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紫外吸收光谱、分子离子峰、物理性状及活性情况等确定组分1、组分2、组分3、组分4、组分6与刀豆霉素B、G、C、A、E较为相似。对菌丝提取物中的刀豆霉素含量进行测定,刀豆霉素B含量最高,为29.20 mg/L,刀豆霉素G含量为2.72 mg/L;刀豆霉素C的含量为0.92 mg/L;刀豆霉素A的含量为12.83 mg/L;刀豆霉素E的含量为18.67 mg/L。化合物5还未明确归属,含量较高,为28.51 mg/L。
张亚妮王开梅张志刚王燕杨自文万中义
关键词:抗生素分离纯化
双极膜电渗析强化废石膏矿化CO2制备CaCO3
王燕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生产绿茶粉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生产绿茶粉的加工方法,步骤是:a、选料;b、冷冻:将选取的鲜叶自然摊放后冷冻;c、乙醇打浆:将冷冻叶与食用酒精按一定比例放入打浆机打浆;d、钝化酶活:将打浆后的茶匀浆装瓶,保鲜膜封口并插入玻...
杨晓萍陈波伟王燕冯瑛窦贝贝王瑞殷佳雅
文献传递
加强种子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被引量:8
2013年
种子学原有课程体系存在课时少、实验教学环节欠缺、教学方法单一、偏重理论教学、教学内容脱离实践等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在新形势下成立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为目的,发挥作物学学科优势,加强种子学实验教学环节,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并就课程实验实践体系进行了探讨。
王燕瞿波余四斌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延迟收获对长江中游春玉米农艺性状及机收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刘志辉展茗梁如玉王燕刘永忠黄益勤杨仁能尚春辉
关键词:长江中游春玉米破碎率农艺性状
玉米初级作图群体的籽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以玉米自交系综3和衡白522的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了6个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所调查的6个性状中,广义遗传力在两点最高的为穗行数和穗粗,其次为行粒数、穗粒重、穗重、穗长。F1代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强弱依次为穗粒重、穗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和穗粗。F2∶3家系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现象。穗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其次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和穗粗。穗粒重与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行粒数对穗粒重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利用籽粒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为正确估算靶基因表型值、精细定位和克隆基因提供参考。
姬东华薛亚东郑用琏陈景堂黄亚群王燕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籽粒性状杂交优势自交衰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