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3篇定量组织速度
  • 3篇定量组织速度...
  • 3篇组织速度成像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颈部
  • 2篇多普勒
  • 2篇心房
  • 2篇血压
  • 2篇右室
  • 2篇转移性淋巴结
  • 2篇组织多普勒
  • 2篇左室
  • 2篇左心
  • 2篇左心房
  • 2篇矽肺
  • 2篇矽肺患者
  • 2篇结核
  • 2篇结核性

机构

  • 11篇南京市胸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老年医...

作者

  • 11篇王燕
  • 9篇吴红宁
  • 8篇曹怡
  • 6篇李滨滨
  • 5篇杨慧
  • 2篇曾萍
  • 1篇胥小玲
  • 1篇樊华
  • 1篇承云
  • 1篇曹怡

传媒

  • 5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计算老年高血压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的心功能和颈动脉血管参数,并对所测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组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内膜-中层厚度(BIMT)、阻力指数(RI)及斑块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高血压组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与左心室后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峰)比值(E/e)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BIMT与LAd及E/e成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可引起老年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左房增大;对颈动脉的影响多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主要特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有关。
王燕曹怡吴红宁樊华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老年人
应变弹性成像及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对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性质判定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应变弹性成像(strain elastography,SE)及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e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对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性质判定的价值。方法选取124例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淋巴结常规超声检查,应用SE检测淋巴结并评分,VTIQ技术测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非转移性淋巴结纳入良性组,转移性淋巴结纳入恶性组,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预测恶性淋巴结的SWV最佳截断值,比较SE及VTIQ技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SE及VTIQ技术对良恶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24例患者中,28例良性淋巴结SE评分在2~3分,59例恶性淋巴结SE评分在4~5分。SE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2%、75.6%、60.9%。VTIQ技术检测中恶性淋巴结SWV最大值、最小值、中位值及平均值均显著高于良性淋巴结(均P<0.05)。据ROC曲线分析,SWV平均值诊断效能最高,以其截断值3.18 m/s为预测恶性淋巴结的诊断标准,VTIQ技术诊断恶性淋巴结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5%、92.3%、73.9%。SE及VTIQ技术的AUC分别为0.713、0.896,VTIQ技术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SE及VTIQ技术对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性质的判定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与SE相比,VTIQ技术显示出优越的诊断效能,且以SWV平均值诊断效能最优,或可为临床提供一种评估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性质的无创检查新方法。
王燕王燕李丽袁琪
关键词:肺癌颈部淋巴结
彩超对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彩超对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结核性淋巴结和61例转移性淋巴结的内部回声特点、纵横比(L/S)、血流分布及阻力指数(RI),并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核性淋巴结内部可见无回声液化区及强回声钙化灶;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多呈低回声,可有无回声液化区,少有强回声钙化灶。两组之间内部回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分布及RI值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L/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检测淋巴结内部回声、血流分布及RI值有助于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
王燕曹怡杨慧吴红宁
关键词:转移性淋巴结彩超
应用超声的不同方法评价健康成人左心房机械功能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超声的不同方法检测健康成人左心房整体心肌舒缩功能及与年龄的关系,并对不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对128名健康志愿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取标准心尖四腔切面。①二维超声应用Simpson法测量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收缩末期容积(LAESV)、左房容积变化率即左房射血分数(LAEF)。用体表面积(BSA)标化上述各测值,得到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AEDVI)、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AESVI)。②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的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计算e/a比值。③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软件中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测量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基底部收缩期心肌组织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心肌组织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心肌组织运动速度(VA),计算VE/VA比值。用线性分析法检测各测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①LAEF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LAEDV、LAESV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经体表面积标化后,与年龄的相关系数明显提高。两性之间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e/a比值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a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③VS、VE、VE/VA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VA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④上述3种评估左心房功能的方法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超声的不同方法可以评价左心房机械功能,但QTVI技术使定量评价左心房的机械功能更加简便、精确。
李滨滨吴红宁曹怡王燕
关键词:左心房功能评价超声心动描记术健康成人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机械功能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局部心肌舒缩时的机械运动特性。方法:对38例正常对照组及41例高血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壁基底段及中段心肌的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定量分析上述各节段心房心肌运动的速度曲线及心房壁心肌收缩的起始时间、达峰时间与结束时间。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相同房壁、相同节段心室收缩期心房峰值速度(VS)、心房收缩起始时间(PA-T1)和达峰时间(PA-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舒张早期心房峰值速度(VE)及VE/VA值减低,心室舒张晚期心房峰值速度(VA)增加,心房收缩结束时间(PA-T3)、收缩加速时间(△T2-T1)、减速时间(△T3-T2)及整个收缩时间(△T3-T1)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高血压组相同房壁、不同节段的VS、VE、VE/VA值及心肌收缩时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心肌收缩速度增加,收缩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及整个收缩时间延长;QTVI技术可定量、简便、无创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局部的机械运动特性。
李滨滨吴红宁曹怡王燕
关键词:左心房定量组织速度成像高血压
彩超对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彩超对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结核性淋巴结和61例转移性淋巴结的内部回声特点,纵/横径(L/S),阻力指数及血流分型。按血流分布方式分为淋巴门型,中央型,边缘型和混合型...
王燕曹怡杨慧吴红宁
1例同种异体右肺移植同期左肺减容术的手术配合
2006年
胥小玲王燕承云
关键词:右肺移植手术配合肺减容术同种异体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心房机械功能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检测正常人心房局部心肌舒缩功能的运动特性。方法:对128例健康志愿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取标准心尖四腔切面,采集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和右心房壁基底段及中段心肌组织的DTI二维图像,定量分析上述各节段心房肌运动的速度曲线(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组织位移(displacement,Ds)及心房壁收缩的起始时间与达峰时间。结果:(1)心房心肌的峰值速度,相同节段不同房壁与不同节段相同房壁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相同节段右心房壁>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各房壁自身基底段>中段(P<0.05或P<0.01),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与年龄呈负相关(分别为r=-0.38、r=-0.72,P<0.01),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与年龄呈正相关(r=0.36,P<0.01)。(2)心房心肌收缩的起始时间,右心房壁<房间隔<左心房侧壁(P<0.01);达峰时间,房间隔<左心房侧壁及右心房壁(P<0.01),左心房侧壁与右心房壁间无显著差异。(3)Ds在相同节段不同房壁与不同节段相同房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心房壁>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基底段>中段(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33,P<0.01)。(4)所有数据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成人心房心肌组织机械运动速度和位移由房室瓣环处向心房顶部递减;右心房的运动速度和位移大于左心房,运动起始时间早于左心房。TDI技术可定量、简便、无创评价心房局部的运动特性。
吴红宁李滨滨曹怡王燕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正常成人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及组织追踪成像评价矽肺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及组织追踪成像(tissue tracing imaging,TTI)对矽肺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月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矽肺患者42例(矽肺组);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成人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腔内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应用QTVI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ricuspid annular peak systolic velocity,TAPVs);应用TTI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结果:矽肺组患者右心腔内径、RVFAC、PASP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TAPVs、TAPSE均较对照组减低(P<0.01)。结论:QTVI及TTI可以定量、简便、敏感地评价矽肺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曹怡杨慧王燕李滨滨吴红宁曾萍
关键词:矽肺右室收缩功能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组织追踪成像
Tei指数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Tei指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照组30例,矽肺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行2DE右心常规超声指标测量;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模式下测算右室Tei指数;QTVI获取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的心肌运动速度曲线,记录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计算VE/V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右心大小及肺动脉压无明显变化,右室Tei指数明显增大(P<0.01);心肌VA增加、VE降低,VE/VA值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右室Tei指数及QTVI测量的右心室局部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可以早期、敏感、准确地反映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较好指标。
曹怡曾萍王燕杨慧李滨滨吴红宁
关键词:TEI指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矽肺右室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