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医疗保险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导管
  • 1篇镇痛
  • 1篇支镜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直肠癌手术
  • 1篇社区卫生
  • 1篇社区卫生机构
  • 1篇手术
  • 1篇速康
  • 1篇清醒
  • 1篇清醒插管
  • 1篇外科
  • 1篇围术期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
  • 1篇镇江市医疗保...

作者

  • 5篇王燕
  • 1篇蒋鹏
  • 1篇李一平

传媒

  • 1篇会计之友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探讨
2024年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廉政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 医院的健康发展,更是维护医疗行业良好形象、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和创新公 立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首先探讨公立医院廉政文化建设 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当前公立医院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最后研究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廉政文 化建设的策略。
王燕
关键词:廉政文化
社区卫生机构的成本构成及其管理策略
2013年
社区卫生机构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组织,做好成本管理是实现其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的关键。为了解社区卫生机构的成本状况,文章以镇江市6家社区卫生机构为调研对象,对其成本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社区卫生机构的成本管理提出了建议。
王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机构
经纤支镜行表面麻醉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吸引孔置入硬膜外导管,通过导管注入局麻药实施表面麻醉,在困难气道清醒插管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困难气道患者26例,通过比较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患者完全清醒后的疼痛评分(VAS评分),来讨论经纤支镜吸引孔置入硬膜外导管表面麻醉在困难气道清醒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26例患者均插管顺利,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为3~15min,插管过程无重大不良反应发生,仅有5例患者在完全清醒后自述咽喉部存在轻微不适。对患者插管前后的心率、血压的数据进行比较,变化不大,患者完全清醒后VAS评分0~2分。结论经纤支镜吸引孔置入硬膜外导管表面麻醉效果较好,患者舒适度较高、损伤较小,操作简单易掌握,值得在困难气道行清醒气管插管的患者中使用。
王燕
关键词:表面麻醉纤支镜硬膜外导管清醒插管困难气道
论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的协调发展被引量:3
2005年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在我国运行10年了,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式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医疗机构在医疗保险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医保基金的使用和医疗保险政策的落实主要都靠医务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与医疗保险有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特殊关系[1].笔者认为,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应保持协调发展,否则,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最终都将影响到参保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正常运行.
王燕李一平
关键词:医疗保险协调发展
多模式镇痛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加速康复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胃肠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且拔除气管导管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并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布托啡诺注射液4μg·kg-1·h-1+盐酸右美托咪啶0.1μg·kg-1·h-1);对照组采用单一模式镇痛:术毕且拔除气管导管前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枸橼酸舒芬太尼0.05μg·kg-1·h-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SA)、术后24 h IL-6水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静脉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1、6、12、24、48 h)观察组VS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 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王燕林大卫马鹏蒋鹏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加速康复外科结直肠癌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