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琦
- 作品数:390 被引量:6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一种超临界CO<Sub>2</Sub>体系下酯化生产辛酸驴油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Sub>2</Sub>体系下酯化生产辛酸驴油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超临界CO<Sub>2</Sub>体系下,以脂肪酶Novozyme 435为催化剂,驴油和辛酸为原料制备辛酸驴油,得到了酶催化反...
- 于殿宇齐晓芬王俊国王立琦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海藻糖的保护功能延长水稻储藏期的方法
- 一种利用海藻糖的保护功能延长水稻储藏期的方法,涉及在一定的海藻糖浓度、一定的喷雾着水量、一定均质时间及含水量,使得海藻糖与水稻内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充分接触。利用海藻糖与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类似水晶状的玻璃体结构,能使生物...
- 于殿宇江连洲王立琦潘明喆刘欣齐晓芬王文华任悦李中宾张青张如春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超临界CO<Sub>2</Sub>为溶解剂氢化小麦胚芽油的方法
- 一种用超临界CO<Sub>2</Sub>为溶解剂氢化小麦胚芽油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小麦胚芽油加氢的反应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氢化方法中易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反式脂肪酸脂的问题以及残留有害溶剂的弊端。本发明的步骤如下:将小麦胚芽...
- 于殿宇王立琦贾庆胜王腾宇王世让李红玲李默馨于坤红李振岚王玉齐颖陈晓慧
- 文献传递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兽药残留中的基质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48
- 2011年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作为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检测中的基质效应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需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中基质效应的来源、重要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影响因素、评价及消除和(或)补偿基质效应的方法,重点概括了典型兽药残留检测中应对基质效应的方法进展。
- 王立琦贺利民曾振灵陈建新
-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基质效应影响因素兽药残留
- 肉鸡腹水综合征病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8年
-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由于导致其发生的因素多,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诊断难等原因,对有效治疗该病造成很大困难。因此,文章在综合近些年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王玲王天成吴聪王立琦郭小权胡国良刘平
- 关键词:肉鸡腹水综合征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
- 一种用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
-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用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为了解决大豆毛油精制过程中非水化磷脂不易脱除,游离磷脂酶存在价格昂贵,不易回收,催化水解条件苛刻、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等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
- 于殿宇潘明喆杜华楠江连洲王立琦赵丹丹周爽梁宝生
- 文献传递
- 凹凸棒土在单色光条件下对大豆油脱色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以VIS-450光与凹凸棒土协同作用对大豆油进行脱色,以脱色率及过氧化值为考察指标,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光强度、时间、搅拌速度、凹凸棒土添加量对待脱色大豆毛油进行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单因素,并采用响应面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待脱色大豆毛油的脱色条件为:电流强度17 A,温度80℃,时间30 min,搅拌速度80 r/min,凹凸棒添加量2.5%,得到大豆油的脱色率为95.21%。且对脱色后的油脂进行105℃加热试验,油脂油色稳定,不易返色。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在单色光条件下对待脱色大豆毛油的脱色效果显著。
- 王立琦葛慧芳刘鑫孙贺于殿宇
- 关键词:凹凸棒脱色率类胡萝卜素
- 一种用于检测毛油中磷脂的三维光敏电极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毛油中磷脂检测的三维光敏电极的制备及检测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三维SnO<Sub>2</Sub>纳米阵列,用电聚合法制备了聚硫堇修饰三维SnO<Sub>2</Sub>纳米阵列...
- 于殿宇王彤陈妍王宁李子越张星震王立琦江连洲宋旸
- 文献传递
- 一种超高压协同海藻糖渗入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协同海藻糖渗入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以海藻糖溶液润湿大米,同时采用超高压设备对大米施加一定压力,超高压促进海藻糖渗入大米颗粒孔隙中。海藻糖分子充分结合直链淀粉分子形成配合体,抑制淀粉回生现象。处理后的大...
- 于殿宇江连洲张青潘明喆王立琦刘欣任悦李中宾齐晓芬张旭邹德智
- 文献传递
- 纳米镍的制备及氢化大豆油的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以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及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镍催化剂比表面积为42.35 m^2/g,平均粒径为30.0 nm,孔容为0.029 cm^3/g,表面附着表面活性剂使其成球性和分散性较好,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纳米镍氢化一级大豆油的活性是雷尼镍的2.01倍,当氢化油脂碘值约为90 g I/100 g时,纳米镍催化剂的亚油酸选择性为0.51,反式脂肪酸异构化的选择性为0.35,氢化油脂的反式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雷尼镍的低10.79%。
- 王立琦李中宾刘芳于殿宇隋玉林
- 关键词:纳米镍氢化活性大豆油反式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