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节之

作品数:54 被引量:309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9篇谷子
  • 12篇栽培
  • 11篇小麦
  • 11篇高产
  • 10篇栽培技术
  • 8篇选育
  • 7篇谷子新品种
  • 6篇抗旱
  • 5篇优质高产
  • 5篇稳产
  • 4篇种质
  • 3篇育种
  • 3篇栽培技术研究
  • 3篇种质资源
  • 3篇基因
  • 3篇分子标记
  • 3篇长生
  • 2篇冬麦
  • 2篇性状
  • 2篇优质高产小麦

机构

  • 54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作者

  • 54篇王节之
  • 35篇郝晓芬
  • 27篇王潞英
  • 24篇王根全
  • 21篇孙美荣
  • 19篇王晓宇
  • 15篇郑向阳
  • 11篇申书珍
  • 11篇李岩华
  • 11篇张俊灵
  • 6篇秦玉忠
  • 5篇王玉文
  • 3篇郭桂兰
  • 3篇王路英
  • 3篇赵太存
  • 3篇张海风
  • 2篇王殿瀛
  • 2篇王元贵
  • 2篇赵文志
  • 2篇王雪梅

传媒

  • 13篇山西农业科学
  • 5篇华北农学报
  • 5篇河北农业科学
  • 4篇生物技术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食用菌
  • 3篇中国种业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业知识(增...
  • 1篇中国农学会杂...
  • 1篇’2000作...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酵时空间温度与发酵时间的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郑向阳王节之郝晓芬王潞英
关键词:发酵发酵时间数学模型食用菌栽培技术
不同播期对晋谷21号产量及米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01年
不同播期对晋谷 2 1号的产量及米质均有影响 ,或早或晚都会使产量减少 ,米质降低。只有适时播种 ,才会优质高产。长治地区最佳播种期为 5月下旬至 6月
王节之郑向阳郝晓芬王潞英孙美荣
关键词:播期米质谷子
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改变谷子常规栽培模式、试验研究集化学控制与机械化生产于一体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山西省节约劳动力投入,提高谷子品质与产量,扩大谷子种植面积,发展以谷子为龙头的小杂粮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为验证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在山西省春谷区的可行性,2012—2014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和沁县册村镇西北村,以常规种植技术为对照,对轻简化栽培技术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简化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谷子的株高、穗长等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变化;产量和品质差异不显著;但可减少用工投入84.05%,节本增效效果显著,适宜在山西省春谷区推广应用。
王根全王节之郝晓芬王晓宇秦玉忠
关键词:栽培技术
谷子花粉介导法转几丁质酶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以晋谷 2 1号A不育系材料为受体 ,以质粒pGLⅡ -RC - 1为供体 ,在 10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加入花粉与含有质粒DNA ,应用YKH -I型液体快速混合器进行震荡处理得到花粉处理液 ,然后辅以人工授粉的方法将花粉处理液滴注晋谷 2 1号不育系的柱头上获得种子 ,将F1的种子经除草剂筛选和PCR检测 ,有目的基因特异带出现。实践证明 :利用花粉介导法进行谷子几丁质酶基因转移方法可行 ,为谷子转基因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王节之郝晓芬郑向阳王路英孙毅王景雪
关键词:谷子基因转化
谷子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小麦120对Xgwm引物,对96个谷子种质资源材料进行DNA多态性分析,有5对Xgwm引物在谷子上表现多态性,达4.2%,说明小麦部分基因型核苷酸序列与谷子类同。在96个材料中,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6063-0.8672范围,平均0.7324。5对引物共有的多态性带34条,平均每个引物6.6条,片段长度156-390bp之间。从每个省的材料看,PIC值最高是陕西0.8209,最低是西藏0.572,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吉林等省介于二者之间。利用NTSYS-pc2.1软件聚类分析,除了13个材料相似系数过小,83个材料共分5个组群,第一组群又划分了5个亚组群,从分组结果看,每组除与地域有关,还与品种的熟期、上籽好坏关系密切。
王节之郝晓芬王根全王潞英孙美荣
关键词:谷子分子标记多态性
谷子新品种长生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长生10号是以不育穗材料授以混合父本花粉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2011~2012年参加国家西北区中晚熟组区试试验,平均产量为4833kg/hm^2,2012年参加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5074.5kg/hm^2,较对照长农35分别增产10.93%、10.8%。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河北、辽宁等无霜期在150d以上的地区种植。
郝晓芬王节之王根全王晓宇秦玉忠
关键词:谷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旱地小麦新品种长6878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长6878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和山西省审定,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中,比对照西峰20号和晋麦53号分别增产15.66% ̄29.58%和15.1% ̄17.7%。该品种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度77.78% ̄100%。通过小面积和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产量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在全国北部冬麦区广大旱地示范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申书珍王节之
关键词:旱地植物新品种保护高产稳产抗逆性强产量比冬麦区
西北春谷区谷子新品种长生10号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促进谷子新品种长生10号的合理推广应用。[方法]根据2011~2012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组)产量汇总资料,采用变异系数、品种丰产性指标、高稳系数等分析方法及 AMMI 模型,对长生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变异系数、品种丰产性指标、高稳系数等分析方法与 AMMI 模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长生10号是一个丰产性好、稳定性高且最适合辽宁省种植的谷子新品种。[结论]在推广长生10号时,不仅要依靠品种自身的增产潜力,同时也要考虑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并高度重视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王根全王节之郝晓芬王晓宇秦玉忠
关键词:长生高稳系数AMMI
除草剂莠去津对谷子及谷田杂草的影响被引量:28
2008年
为了减轻谷农的劳动强度,促进谷子大面积种植,就春谷田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喷除草剂莠去津对谷苗与谷田杂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播后出苗前,公顷喷38%莠去津3000~6000ml为最佳适宜喷药时期和用量范围,既不为害谷苗,对杂草又有消灭和抑制生长作用;在4-5叶期,公顷喷1500~3000ml,效果次之;在2~3叶期,谷苗对药剂表现特别敏感,不宜使用。
王节之王根全郝晓芬王路英孙美荣
关键词:谷子杂草莠去津
冬小麦优异种质晋麦63的评价与利用被引量:2
2007年
在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63的选育中,选用北部和黄淮两大麦区的优异种质,使目标性状得到了有效的组合,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实现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有机结合,提高了选种质量和效率。利用该品种进行广泛组配,获得其遗传特点为抗旱性、丰产性及综合农艺性状优,稳产适应性好,遗传传递力强,配组范围广,不良连锁基因易打破。利用其作亲本,已选育出4个抗旱、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其中有3个品种同时通过国家审定。
张俊灵孙美荣李岩华申书珍王节之
关键词:种质资源小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