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谷
- 作品数:34 被引量:5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靖边气田山西组下段储层沉积微相特征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探究沉积微相的时空分布和控制因素,为天然气勘探寻找有利储层。方法把地质、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起来,应用露头、岩心、测井资料,辅之以大比例尺密集数据控制的工业制图方法。结果划分出1个相、2个亚相和9个微相,获得了各微相的地质特征和识别标志。结论有利储层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 梁积伟郭艳琴李玮黄源琳肖丽王若谷
- 关键词:沉积微相山西组靖边气田鄂尔多斯盆地
- 核磁测井技术在特低渗透油藏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 特低渗油藏孔隙结构复杂,发育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微孔隙微裂隙发育,成岩粘土矿物发育,具有复杂的泥质填隙物,润湿性复杂,亲水亲油及混合润湿性均存在非线性,非均质性强等情况,说明常规测井技术在特低渗透油藏...
- 刘溪石玉江范萌萌王若谷
- 关键词:核磁测井特低渗透油藏密度测井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黄陵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长7浊积岩成岩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分析,对富县—黄陵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及长7油层组的浊积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6及长7浊积岩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是控制浊积岩储层物性演化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破坏了浊积岩的原生孔隙,它们造成的平均孔隙度丧失分别为23.1%和6.5%,但早成岩阶段绿泥石薄膜的形成使浊积岩的一些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溶解作用和交代作用有效地改善了浊积岩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了浊积岩储层的孔渗条件。
- 冯娟萍王若谷尚婷
- 关键词:上三叠统延长组浊积岩成岩作用储层物性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下段基准面旋回与聚煤作用被引量:9
- 2007年
- 依据基准面旋回的原理,应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通过沉积相分析、基准面对比和密集数据控制的平面制图,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下段煤层在基准面旋回中的位置、煤层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和平面分布。结果表明:煤层的形成与基准面旋回和相分异作用有关,煤层形成于短期基准面上升的晚期。煤层的分布与河道呈互补关系。在远离河道的泥炭沼泽区,煤层厚度大,灰分低,所夹矸石层少。向河道方向,煤层分叉变薄,灰分高,向碎屑岩过渡。从山23到山21,厚煤层的分布总体上呈向北退却的趋势,反映了山西组下段构成一个中期基准面上升的过程。
- 梁积伟李文厚张峰林峰郭艳琴陈全红王若谷
- 关键词:山西组基准面旋回聚煤作用鄂尔多斯盆地
- 苏里格东区苏77、召51井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沉积微相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苏里格气田东区苏77、召51井区尚属新领域,研究程度还很薄弱,其气藏产水严重,气水关系复杂,气水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气田勘探进程。利用测井、录井及生产测试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明确了研究区沉积微相类型、气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苏77、召51井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发育曲流河-辫状河沉积体系,气藏主要发育于曲流河边滩及辫状河心滩微相,地层水水型为CaCl2型,显示出封闭还原的滞留水环境。控制气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烃源岩、沉积微相、储集层非均质性及局部微构造等。
- 王若谷李积海何太洪吴海燕
- 关键词:沉积微相地层水主控因素
-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沉积环境及演化
- 2024年
-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泥岩样品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并结合岩石沉积学特征、地球物理测井等多种方法,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地分析整个研究区晚石炭世本溪组至中二叠世下石盒子组盒8段的沉积水体环境和古气候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沉积环境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砂岩中多以反应牵引流水动力条件的沉积构造为主,沉积期水动力较强;Sr/Ba值指示研究区处于混合水-淡水环境;岩性组合、典型自生矿物、V/Cr、Ni/Co、V/(V+Ni)、δU及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定性及半定量判别表明,研究区主体为富氧浅水环境;结合La-Co法定量判别认为研究区古水体深度多小于25 m,但古水深频繁变化;Sr/Cu值指示研究区属温湿的古气候。由本溪组至下石盒子组盒8段,水体盐度逐步降低,水体深度稳步下降,古气候由湿润趋于干燥,亦揭示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经历了由近海湖盆至内陆湖盆的沉积演化过程。
- 王若谷周进松张建锋米伟伟张家騛高泽刘楠李文厚
- 关键词:古盐度古水深古气候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
-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被引量:244
- 2009年
- 目的查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方法根据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区在延长期发育的沉积体系有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及深湖浊积岩。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10期内陆湖盆开始形成,东西两岸两大三角洲裙初步形成;长9期湖盆快速下沉,湖区迅速扩大,三角洲多为破坏性的;长8期三角洲进一步发育;长7期湖岸线大幅度向外推移,西部浊积岩发育,东部三角洲面积明显减小;长6期湖盆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深湖-半深湖面积大大减少,三角洲沉积体系极为发育;长4+5期继承了长6的沉积格局,三角洲建设进程减慢,三角洲大面积沼泽化;从长3期湖盆开始逐步淤浅、萎缩、消亡,河道逐渐发育;长2期分流河道发育;长1期由于差异沉降,在东部子长一带形成沉降中心,沉积了湖相浊积岩。结论在继续重视三角洲砂体的同时,也要加强深湖区浊积岩的勘探。
- 李文厚庞军刚曹红霞肖丽王若谷
-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延长组沉积盆地
- 胡尖山地区延长组长9-长8油层组物源分析
- 胡尖山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中西部,延长组长9—长8油层组沉积时期,有北部和西南部两个主物源方向,而胡尖山地区处于北部物源影响的范围内。胡尖山地区长9-长8油层组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含量...
- 王若谷李文厚廖友运梁敏
- 关键词:矿物鄂尔多斯盆地
- 文献传递
- 一种致密气藏定量评价方法
-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勘探地质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气藏定量评价方法。一种致密气藏定量评价方法,以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运聚量及泥岩过剩压力为参数,分别确定各个参数的权重,将各个参数及其权重之积再求和作为综...
- 周进松乔向阳王若谷银晓曹军刘鹏田坤
- 子洲地区山西组及盒8段有利砂体成因探讨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子洲地区山西组及盒8段有利砂体的特征及成因,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高产天然气聚集区。方法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大量的砂岩样品统计显示,山西组砂岩类型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盒8段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不同类型的砂岩物性不同,石英砂岩物性最好,其次是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物性最差;沉积相分析认为,子洲地区山西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盒8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探明了重点气层组山23及盒82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结论有利的天然气储集体主要形成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由于山西组和盒8段形成时古地理条件的不同,其砂体类型及储集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异。
- 庞军刚李文厚赵靖舟武富礼王若谷
- 关键词:储层特征沉积微相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