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青光
  • 7篇青光眼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5篇疗效
  • 4篇术后
  • 4篇小梁
  • 4篇小梁切除
  • 4篇小梁切除术
  • 4篇疗效观察
  • 4篇明目
  • 4篇角膜
  • 3篇翼状胬肉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术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手术

机构

  • 25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内蒙古蒙医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27篇田世元
  • 12篇白玉玲
  • 12篇晓琴
  • 9篇陈鹏志
  • 7篇鲁占军
  • 5篇张秋丽
  • 4篇张天资
  • 4篇姚震宇
  • 2篇巴日格其
  • 2篇常静
  • 2篇戴明山
  • 2篇包玉霞
  • 1篇卢桂云
  • 1篇庞利民
  • 1篇薛江东
  • 1篇田玉英

传媒

  • 7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民族医药...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i67、Tmem16a和ILK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检测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Ki67增殖指数(Ki67)、Tmem16a蛋白(Tmem16a)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眼脸基底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52只眼)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观察组)。另外分别选取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患者手术后的蜡块组织和切缘、正常的鳞状上皮手术后对应的蜡块组织各38例(38只眼)作为本实验的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Ki67、Tmem16a和ILK的阳性表达率等。结果本研究发现3组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Ki67、Tmem16a和ILK阳性表达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组阳性率最低,观察组最高。观察组中的Ki67、Tmem16a和ILK的阳性表达与脉管的转移及侵犯、肿瘤体积相关(P<0.05)。结论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手术后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的Ki67、Tmem16a和ILK对肿瘤的发展起共同促进的作用,其中Tmem16a和ILK能通过对ki67表达的促进来发挥一定的作用。
姚震宇田世元包玉霞陈鹏志白刚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整合素连接激酶
翼状胬肉根部切除术疗效观察
2002年
彻底清除胬肉组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关键 .采用翼状胬肉根部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 48眼 ,结果全部治愈 ,随访 3月~
常静田世元白玉玲鲁占军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治疗
青光眼术后斜视6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斜视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法对青光眼术后斜视的患者除常规眼部检查外,还要进行屈光、眼肌运动、复像检查,并用三棱镜及同视机检查眼位及融合功能,部分患者行牵拉试验。结果6例斜视患者受累肌多为术眼垂直肌,2例合并上睑下垂,1例牵拉试验呈阳性反应,3例患者3周内治愈,3例则经手术后眼位矫正而改善症状。结论青光眼术后部分患者可并发斜视,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药物的肌毒性作用有关,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
田世元陈鹏志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1年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对500例双眼或单眼屈光度在-0.50^-19.50D的近视行LASIK手术治疗.术后1月、3月、6月、12月随访复查,考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在1~6月内趋于稳定,术后1年平均裸眼视力远大于术前平均裸眼视力.结论:LASIK治疗近视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有效及预测性佳、术后稳定性好的优点.
鲁占军田世元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视力屈光度
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例,术后随访虹膜新生血管、眼压、滤过泡、视力变化.结果:术后部分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术后眼压平均值(17.30±2.75)㎜Hg,功能性滤过泡10例,视力未见提高.结论: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
田世元陈鹏志晓琴白玉玲张天资张秋丽鲁占军
关键词:新生血管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梯形结膜瓣下翼状胬肉切除术
2010年
目的:评价梯形结膜瓣下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40例(46眼)做以内眦部为基底的梯形结膜瓣下翼状胬肉切除术,用结膜瓣固有层面包裹丝裂霉素C棉片2分钟后充分冲洗,原位缝合结膜瓣2针.结果:46眼术后经1年至4年随访,41眼角膜光泽,2眼球结膜轻度充血,3眼复发.结论:梯形结膜瓣下翼状胬肉切除术、方法简单、易操作、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晓琴田世元白玉玲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丝裂霉素C
复合式三角形小梁翻转移位术治疗青光眼
2010年
目的 探讨复合式三角形小梁翻转移位术,治疗青光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8例(156只眼)青光眼患者均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0.05%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巩膜瓣下3min后用80ml生理盐水冲洗,对拟切除的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巩膜组织(4mm×2.5mm×2.5mm)不完全切除.顶部有1mm巩膜未切,以其为蒂将其向后翻转,固定缝合于巩膜床上.术毕时前房注气形成前房.术后随访6~48个月.结果 156只眼中154只眼眼压〈21mmHg,成功率97.4%,2只眼眼压在〉21mmHg,失败率2.6%.结论 采用复合式三角形小梁翻转移位术治疗青光眼,能有效减轻术后滤过道阻塞,从而有效控制眼压,减少术后复发.该术式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
田世元张秋丽鲁占军白玉玲晓琴陈鹏志张天资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青光眼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屏障功能障碍,脉络膜渗漏液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积存,致使神经上皮发生盘状脱离为特征的一种眼底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天资庞利民常静田世元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病因
双泪小管置管法修复泪小管断裂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硬膜外导管行双泪小管置管法修复泪小管断裂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采用硬膜外导管行双泪小管置管法修复泪小管断裂的病例资料,下泪小管断裂38例,上下泪小管断裂4例。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用硬膜外导管(直径0.6—0.8mm)作为泪管支架,从下泪点穿人从颞侧断裂口穿出,再从鼻侧断裂口穿入,经泪总管至鼻泪管。用8—0丝线吻合泪小管两断端2针,结节缝合结膜,肌层和皮肤。将硬膜外导管外露端反插入上泪点至泪囊。结果42例中,治愈36例,基本治愈4例,无效2例。拨除硬膜外导管后,42例随访2~6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眼睑伤口愈合良好,泪点位置正且无裂伤,无眼睑或内眦外伤性畸形。结论双泪小管置管法修复泪小管断裂,对泪道损伤小且支撑管隐蔽不影响患者外观,同时还克服了冬季导管外露的弊端。在上下泪小管断裂伤病例,可用一根支撑管吻合上下泪小管。
晓琴白玉玲田世元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
LASIK术前术后角膜知觉敏感度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lasik手术对角膜知觉敏感度的影响.方法:应用法国luneau公司的角膜知觉敏感度测量计对40例(80眼)lasik手术患者检查,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角膜中央知觉敏感度的变化情况.结论:lasik手术可引起角膜知觉敏感度的下降,至术后6个月可恢复术前水平.
白玉玲田世元戴明山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角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