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云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耐药
  • 5篇耐药性
  • 4篇药性分析
  • 4篇耐药性分析
  • 2篇流产
  • 2篇耐药情况
  • 2篇杆菌
  • 1篇单胞菌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钠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CY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物

机构

  • 10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白云
  • 2篇轩海华
  • 2篇康瑞
  • 2篇高玉青
  • 1篇任兴华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2021年
目的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究其耐药性。方法对周口市中心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临床标本分离出来的152株CRE进行收集,均行菌株测定与细菌分析,分析细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情况。结果研究共收集菌株152株,菌株类型共5种,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最高,为47.3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43.42%。呼吸道为主要标本来源,占61.84%,其次为尿液,占21.05%。除了多黏菌素、替加环素、阿米卡星这3种药物之外,CRE对其他各种药物的耐药性均在70%以上;CRE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厄他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四环素、环丙沙星具有较高耐药性,均在90%以上。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均具有较高耐药性。结论CRE标本来源较为广泛,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菌株类型,且具有高耐药性特点,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对其加强管理。
白云许丽娜
关键词:耐药情况CRE
血清Hcy和D-D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2021年
目的观察轻型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水平表达情况,分析血清Hcy、D-D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7例轻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发生组(n=31)与未发生组(n=56),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Hcy、D-D水平检测,分析血清Hcy、D-D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结果发生组在年龄、体重、发病至入院时间、性别、梗死部位占比方面与未发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血清Hcy、D-D、CRP及LDL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得到方程:Y=0.591+5.885X_(1)+5.252X_(2)+2.475X_(3)+2.987X_(4),提示血清Hcy、D-D、CRP及LDL水平是轻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OR>1,P<0.05),其中,血清Hcy、D-D水平带来的影响最显著(OR分别为8.564、9.163),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提示,血清Hcy、D-D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轻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情况的AUC均>0.80,预测价值较理想,且以联合预测效能最好。结论血清Hcy、D-D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密切相关,是诱发该疾病后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临床可加强对血清Hcy、D-D水平的监测,为临床实施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许丽娜白云
关键词:神经功能恶化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谱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谱。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152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分离菌分布特征及耐药谱。结果:152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共247株,包括革兰阴性菌188株(76.11%),革兰阳性菌41株(16.60%)及真菌18株(7.29%),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5.91%)、铜绿假单胞菌(20.24%)、大肠埃希菌(12.96%)、金黄色葡萄球菌(9.31%)、鲍式不动杆菌(7.29%)最为常见;主要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00%)、哌拉西林(60.94%)、环丙沙星(60.94%)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9.3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5.63%)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100.00%)、复方新诺明(100.00%)耐药率高,对多粘菌素B、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00%)、妥布霉素(10.00%)敏感;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100.00%)、哌拉西林(90.63%)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100.00%)、头孢他啶(94.44%)、哌拉西林(88.8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8.89%)、美罗培南(83.33%)耐药率较高,对多粘菌素B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00%)、环丙沙星(82.61%)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0%)、头孢唑林(86.67%)、克林霉素(86.67%)、庆大霉素(86.67%)耐药率高,两种病原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菌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应对针对病原菌耐药谱合理应用抗菌药,避免滥用抗菌药。
许丽娜白云康瑞
关键词:呼吸机肺炎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耐药谱
外周血CA125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的相关性
202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于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85例慢性心衰患者研究资料,依据心电图检测将所有入选者分为2组,分别为房颤组(45例)与窦律组(40例)。所有入选者均接受血清CA125水平检测,分析CA125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学指标(肌酐、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右心室扩张、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的相关性;并分析血清CA125预测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价值。结果两组肌酐、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CA125水平高于窦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左房内径长于窦律组,右心室扩张、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发生率高于窦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水平与左房内径、右心室扩张、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均呈正相关(r=0.726、0.579、0.541、0.462、0.397,P均<0.005);将CA125水平作为自变量,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因变量,将房颤组赋值为1.将窦律组赋值为2,得到Logisitics回归方程:Y=-0.295+12.320X。结果显示,CA125水平是导致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图显示,血清CA125检测用于预测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AUC为0.873,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房颤的发生,当CA125水平接近40.155 U/mL时发生房颤概率越高。
白云许丽娜
关键词:慢性心衰房颤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出来的流感嗜血杆菌菌株750株,对流感嗜血杆菌标本来源、年龄、季节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纸片扩散法(K-B法)行药敏分析,了解耐药性情况。结果标本来源:痰液标本所占比重(58.40%)最大,其次为咽拭子(35.33%);年龄分布:<1岁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率(49.07%)最高,其次为1~3岁儿童(34.40%);季节分布:冬季(47.87%)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高发季节,其次为春季(20.13%);流感嗜血杆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77.6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3.47%,对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等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低。结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人群以1岁以下儿童为主,痰液为标本主要来源,冬季为高发季节,耐药情况不容乐观。
许丽娜白云
关键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情况
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进行12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实验,统计分析其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结果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以痰为主占80.77%;科室以RICU、ICU和呼吸科为主;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抗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有美满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85%、23.08%、29.48%。结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对多种抗菌素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任兴华白云轩海华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耐药性
老年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0例老年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共分离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215份,实施体外药敏试验,对其敏感性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500份痰标本共分离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215份,阳性检出率为43.00%。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4种抗菌药物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高于20%,包括左旋氧氟沙星30.23%、诺氟沙星23.72%、环丙沙星21.86%,亚胺培南、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氨曲南、美洛培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低于20%,其中阿米卡星最低,为10.23%;对21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共测出β-内酰胺酶阳性菌60株,检出率为27.91%。对60株β-内酰胺酶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左旋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美洛培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均高于50%,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氨曲南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20.00%、20.00%、16.6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老年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尤其是β-内酰胺酶阳性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强耐药性,亚胺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药敏性相对较高。
白云许丽娜康瑞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生殖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凝血功能、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80例RSA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分娩孕周、临床症状积分、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腰酸、腹胀、阴道出血、下腹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高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活产率(90.00%)高于对照组(78.89%),分娩孕周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SA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疗效确切,可减轻腰酸、腹胀、阴道出血、下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凝血功能及生殖预后,且不会明显影响临床安全性。
陈雨露白云高玉青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凝血功能生殖预后
肺炎克雷伯菌562株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562株,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分离率较高的科室是ICU病区,美罗培南和亚南培南对ESBLs阳性菌株的敏感率最高。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致病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白云轩海华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85例自然流产胚胎组织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及致病基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85例自然流产胚胎组织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及致病基因。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自然流产并行清宫术的流产样本85例,对流产的绒毛或胎儿组织予以采集,并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检测。分析40例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早期流产组和晚期流产组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流产史组和无流产史组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辅助组和未辅助组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7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结果85例研究对象均检测成功,染色体异常占比55.29%(47/85),染色体数目异常占比47.06%(40/85),染色体结构异常8.24%(7/8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中三倍体例数为28例,占比70.00%(28/40)最高,染色单体为5例,占比12.50%(5/40),多倍体3例,占比7.50%(3/40),嵌合体2例,占比5.00%(2/40),常染色体缺失2例,占比5.00%(2/40);早起流产组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比晚期流产组高(χ^(2)=7.720,P=0.005);流产史组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比无流产史组高(χ^(2)=4.942,P=0.026);辅助组与未辅助组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P=0.636);7例染色体结构异常中,拷贝数变异的样本有4例,杂合性缺失的样本有1例,同时存在上述情况的样本有2例;共发现流产相关基因6个,分别为NFATC1、ERCC6L、RPS4X、KANK1、SMARCA2、PMP22。结论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主要与孕周、既往是否存在流产史相关,而与是否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无关,采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检测可明确自然流产的原因,其中NFATC1、ERCC6L、RPS4X、KANK1、SMARCA2、PMP22等的基因变异可能是自然流产的致病基因。
陈雨露白云高玉青
关键词:自然流产胚胎组织染色体检测致病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