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国良

作品数:471 被引量:1,493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0篇期刊文章
  • 92篇会议论文
  • 81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4篇建筑科学
  • 23篇天文地球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0篇混凝土
  • 96篇抗震
  • 76篇抗震性
  • 76篇抗震性能
  • 75篇钢筋
  • 64篇型钢
  • 59篇地震
  • 59篇再生混凝土
  • 54篇型钢混凝土
  • 54篇钢筋混凝
  • 54篇钢筋混凝土
  • 49篇混合结构
  • 41篇电厂
  • 38篇混凝
  • 35篇静力
  • 33篇混凝土框架
  • 32篇砌块
  • 32篇剪力
  • 30篇剪力墙
  • 29篇荷载

机构

  • 462篇西安建筑科技...
  • 59篇西北电力设计...
  • 38篇长安大学
  • 27篇西安科技大学
  • 15篇河南城建学院
  • 1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2篇西安墙体材料...
  • 11篇同济大学
  • 10篇郑州大学
  • 8篇宿迁学院
  • 7篇新疆凯乐新材...
  • 6篇双良节能系统...
  • 5篇中国电力工程...
  • 4篇广州大学
  • 4篇河北科技师范...
  • 3篇鞍山钢铁集团...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西安冶金建筑...
  • 3篇中国建筑设计...
  • 3篇中国冶金科工...

作者

  • 471篇白国良
  • 60篇李红星
  • 59篇李晓文
  • 50篇朱丽华
  • 41篇刘超
  • 37篇朱佳宁
  • 33篇徐亚洲
  • 32篇吴涛
  • 32篇赵春莲
  • 25篇代慧娟
  • 24篇刘林
  • 22篇张锋剑
  • 22篇王博
  • 21篇刘伯权
  • 19篇姚泽良
  • 18篇张淑云
  • 18篇楚留声
  • 15篇赵更歧
  • 14篇康灵果
  • 14篇朱超

传媒

  • 44篇工业建筑
  • 40篇西安建筑科技...
  • 3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4篇世界地震工程
  • 18篇土木工程学报
  • 14篇地震工程与工...
  • 12篇全国第十届混...
  • 11篇振动与冲击
  • 10篇工程力学
  • 10篇中国钢结构协...
  • 9篇建筑结构
  • 8篇中国钢协钢-...
  • 7篇中国建筑学会...
  • 6篇钢结构
  • 6篇结构工程师
  • 5篇砖瓦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混凝土

年份

  • 8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2篇2020
  • 18篇2019
  • 25篇2018
  • 8篇2017
  • 29篇2016
  • 34篇2015
  • 29篇2014
  • 25篇2013
  • 22篇2012
  • 25篇2011
  • 43篇2010
  • 30篇2009
  • 30篇2008
  • 42篇2007
  • 22篇2006
  • 14篇2005
  • 13篇2004
4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混凝土节能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再生骨料及其制品主要应用于路基、基础、非承重墙体等方面。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再生混凝土构件进行的基础研究,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抗震节能房屋建设示范工程行政办公楼为例,探讨再生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形式,并分析再生混凝土...
朱丽华白国良班明霞
关键词:建筑垃圾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
文献传递
型钢混凝土框架静力非线性分析塑性铰参数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SRC构件具有比普通RC构件更高的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但由于SRC构件塑性铰属性参数较难确定,使该结构很难直接应用静力非线性方法进行分析,而是转化为等刚度的RC构件进行计算.从理论上给出了SRC框架压弯构件PMM铰N-Mx-My相关面的形成方法,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构件弯矩-曲率曲线的确定及将其转化为杆单元塑性铰弯矩-曲率关系的方法,并得到了塑性铰区长度的计算方法.应用确定的铰属性参数对两跨三层SRC框架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吻合较好,表明这种铰属性参数用于SRC构件静力非线性分析是合适的.最后通过与具有相同刚度的RC框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这种刚度相等的RC构件进行计算低估了SRC框架的抗震能力.
白国良楚留声朱丽华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
汽轮发电机组框架式基础结构振动特性试验研究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对某火力发电厂300MW汽轮发电机组框架式基础进行缩尺比为1/8的模型振动试验,通过模型振动试验,根据相似关系换算得到原型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振动线位移。在模型试验测试中,分别进行了无机组设备质量工况、有机组设备质量工况和扰力点动刚度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知,机组设备质量的施加使得结构的各阶自振频率降低。使用TGFP、SAP2000和ANSYS软件建立模拟轴系影响的计算模型,进行结构的模态和稳态分析,得到了基础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振动线位移。计算的扰力点幅频曲线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
康灵果李晓文谢艳丽白国良杜燕宁
关键词:模型试验模态分析稳态分析动力特性
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推覆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高层混合结构中适用于推覆分析的剪力墙单元与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等问题进行研究,利用三垂直杆元模拟剪力墙,各杆元分别考虑剪力墙轴向、剪切与弯曲变形;根据型钢混凝土构件截面承载力与变形能力,给出了反映截面弯矩与转角关系的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特性值计算方法;应用MIDAS/GEN软件作为弹塑性分析工具,采用改进的剪力墙单元模型,自定义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特性值,对30层高混合结构进行推覆分析,并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推覆分析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较符合,各构件塑性铰分布及状态与模型试验的裂缝分布及破坏模式符合较好,能够反映出混合结构各构件变形和结构整体承载力变化过程.
张淑云白国良吝红育
关键词:高层建筑弹塑性分析推覆分析剪力墙混凝土构件
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5片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高宽比、竖向压应力以及普通混凝土构造柱与再生混凝土构造柱墙体对比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性能、变形性能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同时对比试验结果与现行国家规范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张锋剑白国良冯向东刘超李坚权宗刚杨郑梁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抗震性能
基于主子系统耦合效应的直接空冷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直接空冷结构体系是火力发电厂随着空冷工艺出现而形成的一类特殊工业建筑,设备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显著。取1/4子结构,模拟边界条件,按1/8缩尺比制作模型。对模型进行动力特性测试,选择El-Centro波对模型进行拟动力试验,再进行拟静力试验,试验得到了动力特性参数及动力反应。分析结构自振频率与阻尼比变化、变形性能、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等;给出骨架曲线及其特征点。采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扭转振动是直接空冷结构体系的主要振型,应该考虑振型耦合;直接空冷结构体系为单道防线体系,大震下结构系统进入非线性后,设备系统能够保持弹性工作状态,结构易形成柱铰破坏机制。
朱丽华白国良李晓文赵春莲李红星
关键词:抗震性能非线性时程分析
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约束浆锚连接技术发展展望被引量:25
2015年
约束浆锚连接是我国近几年发展的一种适用于预制构件的钢筋连接技术.本文分析了约束浆锚连接的工作机理和技术要点,详细介绍了国内现有的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和NPC浆锚插筋连接的连接构造、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并对二者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各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在约束浆锚连接技术方面的相关规定.指出了约束浆锚连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对约束浆锚连接技术提出了研究和发展建议.
吴涛刘全威张磊白国良徐亚洲
关键词:预制构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一种异形预制预应力墙体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预制预应力墙体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剪力墙板以及预应力墙体,所述的预应力墙体包括基体以及分布在基体周围的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上开设有纵向凹槽,所述的纵向凹槽穿出连接体的顶面、底面以及远离基体...
白国良李佳瑞秦朝刚武章印梁丽丽夏成亮
文献传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直接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本文在现有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接基于损伤性能的设计方法。首先,建立等效位移延性系数与结构损伤指标的关系,得到了反映不同设防水准损伤目标的结构等效位移延性系数;其次,运用R-μ关系模型,根据等效位移延性系数确...
白国良丁建蒋建
文献传递
大型火力发电厂框排架主厂房结构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解和掌握大型火力发电厂框排架主厂房结构的动力特性,选取300和1 000MW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体系,600和1 000MW钢筋混凝土带端部剪力墙结构体系,以及1 000MW钢框排架结构体系,通过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其自振周期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框排架结构体系刚度分布不均匀,扭转效应普遍存在,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扭转效应较为严重;为避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扭转破坏,在主厂房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横向和纵向刚度合理分布;钢结构体系扭转效应较轻,但其用钢量较大,造价昂贵,不太适合在欠发达、高烈度地区采用.提出采用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作为主厂房结构体系,并对设计的1 000MW混合结构体系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可以有效降低结构扭转效应,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康灵果白国良李红星李晓文赵春莲
关键词:动力特性模态分析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