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大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电离辐射
  • 2篇血型糖蛋白
  • 2篇血型糖蛋白A
  • 2篇易感性
  • 2篇中毒
  • 2篇糖蛋白
  • 2篇突变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苯中毒
  • 2篇基因
  • 2篇个体易感性
  • 2篇苯中毒
  • 2篇
  • 1篇电离辐射诱导
  • 1篇致癌
  • 1篇突变分析
  • 1篇肿瘤
  • 1篇细胞
  • 1篇量效

机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职业病...

作者

  • 5篇石大伟
  • 5篇赵永成
  • 4篇王继先
  • 3篇李克秋
  • 3篇刘强
  • 3篇由莉
  • 2篇顾金龙
  • 1篇田丽丽
  • 1篇孙志娟
  • 1篇赵万欣

传媒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型糖蛋白A基因突变与慢性苯中毒关系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检测血型糖蛋白A(GPA)基因突变频率与慢性苯中毒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分离、固定122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红细胞,与荧光素标记的单抗结合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GPA变异分析,计算GPA突变频率并分析GPA基因突变与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关系。结果慢性苯中毒工人的GPA基因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的苯作业工人,并且慢性苯中毒危险性与GPA基因突变之间有显著的趋势关系(GPANN:趋2势=5.503,P=0.019;GPANO:趋2势=4.028,P=0.045),随着GPA基因突变频率的增加,慢性苯中毒的相对危险性相应增加。结论GPA基因突变与慢性苯中毒的发生关系密切,GPA基因突变频率的增加使慢性苯中毒的发生危险升高,该指标有预测苯中毒危险以及苯诱发肿瘤风险的潜力。
赵永成由莉李克秋刘强石大伟顾金龙王继先
关键词:慢性中毒血型糖蛋白A
影响苯作业工人GPA基因突变频率的相关因素
2007年
目的应用血型糖蛋白A(GPA)基因突变频率等指标探寻影响苯作业工人GPA基因突变频率的相关因素,探讨该指标用于预测苯中毒风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固定群体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慢性苯中毒工人40例及其对照82例,分离、固定外周血红细胞,与荧光素标记的单抗结合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GPA突变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GPA基因突变频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苯中毒组GPA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GPA基因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工龄、苯接触累积评分与苯作业工人GPA基因突变频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3-氨基苯甲酰胺(3AB)指数与GPA基因突变频率之间呈负相关(GPANO:r_s=-0.589,P<0.01;GPANN:r_s= -0.61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苯接触和个体易感性因素进入模型,决定系数R^2=0.819。结论苯接触和个体易感性因素是影响GPA基因突变频率的重要因素。苯接触水平越高,GPA基因突变频率越高;个体的易感性越强,GPA基因突变频率越高。
由莉赵永成赵万欣刘强李克秋石大伟顾金龙王继先
关键词:基因GPA突变个体易感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电离辐射与γ-H2AX剂量效应关系的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固定和标记方法在流式细胞仪检测电离辐射与磷酸化H2AX(γ-H2AX)的剂量反应关系上的差异。方法用137Cs源分5个剂量点(0、1、2、4、8Gy)照射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用70%乙醇双标、70%乙醇单标和2%多聚甲醛单标MCF-7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电离辐射与γ-H2AX剂量效应关系。结果3种方法均发现电离辐射与γ-H2AX水平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γ-H2AX水平随着电离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拟合剂量反应曲线符合直线方程。乙醇固定双标法的决定系数最大,为0.87。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乙醇固定双标法检测MCF-7细胞电离辐射与γ-H2AX剂量效应关系,优于乙醇或多聚甲醛单标法。
孙志娟范亚光石大伟田丽丽赵永成王继先
关键词:Γ-H2AX电离辐射剂量效应关系
应用血型糖蛋白A基因突变分析技术探讨发生慢性苯中毒危险的相关因素
2007年
目的应用血型糖蛋白A(glycophrin A,GPA)基因突变分析技术探讨苯作业工人发生慢性苯中毒危险的相关因素,为苯危害的评价和慢性苯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固定122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红细胞,与荧光素标记的单抗结合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GPA变异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个体易感性与慢性苯中毒的关系。结果GPA基因突变频率与作为反映个体易感性的3-氨基苯甲酰胺(3AB)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苯中毒组的GPA基因突变频率与3AB指数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对照组的GPA基因突变频率与3AB指数之间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苯接触相近的情况下,慢性苯中毒组的GPA NΦ和GPA NN基因突变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2和0.035),证实了苯接触不是影响GPA基因突变频率、导致苯作业工人发生慢性苯中毒的惟一因素。慢性苯中毒组由于其DNA损伤修复能力较低,个体易感性较强,个体DNA损伤修复能力低下使其接触苯时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增加。
赵永成由莉李克秋刘强石大伟王继先
关键词:苯接触个体易感性慢性苯中毒
电离辐射诱导的DNA甲基化模式改变及其在辐射致癌机制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表明,表观遗传机制在癌症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辐射致癌的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仅刚刚起步。本文介绍了表观遗传和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标志——DNA甲基化的相关概念,并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电离辐射诱导的DNA甲基化模式改变的研究以及DNA甲基化模式改变在辐射致癌机制研究中的意义。
石大伟赵永成
关键词:肿瘤DNA甲基化表观遗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