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时强

作品数:46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手术
  • 18篇入路
  • 11篇内窥镜
  • 11篇窥镜
  • 9篇锁孔
  • 9篇锁孔入路
  • 8篇垂体
  • 7篇动脉瘤
  • 7篇血管
  • 7篇脑室
  • 7篇解剖学
  • 7篇眶上锁孔
  • 7篇眶上锁孔入路
  • 6篇手术治疗
  • 6篇腺瘤
  • 6篇内镜
  • 5篇入路治疗
  • 5篇神经内窥镜
  • 5篇手术入路
  • 5篇临床解剖学

机构

  • 2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潍坊市人民医...
  • 9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解放军第98...
  • 1篇解放军89医...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89中...

作者

  • 45篇秦时强
  • 19篇丁学华
  • 17篇王志潮
  • 15篇廖建春
  • 14篇朱杭军
  • 9篇王增武
  • 7篇曲春城
  • 5篇宋仁兴
  • 5篇卢亦成
  • 5篇宋磊
  • 4篇张庆林
  • 4篇孟庆虎
  • 4篇孙炜
  • 3篇王汉斌
  • 3篇郭晖
  • 3篇王金鹏
  • 3篇周垂贤
  • 3篇王道奎
  • 3篇王玉亭
  • 3篇李伟

传媒

  • 12篇中国临床解剖...
  • 5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首届中国中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20篇2003
  • 2篇200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被引量:1
2007年
经蝶手术是治疗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的首选方法。我们将采用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GH腺瘤的经验总结如下。
秦时强孙炜曲春城孟庆虎朱佰年张庆林
关键词: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手术治疗蝶窦入路鼻腔单侧经蝶手术
颅底技术在内窥镜辅助锁孔入路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锁孔手术,它是在保证或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手术创伤的一种手术方式,尝试在尸头上模拟进行内窥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颞下锁孔入路,应用各种颅底技术切除障碍物,增加手术操作空间。
秦时强孙炜丁学华
关键词:锁孔手术内窥镜手术入路
文献传递
锁孔入路治疗基底动脉瘤的应用解剖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顶端的入路解剖 ,探讨其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在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颅标本上测量入路相关数据 ,在 9例新鲜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行内窥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经颞下锁孔入路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夹闭的手术操作 ,观察显露范围及操作范围 ,入路中各解剖结构对手术区显露及操作的影响。结果 :眶上孔、角突及颧弓上缘颞颧缝处与同侧及对侧后床突尖的距离分别为 (61.5± 1.7)mm、(92 .1± 3 .6)mm、(3 3 .5± 3 .1)mm、(73 .6±1.1)mm、(95 .6± 1.7)mm、(5 2 .3± 2 .2 )mm ;眶上孔、角突及颧弓上缘颞颧缝处与同侧及对侧后床突尖分别连线与中线的夹角分别为 (3 6.6± 1.2 )°、(8.5± 2 .3 )°、(82 .6± 3 .0 )°、(4 5 .1± 3 .0 )°、(3 0 .5± 3 .4)°、(83 .5± 4.0 )°。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均能通过多种神经血管间隙达到靶区 ,显露良好 ,照明充分 ,操作空间充分。结论 :采用内窥镜辅助的锁孔入路能满意的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秦时强丁学华廖建春王志潮朱杭军
关键词:眶上锁孔入路颞下锁孔入路基底动脉瘤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中鞍区及相邻结构的解剖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为开展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鞍区肿瘤提供解剖资料。方法 对 2 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进行了蝶窦口与鞍区相邻结构关系的解剖测量 ,对 2 1例标本进行了鞍区结构的解剖测量 ,并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了内镜下经鼻蝶入路的解剖观察。结果 蝶窦口到鞍结节中心、颈内动脉、视神经及鞍背中点分别为 14 6± 3 0mm、13 7± 2 2mm、11 6± 1 8mm和 2 2 6± 3 2mm。垂体窝前后径10 2±1 5mm ,左右径 14 0± 2 4mm ,前床突间距 2 5 0± 3 0mm ,后床突间距 15 8± 3 3mm ,同侧前后床突间距 7 8± 1 7mm ,对侧前后床突间距 2 1 8± 2 4mm。结论 内镜下进行鞍区肿瘤手术时 ,熟悉鞍区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手术中准确定位 ,并有助于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鞍区始终有一个立体的概念。
王志潮秦时强丁学华卢亦成陈志刚廖建春
关键词:神经内镜蝶鞍解剖学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的供血动脉发生阻塞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性疾病,其中有40%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机械取栓是目前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良。本文针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治疗后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郑俊飞闫学磊曹学民聂玉金秦时强
关键词:机械取栓预后
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我科从1990年5月~1999年6月,对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CT定位,6 h内采用小骨窗(直径约3 cm)血肿清除后注入尿激酶引流等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手术组98例,男60例,女38例。年龄41~76岁,平均57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72例(73.5%),患者入院时血压23~31/15~21 kPa。内科组85例,男54例,女31例。年龄37~78岁,平均56.6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66例(77.6%),患者入院时血压21~32/17~22 kPa。
肖龙坡陶志宇王晓卜振富秦时强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手术
神经外科应用内镜现状被引量:2
2003年
秦时强丁学华卢亦成
关键词:神经外科内镜脑室颅底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检测在颅内动脉瘤、脑出血、重型脑损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外引流术患者36例。采用Codman持续颅内压监护仪(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由主机和光电感应器组成。患者行开颅手术,放置感应器于硬脑膜下或脑室内,每次监测前均预先调零出现参考值。连续观察与记录ICP指数,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结果可作为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监测时间9~14 d,平均12 d。结果在颅内压监测下及时调整脱水药物及脑血管扩张药物的用量及频次,有效控制脑水肿及高颅压症状,绝大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使用颅内压监护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脑出血、重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惠培泉王增武秦时强宋磊曲秉坤王毅李金磊解昆明
关键词:颅内压颅内动脉瘤脑损伤
垂体Rathke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介绍了垂体Rathke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标准,介绍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实践证明,手术治疗对垂体Rathke囊肿有较好的疗效。
孙炜王汉斌孟庆虎秦时强朱百年
关键词:RATHKE囊肿误诊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
曲春城魏麟秦时强刘玉光费昶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等医院25年临床实践中所连续收治的42例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合利用中国知网(CNKI)...
关键词:
关键词:脑内血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