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红

作品数:124 被引量:1,105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7篇儿童
  • 44篇肥胖
  • 40篇儿童青少年
  • 22篇代谢
  • 17篇学龄
  • 17篇血压
  • 16篇队列研究
  • 15篇学龄儿童
  • 14篇脂肪
  • 13篇综合征
  • 12篇代谢综合
  • 12篇代谢综合征
  • 12篇超重
  • 11篇高血压
  • 10篇血管
  • 10篇体重
  • 9篇代谢异常
  • 9篇多态
  • 9篇多态性
  • 9篇少年

机构

  • 122篇首都儿科研究...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市疾病预...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首都儿科研究...
  • 5篇广东药科大学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深圳市慢性病...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山东大学
  • 2篇福建省妇幼保...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海淀妇幼...
  • 2篇北京市石景山...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4篇程红
  • 90篇米杰
  • 75篇赵小元
  • 75篇侯冬青
  • 20篇刘军廷
  • 18篇闫银坤
  • 17篇丁秀原
  • 15篇张美仙
  • 13篇陈芳芳
  • 10篇单馨影
  • 10篇段佳丽
  • 9篇杨平
  • 9篇孟玲慧
  • 8篇张志坤
  • 7篇童方
  • 7篇赵锦铭
  • 6篇严岚
  • 6篇王文鹏
  • 6篇巩纯秀
  • 5篇颜纯

传媒

  • 2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6篇中华预防医学...
  • 10篇中国循证儿科...
  • 9篇中国儿童保健...
  • 6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第五届全国病...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7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4
  • 2篇2003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龄儿童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病风险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罹患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儿童青少年,根据基线和随访时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持续非肥胖、肥胖恢复、新发肥胖和持续肥胖组,并按照基线与随访时点是否为肥胖分析比较不同肥胖持续状态儿童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不同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11379人(男童占49.6%)。随访2年间,人群新发肥胖率为3.2%(95%CI:2.9%~3.5%),肥胖恢复率为4.4%(95%CI:4.0%~4.8%)。新发肥胖组和持续肥胖组的SBP、DBP、TG、LDL-C和非HDL-C的增加值高于持续非肥胖组,而肥胖恢复组的SBP、LDL-C和非HDL-C的增加值较低(均P<0.05)。此外,以持续非肥胖组为对照,持续肥胖组和新发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各项异常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异常个数≥2)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而肥胖恢复组在大部分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与持续非肥胖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发肥胖和持续肥胖均可增加心血管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而肥胖儿童恢复为非肥胖后上述风险则可有效降低。
侯冬青董虹孛朱忠信郁兆仓王宏健高爱钰程红赵小元刘军廷黄贵民陈芳芳米杰
关键词:队列研究
中国人胰岛素受体基因EXON2-2257位点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从群体角度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某一特定队列中国人群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第二外显子(EXON2)进行扩增,并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EXON2进行了单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在EXON2-2257位点测得单核苷酸多态性,在345人中表现为:纯合CC基因型237人,占68.70%,基因频率0.825;纯合TT基因型13人,占3.77%,基因频率0.175;杂合CT基因型95人,占27.54%,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X2=0.2898,u=3-2=1,0.5
王璐米杰吴建新赵小元程红丁秀原侯冬青鲁杰顾雪
关键词:中国人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胰岛素抵抗
2004-2013年北京市学龄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流行趋势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 分析近10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流行趋势.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04-2013年3次现况调查,年龄7~17岁.2004年和2013年调查为一般人群,2007年调查为肥胖人群.3个人群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对肥胖儿童健康评估,项目包括血压、FPG和血脂四项(TC、TG、LDL-C、HDL-C)及黑棘皮症检测.其中2次调查还加测2项肝酶学指标(ALT、AST)和肝脏B超(检查脂肪肝).结果 北京市7~17岁儿童重度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从2004年1.86%上升至2013年的4.17%,年增长率为0.26%;肥胖人群中重度肥胖的比例从2004年的18.92%上升至2013年的25.15%.调整年龄、性别后,近10年肥胖儿童中IFG、血脂异常、高TG血症及高HDL-C血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和性别,重度肥胖儿童高血压、血脂异常、高TG 血症及和黑棘皮症的患病率均高于轻中度肥胖儿童(均P<0.05),3次调查重度肥胖儿童代谢异常个数≥2的比例高于轻中度肥胖儿童.结论 2004-2013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呈不断上升趋势.
闫银坤侯冬青段佳丽赵小元孙颖黄贵民苏忠剑程红孟玲慧陈芳芳张美仙王文鹏杨平单馨影米杰
关键词:肥胖患病率儿童青少年
城市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了解儿童体力活动现状,分析其对超重/肥胖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北京市某学校295名9~13岁学生并完成临床健康评估和计步器7d体力活动监测,同时使用问卷调查学校营养午餐食用情况、近半年体力活动情况及膳食习惯.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MI、WHtR、体脂百分比(FMP)与体力活动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相关指标与超重/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 15.5%的男生和13.1%的女生每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达到60 rmin.超重/肥胖儿童每日静态活动时间、每日总能量消耗(含基础代谢)和体力活动消耗能量高于体重正常组.WHtR、FMP和BMI均与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呈负相关关系;学生上下学乘私家车日均增加1h,WHtR、FMP分别上升0.01和2.06个单位.每日静态活动时间增加1h,FMP则升高0.89个单位.BMI与膳食中的叶类蔬菜(菠菜、白菜等)呈负相关关系,每周平均食用叶类蔬菜频率增加1次,BMI下降0.10个单位.控制性别、肥胖家族史后,静态活动时间≥120 min/d是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城市学龄儿童每天的体力活动量较低,减少静态活动时间和增加体力活动以消耗能量,可预防和降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黄贵民苏忠剑刘军廷闫银坤孟玲慧程红米杰
关键词:肥胖儿童影响因素
定量超声测定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评估18~40岁成人骨健康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定量超声测定法(QUS)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广州市18~40岁成人骨密度的一致性,评估QUS识别低骨量的诊断价值。方法在731名研究对象中,采用DXA测量骨密度(BMD),QUS测量超声传导速度(SOS)。采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SOS与BMD Z值的一致性。以BMD Z≤-2.00作为低骨量的诊断标准,绘制QU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SOS Z值最佳截断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结果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的SOS和BMD Z值的均值差值分别为1.27(-0.94~3.47)和0.93(-1.33~3.18)。男、女性中SOS Z值诊断低骨量的AUC分别为0.734(95%CI=0.380~0.788)、0.679(95%CI=0.625~0.732)。男性中,低骨量的SOS Z值最佳截断值为-0.35,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64.1%、68.6%和0.327;女性中,低骨量的SOS Z值最佳截断值为-1.14,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73.9%、54.8%和0.285。结论广州市18~40岁成人中,QUS与DXA诊断骨密度的一致性欠佳,但QUS在识别低骨量上的应用价值尚可。
邝玉娴程红郑伊迎陈伟业马振新邹高雍曾鼎米杰刘丽
关键词: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低骨量
北京市0~36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特点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0~36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变化特点以及0~6月龄是否纯母乳喂养对肠道菌群定植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1—4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及通州区招募0~36月龄健康单胎婴幼儿并收集新鲜粪便,最终纳入291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77例6~36月龄的婴幼儿按照目前是否仍喂养母乳分为持续母乳喂养组和已断奶组,分析0~6月龄是否纯母乳喂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16SrRNA V4区进行测序。结果1)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物种组成随年龄变化,Shannon指数随月龄呈现上升趋势。在门水平上,肠道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组成,新生儿中变形菌门丰富度最高,但随着月龄增加,厚壁菌逐渐替代变形菌成为主要优势菌。2)在6~36月龄的婴幼儿中,若6月龄之前的喂养方式均为纯母乳喂养,那么断奶之后Shannon指数和Observed-OTUs指数高于持续母乳喂养的婴幼儿(Z=-2.400,P=0.015);在6~36月龄已断奶的婴幼儿中,6月龄之前纯母乳喂养婴幼儿肠道菌群的Shannon指数高于混合喂养(Z=-2.500,P=0.011)。结论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构成随月龄变化明显,并且0~6月龄是否纯母乳喂养影响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于晓冉闫银坤黄艺文程红闫琦万乃君李丽华任霞谢向晖米杰
关键词: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纯母乳喂养婴幼儿
北京市4区婴幼儿体成分检测及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婴幼儿超重肥胖流行现状,结合体成分检测结果,探究影响婴幼儿身体成分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4月于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石景山区及通州区4区开展多中心现况调查,招募单胎且无明显畸形和遗传代谢病的0~2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婴幼儿一般人口学特征、母亲孕期及分娩情况和婴幼儿出生情况等)和体格检查(身长、体重和身体成分测量)。选取电子问卷调查和体成分检测数据均完整的样本,最终共纳入896名研究对象。结果以身长别体重Z值(WHZ)诊断的北京市4区男童和女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65%和4.42%;但是,以体成分检测诊断的男童和女童超重/肥胖检出率高达21.46%和7.67%。母亲孕前超重肥胖(男童:β=0.222,95%CI:0.021~0.423;女童:β=0.237,95%CI:0.048~0.426)、婴幼儿出生时为大于胎龄儿(男童:β=0.212,95%CI:0.014~0.411)及出生身长(男童:β=0.037,95%CI:0.012~0.063;女童:β=0.027,95%CI:0.001~0.054)与体脂质量指数(FMI)呈正相关(P<0.05)。结论北京市4区婴幼儿的超重肥胖现状不容乐观,体成分检测可降低肥胖的漏诊和误诊,应在生命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黄艺文闫银坤于晓冉程红闫琦万乃君李丽华任霞谢向晖米杰
关键词:超重肥胖身体成分婴幼儿
红眼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毒学检测
本文探讨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病原病毒学检查方法及应用情况.
王秀亭严岚程红赵锦铭
关键词:急性结膜炎病毒学检测
文献传递
基于生物电阻抗法测量的体脂肪量对儿童血压和血糖代谢异常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的儿童体脂肪量对血压和血糖代谢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6~16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通过BIA仪器测量体脂肪量,计算体重指数(BMI)、体脂肪指数(FMI)和体脂肪率(FMP),并检测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纳入的14293名儿童中男童占49.89%。在男女儿童中分别以FMI和FMP通过LMS法拟合的百分位数值(P60、P65、P70、P75、P80、P85、P90、P95)逐个作为切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对血压异常和血糖代谢异常预测价值较好的体脂过多切点为P70值。控制FMI或FMP在P70以下,可减少8.53%~43.24%的儿童发生血压和血糖代谢异常。结论基于FMI和FMP评价肥胖状态对于儿童高血压和高血糖筛查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价值,在今后儿童肥胖和相关慢性疾病防治工作中可进一步验证。
李海波程红侯冬青高爱钰朱忠信郁兆仓王宏健赵小元肖培黄贵民米杰
关键词:体脂肪率生物电阻抗法儿童
广州市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体成分的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不断升高,现有研究多探讨单一生活行为对体成分的影响,缺乏综合生活行为与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关联情况。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体成分的关联。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为广州市中小学2019年4月在校的6~17岁学生。采用Hologic Discovery-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体成分测量,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学生的健康生活行为,根据睡眠充足、适度静态行为时间、充足的中高强度运动、天天吃早餐、天天吃蔬菜、天天吃水果、无含糖饮料摄入7个条目评价健康生活行为指数,并根据总分(0~7分)划分等级:低(0~2分)、中(~4分)、高(~7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生活行为指数及其等级与体成分指标(Z值)的关联。主要结局指标全身和中心脂肪蓄积,全身和四肢肌肉水平。结果1703名6~17岁学生中男生924名(54.3%),女生779名(45.7%)。调整了年龄、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后,在男生中,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骨骼肌质量指数(MMI)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呈正关联(β均=0.07,95%CI均为0.02~0.12),以低级行为指数为对照,中、高级指数与MMI(β_(中级)=0.22;β_(高级)=0.30)和ASMI(β_(中级)=0.22;β_(高级)=0.29)的Z值增加存在关联;在女生中,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体脂率(BF%)、内脏脂肪面积(VFA)和脂肪肌肉比(FMR)的Z值存在负关联(β均为-0.07,95%CI均为-0.12~-0.01),以低级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为对照,高级指数与BF%、VFA和FMR的Z值降低存在关联,β系数分别为-0.29、-0.29和-0.28。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在青春期男生(12~17岁)和女生(10~17岁)中,以上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体成分指标的关联仍然存在。结论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男生肌肉质量增长及女生的全身和中心脂肪蓄积减少存在关联,且这些关联在青春期更显著。
陈淼梁晓潼程红刘军廷邓钰莹黄子微纪吉婷龙佳仪刘丽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体成分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