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耀斌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自组装
  • 4篇自组装膜
  • 3篇电极
  • 2篇铜电极
  • 2篇缓蚀
  • 2篇
  • 1篇低PH值
  • 1篇电极对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生物小分子
  • 1篇尿酸
  • 1篇自组装技术
  • 1篇小分子
  • 1篇缓蚀行为
  • 1篇含氯
  • 1篇防腐
  • 1篇防腐蚀
  • 1篇分子
  • 1篇L-半胱氨酸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作者

  • 4篇童耀斌
  • 2篇李念兵
  • 2篇罗红群
  • 1篇王举鹏
  • 1篇李丹
  • 1篇胡艳琴
  • 1篇黄文章

传媒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科教文汇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含氯低pH值溶液中BDT自组装膜对铜电极的缓蚀行为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铜电极表面形成一层1,3-二巯基硫醇(BDT)单分子自组装膜。通过交流阻抗、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探讨该自组装膜在3%NaCl溶液中对铜电极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BDT能够有效地组装到铜的表面形成单分子自组装膜,BDT自组装膜能有效地抑制铜基底在3%NaCl腐蚀介质以及酸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缓蚀效率随组装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在pH值较低的溶液中仍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当BDT浓度为1.0×10-2mol/L、组装时间为40h时,铜电极的腐蚀电流最小,缓蚀效率最好。
黄文章童耀斌罗红群李念兵李丹
关键词:自组装膜铜电极缓蚀
自组装技术在测定生物小分子和铜防腐中的应用研究
自组装膜由含有官能团的分子自发地吸附到固体表面而形成。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膜,在过去的20年里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研究了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2.研究了某些自组装膜对铜的缓蚀行...
童耀斌
关键词:自组装技术自组装膜
文献传递
L-半胱氨酸自组装修饰金电极对尿酸和肾上腺素的同时测定(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在半胱氨酸自组装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电极对肾上腺素(EP)和尿酸( U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同时测定EP和UA采用差分脉冲法在pH为7 .7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进行.尿酸的检出限为6.5×10-7mol/L,肾上腺素的检出限为2.4×10-7mol/L.该方法应用与EP和UA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童耀斌罗红群李念兵
关键词: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肾上腺尿酸
二巯基噻二唑对铜保护行为的研究
2008年
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探讨了二巯基噻二唑(DMTD)自组装膜在3%NaCI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二巯基噻二唑已经成功地组装到铜的表面,并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当二巯基噻二唑的浓度浓度均为1×10-2mol/L。组装时间为25h时的腐蚀电流最小,缓蚀效率最好。
童耀斌王举鹏胡艳琴
关键词:铜电极缓蚀自组装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