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冠心病的诊断性能 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深度学习(DL)模型评估冠心病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0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8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资料,采用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参考标准,评价DL模型对冠心病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管腔直径狭窄≥50%认为是梗阻性冠状动脉狭窄,并在斑块类型、斑块长度、斑块累及血管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DL模型和医师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DL模型诊断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的AUC为0.92,敏感度为86.2%,特异度为87.6%,阳性预测值为66.37%,阴性预测值为95.71%,准确度为87.28%。在斑块类型水平,DL模型对混合型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敏感度最高(100%),对非钙化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特异度最高(88.9%),对非钙化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整体诊断效能最优,准确度为89.43%,AUC为0.94。在斑块长度水平,DL模型对局限性斑块与节段性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诊断效能接近,AUC分别为0.91和0.95。在斑块累及血管水平,DL模型对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分支血管的管腔狭窄诊断AUC分别为1.00、0.96、0.90、0.90和0.92。DL模型对不同长度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1),对不同类型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P=0.68),对不同累及血管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43,P=0.05)。对于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节段性斑块所致管腔狭窄,DL模型的诊断性能高于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2.52、2.49,P=0.01)。结论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DL模型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辅助工具。 耿冀 常玉莲 张滨 王思雯 张番栋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双源CT血管造影综合评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综合评价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主动脉根部结构?冠状动脉和左心室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36例Stanford A型AD患者行术前心电门控DSCTA扫描,评价冠状动脉、主动脉及主动脉瓣膜图像质量及受累情况,测量主动脉根部管径和左心室功能,计算辐射剂量。将DSCTA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成功完成DSCTA检查。97.14%(34/35)的胸主动脉和主动脉瓣膜图像、93.10%(445/478)的冠状动脉节段图像可用于诊断。右窦受累17例,无窦受累15例,左窦受累5例;右-无窦交界受累13例,左-右窦交界受累3例,左-无窦交界受累1例。主动脉窦部直径(41.6±9.4)mm;瓣环直径(28.2±4.1)mm;窦管交界直径(73.6±10.2)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与主动脉根部受累程度呈负相关(r=-0.97,P=0.02)。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1.96±4.36)mSv。DSCTA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率(30/34,88.24%)和一致性(Kappa=0.82,P<0.01)均较高。结论 DSCTA"一站式"检查综合评价Stanford A型AD主动脉根部结构?冠状动脉和左心功能安全可靠。 耿冀 俞婧 范占明 李宇 辛海燕 张楠 徐磊 张兆琪 孙立忠 朱俊明关键词:主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 血管造影术 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后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评价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后早期结果。方法连续纳入自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期间29例行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的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41.4岁。所有患者在术后5~14天内随诊全主动脉CTA。所有CTA均采用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层厚0.5cm。注射对比剂后触发层面设在肺动脉分叉水平的降主动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容积再现(VR)、多层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技术,对人工血管的通畅性、吻合口及其他并发症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临床表现对全降主动脉置换术后早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入选病例中24例术后临床病情比较稳定,CTA检查人工血管周围见不同程度低密度渗出、胸腔积液。5例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3天出现尿少,化验检查提示肾功能不全,该例患者主动脉CTA显示左肾动脉分支血管闭塞。1例患者出现下肢轻瘫,CTA未见重建的肋间动脉显影,血管造影提示肋间动脉闭塞。1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例术后7天出现感染性休克,CT诊断为食管瘘。1例患者术后低血压,CTA见人工血管外对比剂外溢。所有有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主动脉CTA可以快速无创显示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病因,为临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李宇 范占明 耿冀 潘旭东 张兆琪 孙立忠关键词:人工血管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 CT血管造影 大、小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CT形态学特点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大、小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的CT形态学特点。方法对45例肾下型AAA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并测定AAA形态学指标。以直径5 cm为界,将患者分为大、小AAA两组,比较两组AAA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形态学差异,分析瘤体大小与其他形态学特点的相关性。结果大AAA患者(n=25)收缩压小于小AAA(n=20)(P<0.05),吸烟比例大于小AAA(P<0.05)。大AAA瘤体长度、近远端瘤颈直径、后壁血栓分布几率及瘤壁钙化积分大于小AAA(P<0.05)。AAA瘤体长度与近端瘤颈角度(r=0.418,P<0.01)及近端瘤颈直径呈正相关(r=0.411,P<0.01),与入口角度(r=-0.478,P<0.01)及近端瘤颈长度呈负相关(r=-0.562,P<0.01)。结论肾下型AAA的瘤体大小与其他形态学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叶红 李宇 俞婧 耿冀 张兆琪 范占明关键词:主动脉瘤 形态学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前瞻性心电门控320排容积CT对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一站式成像 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320排容积CT在高心率患者全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一站式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急诊疑似主动脉病变且心率>70次/分的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行前瞻性心电门控Wide-Volume模式扫描,强制一个心动周期扫描,曝光时间窗预设在40%~50%R-R间期,45%R-R间期重建,并与45例主动脉病变治疗后复查接受全主动脉非心电门控大螺距螺旋扫描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测定主动脉不同部位的强化程度,并对全主动脉、主动脉窦/瓣、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记录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主动脉全程平均CT值均>370HU。主动脉瓣及主动脉根部: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图像可诊断率达100%(38/38),明显高于对照组(17/45,37.78%)。冠状动脉:对照组均不能对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评价,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冠状动脉总节段数为538,图像可诊断率达98.88%。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1.14±6.15)mSv,对照组为(18.00±4.36)mSv,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对比剂总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20排容积CT前瞻性心电门控Wide-Volume扫描模式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主动脉根部运动伪影,一次检查可获得全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详细信息。 李宇 范占明 俞婧 耿冀 叶红 张兆琪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与血管造影(DSA)及术中诊断结果相比较,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及其伴随畸形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9年北京安贞医院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134例临床可疑APVC患者CTA图像,通过多种重建方式,显示心内外及内脏合并其他畸形,并与外科手术及造影诊断结果相比较,评价CTA诊断准确性。结果:134例APVC患者中TAPVC 66例,PAPVC 68例,DSA及术后诊断与CT诊断结果完全一致。PAPVC患者中单支肺静脉引流异常患者最常见,共44例(64.7%),同时单纯右侧肺静脉受累患者最多,共47例(69.1%)。APVC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畸形为房间隔缺损,共95例(70.9%)。TAPVC患者合并某些心内外及内脏畸形病例明显高于PAPVC患者。共8例患者存在肺静脉或引流静脉狭窄。结论:CTA能够准确诊断APVC畸形肺静脉走行及连接,并同时评价伴随的心内外及内脏合并其他畸形。 耿冀 范占明 李宇 刘家祎关键词:肺静脉异位引流 血管造影术 PC-MRA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与顺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利用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血流动力学和顺应性进行研究。方法 25例诊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前行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分别采集6个主动脉层面:①升主动脉瓣上肺动脉分叉水平;②主动脉弓水平;③降主动脉破口以远2 cm水平;④膈水平;⑤平较低支肾动脉下1 cm水平;⑥腹主动脉近髂分叉水平。对图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测量各层面1个心动周期内真腔与假腔的平均横断面积、血流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和净流量),并计算真腔与假腔的顺应性。比较真、假腔平均横断面积、血流指标、顺应性的差异及真、假腔顺应性的相关性。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差异比较应用Paired t-test统计学方法。结果在③~⑥层面水平,所有患者的真腔平均横断面积均小于假腔平均横断面积(P<0.05);真腔内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假腔内平均血流速度(P=0.000)。在⑤、⑥层面水平,真腔内平均血流量、净流量均高于假腔内平均血流量、净流量(P<0.05)。在③、⑥层面水平,真腔的顺应性高于假腔的顺应性(P<0.05),并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667,P=0.001;r=0.545,P=0.019)。结论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够定量测定主动脉夹层真腔和假腔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真假腔顺应性,为临床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 耿冀 范占明 李宇 辛海燕 张楠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 相位对比 血流动力学 顺应性 CT影像组学模型对糖尿病足患者足底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模型在诊断糖尿病足患者足底神经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并发糖尿病足的29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组)及47例同期单侧足部创伤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资料及足部CT影像学资料。基于足部CT图像采用深睿科研平台提取1743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特征间线性相关检查和F检验进行特征筛选,随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模型构建。采用五折交叉验证训练模型,在训练组与验证组中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价影像组学特征在诊断糖尿病足患者足底神经病变中的效能。结果经过特征筛选,最终选取12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糖尿病足患者足底神经病变诊断模型。训练组中诊断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7(95%CI:0.94~1.00),敏感度为90.20%,特异度为89.13%,诊断准确率为89.69%;验证组AUC为0.89(95%CI:0.82~0.95),敏感度为84.31%,特异度为80.43%,诊断准确率为82.47%。结论基于足部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糖尿病足患者足底神经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耿冀 吕喆 张滨 徐井旭关键词:糖尿病足 真实稳态快速回波序列结合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价主动脉壁内血肿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真实稳态快速回波(true FISP)序列结合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评价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IMH患者行true FISP序列扫描及3D CE-MRA,并进行MRI随访。依据随访结果将IMH患者分为稳定组及进展组,结合初诊及随访MRI对IMH的MR特征、自然史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8例IMH患者中稳定组25例,进展组13例。38例true FISP序列均可见新月形或环形主动脉壁增厚,且35例主动脉管腔与增厚管壁之间可见光滑的低信号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脑血管病是IMH早期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2)。以主动脉管壁厚度≥11 mm和最大径≥43 mm为阈值,预测IMH早期进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2%(10/13)、40.00%(10/25)和69.23%(9/13)、76.00%(19/25)。结论 true FISP序列结合3D CE-MRA有助于准确监测IMH的进展,并可为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李宇 范占明 辛海燕 耿冀 张兆琪关键词:主动脉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3.0 TMRI多序列联合扫描显示腰神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3D-FIESTA序列及3D-T2*FGRE序列在显示椎管内、外腰神经形态的价值。方法对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腰椎MRI扫描及3D FIESTA序列、3D-T2*FGRE序列扫描。将后者扫描数据在工作站经行多平面及多曲面重组,共重建双侧腰2至腰5神经120根,并观察腰神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信号差异。结果 3D-FIESTA序列中椎管内腰神经呈线样低信号,硬膜囊内脑脊液呈高信号,组织对比清楚。在椎管外神经呈条索状低信号,与周围呈低信号的皮质骨分辨不清。3D-T2*FGRE序列中椎管外腰神经为条索状高信号,椎间盘呈等或稍高信号,相邻椎体呈低信号,组织对比清楚。在椎管内神经与脑脊液均呈高信号,无法分辨。结论 3D-FIESTA序列及3D-T2*FGRE序列都是高分辨率的三维容积采集,都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及信噪比,可以在扫描范围内较好的观察椎管内、外的脊神经。3D-FIESTA序列用于显示椎管内腰神经,3D-T2*FGRE序列用于显示椎管外腰神经。 那曼丽 李海波 吕喆 张滨 李梦参 耿冀关键词:腰骶神经 磁共振成像 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