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琴
-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审美导向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被引量:3
- 2005年
- 审美导向是声乐技术中的感性因素,在声乐学习中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将声乐学习转化为一种审美意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体悟声音审美效果。
- 耿玉琴
- 关键词:审美导向声乐教学
- 豫南西调“皮摔”戏音乐唱腔初探被引量:4
- 2005年
- 豫南西调“皮摔”戏的唱腔音乐是信阳民歌和湖广韵双向选择的结果。在唱腔的发展变化和板牌的孳乳衍生方面,由于受当地民歌———地灯、山歌、花鼓及湖广音调的套用和借用,使豫南西调“皮摔”戏具有着多腔韵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本文就豫南西调“皮摔”的唱腔音乐表现特点以及板牌的结构程式进行了研究。
- 耿玉琴
- 关键词:曲牌结构唱腔风格
- 赵沨的高师音乐教育思想被引量:5
- 2006年
- 耿玉琴
-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想专业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事业普通音乐教育音乐理论家音乐活动家
- 先秦时期信阳民歌文化探微被引量:5
- 2006年
- 透过先秦典籍、出土文物、活着的民歌和立体的民俗,可以窥视先秦时期信阳民歌在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的文化形态。信阳民歌巫风交错的意象和率真无羁的性情得到了顽强固守。
- 耿玉琴陈文革
- 关键词:信阳民歌先秦时期民俗巫术
- 试论《八段景》之源流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主要从音乐文献资料及当下流传的歌曲之比较入手,论述了两淮及西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歌《八段景》与明清俗曲《粉红莲》的渊源关系,以及《八段景》在不同地区的流传和演变情况,由此也印证了中国民间音乐由简入繁的发展脉络及一曲多用的变化特点。
- 耿玉琴
- 试论豫南“皮摔”戏的文化特色被引量:1
- 2008年
- 豫南"皮摔"是唐宋以来中国南北文化交融的结晶,通过对其艺术特色、唱腔牌子结构程式的微探,揭示了豫南"皮摔"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为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较完整的文化蓝本。
- 耿玉琴
- 关键词:艺术特点文化流变
- 对“关闭”唱法的思考
- 2005年
- "关闭唱法"由来已久,早在1840年人们对"关闭唱法"就有了最初认识。尔后,又有一些歌唱大师、声乐理论家对"关闭唱法"进行论述,使人们对"关闭唱法"的内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当今民族唱法可以借鉴"关闭唱法",以增强民族唱法的表现力,为民族唱法开辟新开地,造就既能唱好歌曲又能唱好美声歌曲的歌唱人才。
- 耿玉琴
- 把握课堂生成 演绎课堂精彩——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政治课堂被引量:1
- 2011年
-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立足这一理念,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从教学设计入手,创设自由的生成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生成效率,教学效果显著。
- 耿玉琴
-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成性课堂
- 多元混成 踽踽独行——论先秦时期信阳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被引量:8
- 2006年
- 笔者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学术态度,试从音乐学角度择取信阳民歌的先秦时期这一文化片断来审视其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意在循着历史的足迹探究民歌文化在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的结构、形态和流变规律。经考辩发现:一、信阳位于华夏文明三大源头的汇合点。二、信阳民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与其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保持全息对应。三、这种全息对应彰显出信阳民歌文化的古老特性。
- 耿玉琴陈文革
- 关键词:先秦民歌文化背景
- 三种版本九年级音乐教材之特色评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全国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颁布后,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业已面市试用。本文以人音版、人教版和湘版三种教材中九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为例,对其“编排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加以比较并总结其各自的特色,以期推进音乐基础课的教材建设。
- 耿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