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燕

作品数:27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学
  • 4篇艺术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大禹
  • 2篇信仰
  • 2篇选拔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社会
  • 2篇唐代
  • 2篇人才选拔
  • 2篇武则天
  • 2篇民间信仰
  • 2篇共产党
  • 2篇国共
  • 2篇巴蜀书社
  • 1篇大禹文化
  • 1篇道家
  • 1篇道教
  • 1篇帝王
  • 1篇董必武
  • 1篇杜甫
  • 1篇新华日报

机构

  • 27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政...

作者

  • 27篇肖燕
  • 1篇秦慧
  • 1篇陈永亮

传媒

  • 26篇文史杂志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展现视角与空间叙事的大禹文化符号研究
2025年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因成功治水并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大禹,几千年来始终为华夏儿女所敬仰和崇拜,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持续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大禹的伟业除有大量古今文本记述以外,还有画像、雕像、禹迹、禹庙等视角与空间的叙事,与前者共同构成关于大禹的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气质的一部分。在华夏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中,大禹叙事符号亦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大禹形象的审美价值与精神价值在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对展现视角与空间叙事的大禹文化符号进行整理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肖燕罗颖
关键词:大禹文化
60年服饰:由单调走向丰富
2009年
当今的大牌设计师又有哪些能让你目瞪口呆的新作推出?今年的新装,用哪些新颖设计和造型元素才算得上最靓,最风光?——类似的探讨,在今天扑面而来的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载体上都能见到。在全国各大城市,也都可看到香奈尔、法蒂龙等世界品牌以及李宁等同内名牌的服装挂满橱窗。在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人们身着不同款式、风格各异、色彩靓丽的服饰,充满自信地奔波忙碌……这样的场景、镜头,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国人生活中丰富与时尚的一面。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大民众在着装上的巨大变化,笔者不由得感慨万千。
肖燕
关键词:服饰新中国成立设计师大城市
武则天的用人智慧
2016年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624—705)是从贞观时期过来的人,曾长期侍候于唐太宗身边。她聪明好学,深谙"贞观之治"的要义就是以人为本,善于发现人,用好人和管好人。因此,当她一旦拥有国家决策权力后,便将人才选拔视作国家发展的基本前提。《新唐书·则天武皇后列传》讲武则天称帝(公元690年)以前,"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杰自为助",破格提拔了许多出身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和低级官吏。武则天称帝后,
肖燕
关键词:人才选拔破格提拔决策权力
孙中山设想的文官考试制度
2011年
辛亥革命成功后,关于孙中山,人们流传着这么—个感人的故事——
肖燕
关键词:文官考试制度孙中山辛亥革命
古树新花 别开生面——简说《三十六计书法篆刻赏析》
2007年
最近,笔者读到2007年3月28日在上海出版的《古籍新书报》,上面有一条关于陈沫吾先生《三十六计书法篆刻赏析》(巴蜀书社2007年2月出版)的书讯,文字不长,兹转录如下:
肖燕
关键词:书法篆刻三十六计赏析古树简说巴蜀书社
辞丽言约 一干两花——读《徐炜书徐康辞赋选》
2012年
四川是汉赋的第一故乡。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载,虽肇端于战国荀卿(今存《礼赋》、《知赋》等五篇),但真正成为讲究文采、韵节,兼有诗与散文性质的赋体,则是在西汉。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当时处于西汉战略出发地和战略大后方的巴蜀地区,最早感应到大汉太平盛世的脉搏跳动。从成都走进长安的司马相如,最早运用大赋的形式讴歌天汉气象,放飞时代梦想(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
肖燕
关键词:辞赋《子虚赋》《上林赋》黄金时代社会历史司马相如
南极老人星和他的拐杖
2013年
《西游记》第七十九回里讲,南极老人星膝下的白鹿偷了他的蟠龙拐下凡至比丘国作怪,后被南极老人星收回。这位南极老人星在民间又称“寿星”或“老寿星”,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长寿之神,为福、禄、寿三星之一。《史记·封禅书》司马贞注“寿星祠”云:“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
肖燕
关键词:老人民间信仰《西游记》寿星司马贞
清代的文禁
2010年
所谓文禁,就是国家运用行政权力和法律手段,对部分文化产品予以强行禁毁的活动.历代统治者所禁毁者,一是在政治上危及王朝统治,有异端思想或违碍语者;一是有淫秽色情内容及过分荒诞者.当然,这是封建统治者站在当时的"正统"立场上用"正统"眼光审视的结果,例如明清时代对李贽著作的查禁,对<水浒传>的查禁,对<说岳全传>的查禁,对<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的查禁,对<如意君传>、<蟑史>、<一片情>、<绣榻野史>、<肉蒲团>的查禁.
肖燕
关键词:清代QINGDYNASTY异端思想说岳全传金瓶梅
简州“韦南康纪功碑”诸事考论
2024年
“韦南康纪功碑”是蜀中现存罕见的唐代御制巨碑。其残存碑文自被重新发现以来,研究者寥寥。此碑至迟在南宋王象之撰成《舆地纪胜》并著录之后就沉沦土中,不显于世;直到清乾隆后期才由当时的知州王启焜重新发掘出土并拓片,由王昶所著《金石萃编》首先著录该碑残文。翁方纲最先对此碑两次作跋。此后该碑又重沦土中。此碑重新出土之前和之后均曾遭受严重的人为损毁。诸书特别是《蜀中名胜记》对资州碑、简州碑记载的含混,加上《金石萃编》中王昶跋语中的误引,导致后来研究者的误读和误判。此碑虽已残泐,但为世人研究唐王朝政权建设以及简州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
罗颖肖燕秦慧
关于杜甫死因的几种说法
2017年
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一代诗圣杜甫逝世,终年59岁。此后,对他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自晚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说杜甫死于牛酒,到近人郭沫若延伸为死于腐肉中毒,一千多年来各种说法此起彼伏,沸沸扬扬,却总是难得定论。就传统观点而言,杜甫的死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即饫死说、溺死说和病死说。
肖燕
关键词:杜甫死因晚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