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丽庆

作品数:53 被引量:193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耐药
  • 20篇杆菌
  • 17篇耐药性
  • 16篇碳青霉烯
  • 16篇青霉烯
  • 10篇碳青霉烯类
  • 10篇青霉烯类
  • 7篇肠杆菌
  • 6篇药物
  • 6篇奇异变形杆菌
  • 6篇耐药机制
  • 6篇耐药机制研究
  • 6篇抗菌
  • 6篇不动杆菌
  • 5篇碳青霉烯酶
  • 5篇菌药
  • 5篇抗菌药
  • 5篇抗菌药物
  • 5篇克雷伯菌
  • 5篇基因

机构

  • 45篇宁波市第一医...
  • 14篇浙江省人民医...
  • 4篇浙江省宁波市...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宁波市第六医...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杭州市下城区...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襄阳职业技术...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51篇胡丽庆
  • 17篇史煜波
  • 14篇翁幸鐾
  • 12篇孙定河
  • 11篇吕火祥
  • 10篇王盛
  • 6篇史颖娇
  • 5篇黄志刚
  • 4篇胡庆丰
  • 4篇沈蓓琼
  • 3篇张玉霞
  • 3篇赵丽玲
  • 2篇钱国清
  • 2篇葛玉梅
  • 2篇褚金国
  • 2篇张丹晨
  • 1篇陈磊
  • 1篇马红映
  • 1篇朱可奇
  • 1篇王林峰

传媒

  • 11篇中国卫生检验...
  • 8篇中国微生态学...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浙江检验医学
  • 1篇第二届中国临...
  • 1篇2011年浙...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泛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MIC值分布调查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多粘菌素B体外对广泛药物耐药(extensive drug-resistant,XDR)的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分布上,来评价其对此类细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88株细菌(铜绿假单胞菌130株,鲍曼不动杆菌158株)对临床常见的2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确定其中广泛药物耐药菌;用E-试验检测多粘菌素B及临床常用11种抗菌药物MIC值,分析菌株的MIC值分布情况。结果 288株细菌经K-B法确认均为XDR菌株,对临床常用的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低于15%;对多粘菌素B的MIC值均≤2μg/ml;13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布情况为0.125μg/ml1株、0.19μg/ml2株、0.25μg/ml9株、0.38μg/ml37株、0.5μg/ml48株、0.75μg/ml19株、1.0μg/ml11株、1.5μg/ml4株,MIC50为0.5μg/ml,MIC90为1.0μg/ml;15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分布情况为0.125μg/ml1株、0.19μg/ml3株、0.25μg/ml12株、0.38μg/ml45株、0.5μg/ml56株、0.75μg/ml21株、1.0μg/ml13株、1.5μg/ml7株、2.0μg/ml1株,MIC50为0.5μg/ml,MIC90为1.0μg/ml。结论多粘菌素B体外对广泛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均敏感,本地区临床未发现有多粘菌素B耐药株;但存在敏感区域内的高MIC值菌株,应引起临床重视。
吕火祥张玉霞胡丽庆胡庆丰赵丽玲沈蓓琼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多粘菌素BMIC
黏质沙雷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黏质沙雷菌分离株的整体耐药特点,研究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收集2007至2010年从宁波市第一医院不同病区分离(剔除重复菌株)黏质沙雷菌247株,用Vitek2-Compact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GNS)检测其药敏情况,对筛选出的20株耐碳青霉烯类菌株进行PCR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黏质沙雷菌对头孢曲松、氨曲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0.4%(174/247)、64.8%(160/247)、57.4%(142/247);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5%(8/229)、5.4%(13/241)、5.9%(14/237)、8.1%(20/247)。PCR检测20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黏质沙雷菌中,1、7、12和16号的AmpC染色体基因表达是阴性参考菌株的98.3、102.3、121.5、87.3倍;共有12株黏质沙雷菌分离株同时携带CTX-M型超广谱13内酰胺酶(ESBLs)和KPC-2型碳青霉烯类酶。黏质沙雷菌所携带的CTX—M以CTX-M1、CTX.M2、CTX—M9为主;2株菌携带有SHV基因;2株菌携带有SME基因;2株菌携带有TEM基因;5株菌膜孔蛋白基因ompC和ompF均缺失;仅1株ompC基因缺失;2株菌ompF基因缺失。结论黏质沙雷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原因比较复杂,以产β内酰胺酶为主。开展对耐药菌株的进化和多耐药基因的研究,有利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抗生素对耐药菌的选择压力及控制耐药菌株的蔓延,
胡丽庆吕火祥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2007~2009年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变迁
目的探讨2007009年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变迁,应用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说明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重要性。方法统计分析3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用M-H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
胡丽庆吕火祥黄志刚
改良离心集菌法检测痰内抗酸杆菌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改良离心集菌法,测定其是否能使抗酸杆菌的诊断更为安全简便。方法选取传统的抗酸杆菌直接涂片法1+和1+以下的阳性标本100例,用改良离心集菌法复检;再配制浓度为10 000、5 000、1 000和100条/mL的痰菌液各100份,分别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离心集菌法检测其检出限和检出率;最后以日常门诊标本1 036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临床应用检测和分析。结果 100例直接涂片法1+和1+以下的阳性标本改为改良离心集菌法复检,结果为4+有93例、3+为7例;直接涂片法和改良集菌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 000和100条/mL;10 000、5 000、1 000和100条/mL的痰菌液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离心集菌法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97%、53%、5%、0%和100%、100%、94%、7%。1 036例日常标本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集菌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12.74%和16.47%。结论改良离心集菌法的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法,检出限低于直接涂片法,不但大大改善了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生物安全,还弥补了直接涂片法中对结核杆菌在痰液中分布不均一性带来的漏检的方法局限性,因此改良离心集菌法是安全、简便的抗酸杆菌实验室值得推广使用的新诊断方法。
史煜波翁幸鐾胡丽庆黄林吴雅萍
关键词:抗酸杆菌检出率检出限
E-试条试验检测多粘菌素B对泛耐药不动杆菌的MIC
目的通过研究多粘菌素B对泛耐药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经上机鉴定的10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多粘菌素B的药敏E-试验。结果10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MIC值均≤2mg/L...
胡丽庆吕火祥胡庆丰沈蓓琼张玉霞朱永泽赵丽玲张丹晨
文献传递
中段尿在常温下保存时间对培养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明确尿液标本合理保存时间,加强对标本细菌培养前的保存时间控制。方法随机选取114份患者尿液标本,比较其在新鲜尿液即刻培养结果和室温(22~25℃)的环境中各放置0.5、1、2、3、4和5 h等不同时间点细菌培养结果的分离率差异,采用样本率与总体率(新鲜尿液培养的分离率)的差别检验(|u|和P)分析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新鲜尿液即刻培养与放置0.5 h培养结果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6%);之后随放置时间延长分离率逐渐升高,2 h接种标本分离率为43%,差异无统计意义(|u|=0.9489,P>0.05);放置3、4和5 h后接种标本分离率分别为50.9%、55.3%和63.2%,呈显著增高(|u|值分别为2.627、3.586和5.446,P值均小于0.01)。结论在常温下不同的保存时间对培养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2 h后影响更为显著。准确有价值的培养结果,与标本合理的存放时间有极大的关系,加强尿液培养前阶段的保存时间控制非常重要。
胡丽庆吕鹏周永列王盛
关键词:尿液细菌培养
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的4年监测及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本地区2007年到2010年奇异变形杆菌的临床分布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到2010年临床分离奇异变形杆菌的资料及整体耐药情况;对保存的耐亚胺培南(I...
胡丽庆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PCR
文献传递
尿液中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变迁及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尿液中奇异变形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2年住院及门诊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215株奇异变形杆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0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2010、2011和2012年分离奇异变形杆菌分别为26株(占12. 2% )、26株(占12.2% )、36株(占16. 9% )、55株(占25. 8% )和72株(占33. 8% ),总计215株。奇异变形杆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最高,均〉90%,对丁胺卡那霉素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08?2011年均〉50% ,2012年为28.1%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在2008 - 2009年均〉20%,而2010-2012年均〈5% ;头孢替坦、舒普深耐药率均〈7%。结论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率从2008 -2012年呈日益增长趋势,提醒我们随着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医院的感染率亦不断上升。耐药率从2008-2011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而在2012年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近几年本院临床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关。
林靓胡丽庆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21445例就诊者血清TORCH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甲医院21445例就诊者血清TORCH筛查结果,为安全妊娠及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方法收集2017年-2019年本院进行TORCH筛查的21445例就诊者检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445例就诊者中,男性3118例,女性18327例。巨细胞病毒(CMV)IgG阳性21037例,IgM阳性517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IgG阳性19232例,IgM阳性159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IgG阳性2640例,IgM阳性198例;风疹病毒(RV)IgG阳性17643例,IgM阳性215例;血清弓形虫(TOX)IgG阳性1107例,IgM阳性98例。结论TORCH感染以育龄期妇女为主,TORCH作为优生优育的重要筛查项目,近年来在浙江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因TORCH感染可预防难治疗,提倡孕前及孕早期妇女进行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做好防护措施,降低不良妊娠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胡丽庆褚金国董晓燕徐鑫宇葛玉梅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
ROC曲线评价血清相关指标在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BS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医院诊断为血流感染的血液病患者60例,设为血流感染组;选择同期血培养阴性患者65例,设为非血流感染组。绘制ROC曲线对各指标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血流感染组PCT、CRP、SAA水平高于非血流感染组(P<0.05)。ROC曲线显示,PCT、CRP、SAA及联合试验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868、0.746、0.678和0.900。联合试验检测与PCT检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试验检测及PCT检测的AUC分别大于CRP与SAA检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SAA检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检测最佳临界值为0.49 ng/ml,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5.0%和83.1%。CRP检测最佳临界值为15.76 mg/L,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0.0%和80.0%。SAA检测最佳临界值为35.66 mg/L,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7%和53.8%。结论:对于血液病患者PCT、CRP、SAA检测对血流感染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PCT诊断价值优于CRP与SAA,联合试验检测与PCT单项检测的诊断价值无显著差异。
张伟陈众王微微陆文英商安全胡丽庆
关键词:血流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