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萍
- 作品数:214 被引量:81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新疆鼠尾草根中6,7-去氢罗列酮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考察及其提取工艺优选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评价新疆鼠尾草根中6,7-去氢罗列酮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优选其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6,7-去氢罗列酮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6,7-去氢罗列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次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6,7-去氢罗列酮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6,7-去氢罗列酮含量,色谱条件为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2%甲酸(83∶1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40℃。结果:6,7-去氢罗列酮高、中剂量组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在15,30,45,60 min内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抑制聚集率分别为90%,75%,66%,64%。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95%于85℃提取3次,每次3 h,新疆鼠尾草根中6,7-去氢罗列酮质量分数0.01%。结论:新疆鼠尾草根中6,7-去氢罗列酮表现出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此活性基础上优选的提取条件稳定可行。
- 派日黛姆.乌布勒王新玲热娜卡斯木阿迪拉木.阿比利米提王晓梅胡君萍
- 关键词:新疆鼠尾草凝血酶抗血小板聚集单因素试验
-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鼠尾草中5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新疆鼠尾草中原儿茶醛、丹参素钠、原儿茶酸、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nex Lun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5%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20%A→30%A;10~20 min,30%A→35%A;20~30 min,35%A→36%A;30~35 min,36%A→47%A),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为285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新疆鼠尾草5个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原儿茶醛0.080 96~4.048 0μg·m L^(-1),丹参素钠0.803 2~40.16μg·m L^(-1),原儿茶酸0.172 8~8.640μg·m L^(-1),咖啡酸0.166 4~8.320μg·m L^(-1),迷迭香酸0.800 8~40.40μg·m L^(-1))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均符合有关规定。10批样品中5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原儿茶醛0.024~0.140 mg·g^(-1),丹参素钠0.676~1.940 mg·g^(-1),原儿茶酸0.017~0.276 mg·g^(-1),咖啡酸0.032~0.264 mg·g^(-1),迷迭香酸0.199~6.319 mg·g^(-1)。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新疆鼠尾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 王晓梅余妍王新玲胡君萍王小青李敏热娜卡斯木
- 关键词:新疆鼠尾草酚酸类成分原儿茶醛丹参素钠原儿茶酸迷迭香酸
- “初级临床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 2023年
- 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创新型人才,在“初级临床实践”课堂上既要满足构筑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合格药学人才的需求,又要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根据“初级临床实践”的特点,充分挖掘课程中包含的显性和隐性思政元素,将其润物无声地融入“初级临床实践”课程教学,使“初级临床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从而提升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的育人功效。
- 谯明周苡楠李琳琳胡君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毛菊苣治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究毛菊苣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等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通路”作用网,STRING数据库预测毛菊苣抗肝纤维化作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AUTODOCK对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用PDGFBB诱导活化细胞,验证秦皮甲素、秦皮乙素、菊苣酸、咖啡酸、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6个化合物对HSC-T6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成分对HSC-T6细胞中Ras、ERK1、ERK2、C-fos、JNK蛋白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到成分与肝纤维化的共同靶点239个,PPI分析显示SRC、STAT3、HSP90AA1等靶点为关键靶点,KEGG分析结果显示毛菊苣影响的通路包括癌症通路、代谢通路等,GO分析预测毛菊苣主要影响信号转导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成分能够良好结合的靶点蛋白为MAPK1,与蛋白能够良好结合的成分为秦皮乙素、咖啡酸和绿原酸。6种化合物对PDGF-BB诱导HSC-T6细胞活化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模型组,且均具有逆转肝纤维化指标的作用,其中秦皮乙素活性最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6种化合物干预后HSC-T6细胞中的Ras、ERK1、ERK2、C-fos、JNK表达量均有所下降。结论毛菊苣中各成分均有不同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与抑制ERK/RAS通路激活的有关。
- 杨建华耿若愚臧薇李茜杜超胡君萍
- 关键词:毛菊苣肝纤维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基于课程思政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体系的构建
- 2024年
-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何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教学大纲的完善、思政案例挖掘、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基于思政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的交叉渗透,达到全课程育人的目的。
- 王晓梅王新玲胡君萍米仁沙·牙库甫李敏依明·尕哈甫
-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体系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贯叶金丝桃中绿原酸的含量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贯叶金丝桃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 ShieldTMRP8色谱柱(1.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5%磷酸(30:70,三乙胺调pH 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26 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和其它组分可达丛线分离,绿原酸在0.011~0.05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2.1%(n=9)。结论:RP-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贯叶金丝桃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和药材的质量控制。
- 胡君萍张煊开丽曼.达吾提杨建华
- 关键词:贯叶金丝桃绿原酸RP-HPLC法
- 我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被引量:11
- 2012年
-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摇篮。作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我校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校实验队伍、设备、组织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 胡君萍王晓梅王小青
-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麻石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2003年
- 目的 :建立麻石颗粒中几种药味的定性方法和绿原酸的定量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麻石颗粒中的麻黄、葛根、薄荷进行定性分析 ,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进行定量测定。 结果 :麻石颗粒中麻黄、葛根、薄荷的鉴别结果均为阳性 ,阴性对照无干扰 ;在 11~ 5 5 ng之间绿原酸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 1.5 % ,RSD=1.6 5 %。结论: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便 ,结果可靠 ,且重现性好。
- 冯冰胡君萍孙殿甲苏来曼.哈力克
- 关键词:麻黄薄荷绿原酸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口泰含漱液中两组分含量
- 2003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口泰含漱液中甲硝唑和葡萄糖酸洗必泰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口泰含漱液中两组分的含量。结果:甲硝唑在 342 nm处 ,3~ 16 μg/ml浓度 (Y)范围内 ,谷零间振幅 X对 Y呈良好线性 ;葡萄糖酸洗必泰在 2 6 3nm处 ,3~ 18μg/ml浓度 (Y)范围内 ,谷零间振幅 X对 Y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甲硝唑 99.7% ,葡萄糖酸洗必泰 10 0 .3% ;相对标准差 (RSD)分别为 :甲硝唑 1.2 % ,葡萄糖酸洗必泰 1.7%。 结论 :一阶导数光谱法简便、快速、准确 ,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分析检验。
- 胡君萍杨建华王松芝顾鹏
- 关键词:一阶导数光谱法口泰含漱液甲硝唑
- 沙枣总酚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研究沙枣总酚的抗炎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200 mg·kg-1),沙枣总酚低、中、高剂量组(90,180,360 mg·kg-1),检测药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165 mg·kg-1),沙枣总酚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g·kg-1),分别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沙枣总酚的抗炎作用;采用最大耐受量(MTD)测定其急性毒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沙枣总酚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其低、中、高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31.30%,33.44%和49.75%;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低、中、高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17.86%,32.87%和42.24%;并能显著减少大鼠毛细血管渗出(P<0.01);其最大耐受量为160 g·kg-1。结论:沙枣总酚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急性毒性小。
- 杨建华孟新源胡君萍程路峰热娜卡斯木舒泽柳
- 关键词:抗炎作用急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