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奇林

作品数:87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理学
  • 23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催化
  • 12篇活性炭
  • 10篇催化剂
  • 7篇煤浆
  • 6篇水煤浆
  • 6篇酸催化
  • 6篇配合物
  • 6篇固体酸
  • 6篇固体酸催化
  • 6篇光谱
  • 6篇痕量
  • 5篇酸催化剂
  • 5篇固体酸催化剂
  • 4篇色素
  • 4篇灵武煤
  • 4篇磺酸基
  • 4篇活性炭催化
  • 4篇级配
  • 4篇光度
  • 4篇光度法

机构

  • 85篇宁夏大学
  • 5篇宁夏医学院
  • 4篇银川能源学院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银川市第九中...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佳通轮胎

作者

  • 86篇胡奇林
  • 27篇刘万毅
  • 20篇周惠良
  • 14篇宋伟明
  • 12篇李冰
  • 9篇李和平
  • 7篇倪刚
  • 6篇赵庆山
  • 5篇罗民
  • 5篇毛菊林
  • 4篇田菊梅
  • 4篇李兆君
  • 3篇陈小燕
  • 3篇王宏
  • 3篇林枫
  • 3篇孙琳
  • 3篇常璇
  • 3篇房俊卓
  • 3篇全晓塞
  • 3篇郭燕

传媒

  • 12篇宁夏大学学报...
  • 12篇石油化工应用
  • 10篇宁夏工程技术
  • 4篇化学世界
  • 3篇煤炭转化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广东化工
  • 2篇广州化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炭素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当代化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光谱仪器与分...
  • 1篇粮食与食品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檬酸三丁酯.考察了催化剂,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找到了一种无污染,催化活性高且廉价易得的催化剂硫酸氢钠.结果表明:硫酸氢钠作催化剂,酸醇摩尔比1:4催化剂用量4.0%,反应温度110~140℃,反应时间为3.5 h,檬酸三丁酯产率可以达到95%.
周惠良胡奇林宋伟明
关键词:催化合成硫酸氢钠柠檬酸三丁酯催化剂正丁醇增塑剂
水基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铟锡粉末被引量:8
2008年
以In和SnCl4·5H2O为原料,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20000)为分散剂,控制溶胶.凝胶过程,在水溶液体系中应用无机物形成了稳定的溶胶凝胶。pH值易于控制,通过溶胶渗析(纯化去除Cl^-)、凝胶转化,得到了稳定的m(In):m(Sn)=9:1铟锡混合溶胶。将转化后的溶胶在60℃真空干燥8~10h,得到干凝胶。将铟、锡氢氧化物水合凝胶在500℃煅烧,得到纳米ITO粉体。用TG、XRD、TEM、BET等检测技术对工艺过程和氧化铟锡的形貌、粒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在500℃时,In,Sn(OH)3水合凝胶已完全转变成纯立方相In2O3,Sn^4+离子镶嵌在In2O3的晶格中,SnO2的掺杂并未使粉末形成新的物相。最终得到了单相立方晶系的高纯氧化铟锡(ITO)粉末,颗粒呈球形,比表面积为50m^2/g,粒径尺寸在(15±5)nm。制备方法简化了工艺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宋伟明胡奇林房俊卓倪刚罗民
关键词:纳米粉末
纳米锌锡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2002年
以四氯化锡和氯化锌(摩尔比4:1)为起始原料,在配制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体系中滴加氨水,于一定的焙烧温度下处理,获得了晶粒完整、粒度在20 nm左右的四方相锌锡氧化物晶体;借助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对锌锡氧化物超细粉末的晶相组成、大小、烧结过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H值的调节、锌锡比是影响溶胶稳定的关键因素.XRD衍射表明,锌锡氧化物保持了SnO2原有的四方晶体结构.Zn2+的掺杂引起了晶格畸变.在400℃烧结时,Zn2+是进入O2-形成的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固溶体.在600℃烧结时,Zn2+进入Sn4+的晶格位子形成置换固溶体.
罗民宋伟明全晓塞倪刚周惠良胡奇林
关键词:SOL-GEL法抗菌陶瓷焙烧温度
三元配合物Lu[(C_5H_8NS_2)_3(C_(12)H_8N_2)]生成反应的热力学(英文)
2006年
在无水乙醇中,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和1,10-邻菲咯啉(o-phen·H2O)与LuCl3·3.63H2O反应制备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元固态配合物Lu[(C5H8NS2)3(C12H8N2)].用RD496- 微量热计测定了298.15 K下水合氯化镥及两个配体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两个配体醇溶液的混合焓及不同温度下标题化合物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得到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和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求得了298.15 K时标题化合物的固相生成反应焓变.
常旋胡奇林安卫华
关键词: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1,10-邻菲咯啉热化学性质
兰炭末吸附宁夏炼油厂电脱盐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兰炭末为吸附剂,利用吸附法对电脱盐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兰炭末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是:吸附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2h,兰炭末投加量为15g。此时,电脱盐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达到了60.13%。
高磊张文霞胡奇林
LaL_3(NO_3)_3·(H_2O)_2·(C_2H_5OH)_2的晶体结构和生成反应焓变
2009年
0 引言 稀土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元素,稀土元素不仅大量用于工业,而且在农业和医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其中,镧系离子以其独特的光、电、磁、催化和分析等性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镧系离子本身发光效率低,目前,设计并合成含有稀土离子La^3+和Eu^3+的超分子配合物,作为发光分子器件和荧光探针成为稀土配位化学,
赵庆山周惠良毛菊林胡奇林刘万毅
关键词:晶体结构微量热法热化学
重铬酸钾改性煤基活性炭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被引量:15
2006年
以重铬酸钾改性煤基活性炭为催化剂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并获得了较佳合成条件:n(环己酮)∶n(乙二醇)=1∶1.5(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物料质量的2.3%(环己酮质量的4.5%),10.0 mL环己烷作分水剂,反应时间为1.0 h,产率为91.7%,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田晓燕胡奇林刘万毅
关键词: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煤基活性炭轻度氧化改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不同浓度的HNO3和H2O2-H2SO4体系对煤基活性炭进行了氧化改性的实验研究,并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Beohm’s滴定、FT IR分析、BET比表面积和孔容测量、XRD衍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低浓度HNO3和H2O2-H2SO4进行轻度氧化处理时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容增加,说明有氧化腐蚀打通封闭的细小微孔;Beohm’s滴定发现氧化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成倍增加并由红外图谱得以证实,且H2O2-H2SO4效果优于HNO3;XRD衍射表明,氧化后的活性炭层间距减小,石墨化微晶增加;此外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氧化改性的最佳条件。
张晓光房俊卓胡奇林
关键词:活性炭氧化改性含氧官能团孔隙结构
以二羧酸二苯甲醚和吡啶基三唑为配体构筑的钴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热稳定性及 DFT 计算(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V型配体4,4′-二羧酸二苯甲醚(H2oba)和刚性配体3-(3吡啶基)-5-(4′吡啶基)-1-H-1,2,4三唑(3,4′-Hbpt),在水热条件下与醋酸钴制备了一种新的配位聚合物[Co(oba)(3,4′-Hbpt)]·H2O,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完全脱质子的oba2-配体的2个羧基连接Co髤离子形成八元环,3,4′-Hbpt配体和H2oba桥连2个Co髤形成二十五元环。相邻的八元环和二十五元环进一步通过oba2-作支柱连接,形成了二维的层-孔结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d)和6-31**G(d,p)水平上对配体H2oba结构进行优化计算,探讨了其稳定性,前线轨道以及最优构型,计算结果与化合物1中H2oba的构象一致。
王俊梅李冰孙琳李婷周慧良任建林胡奇林
不同类型添加剂对灵武煤成浆性的影响规律──灵武煤改质制取高浓度水煤浆研究之三被引量:2
1994年
系统研究了腐植酸类阴离子、磺酸盐类阴离子、聚氧乙烯酰胺类非离子和聚氧乙烯酯类非离于等四类表面活性剂对灵武煤成浆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并用神木及乌兰煤做了对比性研究。
李永昕胡奇林王千杰郝爱民宋永玮吉庆军
关键词:添加剂成浆性灵武煤水煤浆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