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小雄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乙型
  • 5篇细胞
  • 5篇肝炎
  • 4篇乙型肝炎
  • 3篇衰竭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慢加急性肝衰...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急性肝
  • 3篇急性肝衰
  • 3篇急性肝衰竭
  • 3篇发病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3篇T淋巴细胞
  • 3篇病毒
  • 2篇毒性肝炎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宜春学院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胡小雄
  • 5篇侯金林
  • 5篇马世武
  • 2篇黄璇
  • 2篇尹卫华
  • 2篇李咏茵
  • 2篇杨玲
  • 2篇夏红梅
  • 1篇杨玲
  • 1篇范惠珍
  • 1篇肖蕾
  • 1篇唐利波
  • 1篇张克
  • 1篇贺玉凯
  • 1篇朱幼芙
  • 1篇盛建文
  • 1篇张光文
  • 1篇罗小瑾
  • 1篇陈金军
  • 1篇陈金平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第二届全国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清BAFF、APRIL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B细胞刺激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关系。方法选择PBC、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健康献血者(HC)各1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BAFF和APRIL的表达水平。结果 PBC组血清BAFF水平明显高于CHB组(P=0.008)和HC组(P=0.012),但ARPIL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BAFF水平与谷草转氨酶呈正相关(r=0.391,P=0.020),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434,P=0.017);血清APRIL水平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551,P=0.002),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424,P=0.039)。结论 PBC患者血清BAFF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肝脏损害程度相关。
朱晓琳马世武胡小雄贺玉凯侯金林朱幼芙
关键词:肝硬化B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
HBV基因型和前C基因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性的研究
背景/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ACLF)是我国常见的肝衰竭形式,其致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与急性肝衰竭发病关系的研究较多,但病毒变异背景与HB-ACLF发病关系的研究相...
马世武杨玲胡小雄肖蕾黄璇侯金林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基因变异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两种检测方法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水平的差异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常规免疫学检测方法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4例CHB患者(HBV DNA≥5 lg拷贝/ml、ALT≥40 U/L)以及12例健康献血者(HBsAg阴性、ALT<40 U/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细胞计数微球芯片技术(CBA)检测血清IL-21的水平,其中20份血清同时进行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发现,CHB患者血清IL-21平均浓度为(96.4±9.2)ng/L,12例健康对照者为(27.9±7.5)n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HBeAg阳性[(88.9±9.3)ng/L,n=12]和HBeAg阴性[(103.9±16.0)ng/L,n=12]CHB患者血清IL-2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 0),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27.9±7.5)ng/L,n=12](P=0.005 1,P=0.001 7)。ELISA法检测结果显著高于CBA法[(96.0±10.2)ng/Lvs(68.2±6.1)ng/L,P=0.013 0]。结论选择不同的方法检测血清IL-21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CHB患者血清高水平表达IL-21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黄璇李咏茵胡小雄张明霞唐利波马世武侯金林
关键词: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1
白细胞介素-21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与目的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在既往明确诊断或未诊断的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表现为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并且在4周内出现腹水或/和肝性脑病。在我国,90%以上ACLF病例存在HBV感染,被称为...
胡小雄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
文献传递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血清细胞因子谱特征
背景/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ACLF)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是HB-ACLF的重要特征,而细胞因子网络是炎症及免疫反应的重要效应因子。分析患者的细胞因子谱特征,有助于探索...
胡小雄马世武高洪波黄璇朱晓琳杨玲许敏侯金林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血清细胞因子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受体β链互补决定区3谱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受体(TCR)p链V区(BV)中互补决定区3(CDR3)谱型特点。方法采集8例CHB患者(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8+T淋巴细胞亚群,提取RNA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CRBV中CDR3基因的24个家族,采用免疫指纹技术进行TCRBV各家族基因扫描和谱型分析。不同细胞亚群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8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CRBV家族CDR3谱型发生明显偏移,表现为单克隆性、寡克隆性及偏峰性克隆增生。8例患者CD8+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TCRBVCDR3谱型偏移家族总个数高于去除CD8。T淋巴细胞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10.6±4.7)个比(4.1±3.1)个,t=6.619,P〈0.01)];比较单、寡克隆增生2种形式偏移的家族,CD8+T淋巴细胞亚群也高于代表CD4+T淋巴细胞的去除CD8+T淋巴细胞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8.8±4.5)个比(3.9±2.8)个,t=5.706,P〈0.01]。对其中3例患者磁珠分选前后TCRBV谱型的比较发现,分选后CD8+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TCRBV谱型偏移家族数均高于分选前。结论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分选方式分析TCRBV家族CDR3谱型变化可以减少不同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峰型重叠干扰;应用这一方法分析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克降增牛程度有助于了解CHB患者炎疖的发牛机制.
李咏茵马世武张光文黄璇胡小雄杨玲张克侯金林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互补决定区3
沙利度胺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及其IL-6和Cx43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IL-6和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递增浓度6.25、12.50、25.00、50.00、100.00μg/ml沙利度胺加入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前列腺癌PC3细胞培养。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Annexin PI双染色法检测PC3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PC3细胞中IL-6和Cx43的表达。结果 25.00、50.00、100.00μg/ml沙利度胺能明显抑制PC3细胞体外增殖,随着时间延长、浓度增加,增殖抑制率相应升高;IL-6表达随沙利度胺浓度增加而下降(r=-0.924,P=0.009),Cx43表达与沙利度胺浓度成正相关(r=0.915,P=0.010)。结论沙利度胺可通过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IL-6表达、上调Cx43水平,可能恢复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调亡,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
尹卫华夏红梅罗小瑾徐荣胡小雄
关键词:沙利度胺前列腺癌白介素-6连接蛋白43
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静滴联合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15例,对照组仅体外适形调强放射治疗;A组予三氧化二砷5 mg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疗;B组予三氧化二砷10 mg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疗;C组予三氧化二砷15 mg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四组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1个月,A、B、C组及对照组完全缓解分别为6、4、3、2例,部分缓解分别为6、5、5、2例,无变化分别为2、5、4、7例,进展分别为1、1、3、4例,有效率分别为80%、60%、53.3%、26.7%,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P<0.001。A、B、C组及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及对照组出现血液学毒性分别为2、3、6、4例;胃肠道反应分别为2、5、8、6例;肝损伤分别为1、3、5、3例;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P<0.05;C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生存曲线显示A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B、C组(P<0.05)。结论小剂量(5 mg)三氧化二砷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尹卫华胡小雄范惠珍盛建文陈金平夏红梅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三维适形放疗原发性肝癌
基因B型及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的差异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HBV基因B,C基因型患者间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的差异。方法以我国主要流行的B,C基因型为病毒学背景,设计覆盖HBV全基因序列的重叠多肽池,PCR-RFLP方法检测患者HBV基因型,通过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30例基因B,C型慢性HBV感染者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差异。结果在3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B型有21例(70%),基因C型有9例(30%);在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方面,HBV基因B型患者明显高于基因C型患者(P=0.021)。结论HBV基因B型较高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水平对于解释HBV基因B型患者与基因C型患者临床转归差异提供了细胞免疫学依据。
马世武彭劼胡小雄杨玲陈金军于乐成侯金林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型细胞免疫应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