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随访意愿的调查
- 目的:对近期入院患者及家属对术后的随访工作的认知情况及今后随访工作的意愿,促进今后患者与医院、医生建立密切联系,实现互动沟通。方法:采用对7~8月的住院患者进行随机抽查,调查患者对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信函等传统和现...
- 胡平
- 关键词:随访
- 文献传递
- 清代福建乡试恩赏年老落第士子举人衔的人数统计分析
- 2019年
- 恩赏年老落第士子,是清代科举制度中安抚落第者的一项具体措施和政策。而对乡试落第士子赏给举人衔的作法始于乾隆三十五年,完善于嘉庆朝,直至光绪二十四年结束,其政策和措施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通过数据的统计,此期间福建乡试得到恩赏的年老举人人数较多、比例较高,这与享受着科举大省的待遇、又作为边远省份享受优惠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福建作为边远省份其重视学习和进取的数量比例大大超过其它一些边远省份,即使是在科举大省里面录取举人数额也是较高的,这说明福建的科举考试在教育发展,人才孕育、社会稳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的积极作用。
- 胡平
- 关键词:科举举人
- 科举磨勘对高考复核试卷的启示被引量:1
- 2018年
- 磨勘是唐宋元明各代科举考试中均有类似复核试卷的方法,延续至清代作为一种定制确定下来。规定在乡、会试放榜后把中式考生的朱、墨卷派人解送至礼部,由皇帝选派科甲出身的官员对朱、墨卷中所有内容进行复核,通过核查试卷中的疏漏,发现并监督考试各环节的弊端。而磨勘后继续委派大臣进行复勘,以实现对磨勘官的监督。磨勘结束要根据出现错误严重的程度分别对考生和相关各考官进行处理,此成为一项严肃考试纪律、防范舞弊行为的重要制度,对近几年出现的高考复核试卷有一定的启示。
- 胡平
- 关键词:科举考试
- 还科举制度本来面目,以历史鉴诫未来
- 2016年
- 一、'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及其专题研究'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自古官人登进之法,其大要有三:春秋以前,出于世官;汉隋之间,出于选举(按即察举);隋唐以降,迄于有清,出于科举。由考试出身者,人才辈出,史不绝书。
-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及其专题研究"课题组胡平张希清
- 关键词:科举制度文官制度本来面目
- 对西方文明的独立思考
- 1986年
- 在谈论西方文化的时候,人们常常不假思索地引用这么一个观点:即西方后工业文明社会物质丰富,但人们精神空虚、贫乏,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我认为这种批评是没有多大道理的。这里所说的丰富的“物质”。
- 胡平
- 关键词:西方文明道德精神空虚物质生产力文明社会后工业
- 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
- 胡平
- 关键词:科举制度九品中正制公平公平竞争机制
- 论高考改革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于漪老师访谈录被引量:1
- 2020年
- 于漪老师在中学教学一线辛勤耕耘60多年,见证了高考停止和恢复的历程。在访谈中,她以投身教育一线的经历和多年钻研教学的经验,讲述了本人是如何围绕语文专业特点不断获得新知和提高,努力教出自己的个性;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教育教学与高考改革之间的矛盾。而对于今后的高考改革,于老师则认为这项国家考试制度得以存续至今,是因为“高考”在人们心目中比其他选拔方法更公平、公正,是其他制度无法替代的。不论高考方案怎么改革,高考对个人的意义体现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体现为有效地实现人才选拔。
- 胡平张思思
- 关键词:高考改革教育教学语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