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娜

作品数:1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艺术
  • 3篇娱乐
  • 3篇审视
  • 3篇文化
  • 3篇文艺
  • 2篇多媒体
  • 2篇艺术创作
  • 2篇音乐
  • 2篇娱乐文化
  • 2篇媒介
  • 2篇剧场
  • 2篇辩证
  • 2篇辩证审视
  • 1篇大战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艺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动物
  • 1篇多元审视

机构

  • 17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沈阳广播电视...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

  • 17篇臧娜
  • 2篇许学宁
  • 1篇张燕楠
  • 1篇代晓蓉

传媒

  • 4篇新世纪剧坛
  • 3篇艺术广角
  • 2篇芒种
  • 2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戏剧之家
  • 1篇戏曲艺术
  • 1篇中国记者
  • 1篇中国文艺评论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媒介批评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方视野中的美国高等艺术教育——记与董夔教授的一次午后漫谈
2015年
美国加州帕罗奥图市(PaloAlto)硅谷大学街(University Ave)Paris Baguette舌寸品店,冈悯4在国内分别数月,再次见到董夔教授已是2015年8月初的一个午后。作为关国达特茅斯学院…终身作曲教授、美籍华裔作曲家,她在音乐艺术领域拥有中关双重文化背景:1983年董夔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铭心、吴祖强教授,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末带有“新启蒙”时代风尚的中国作曲家;1990年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电脑音乐,1996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她的作品曾在美国、奥地利、意大利获奖,被《华盛顿邮报》等西方媒体誉为“具有超凡的美感和想象力”“一个混合音响的迷宫”。2015年五六月间,董夔带着自己的室内乐作品回到中国,在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举办音乐会,并开设讲座,其极富现代性意味和思想魅力的音乐作品,无形中构建出中西方艺术思想交流与融合的文化场域。引人怀想。数月后,跨越一个半球再次相见,漫无边际的闲谈中充斥着时空张力,她立足于中西方双重文化视野解读美国高等艺术教育,成为这次午后漫谈的一个重要话题。
臧娜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华盛顿邮报》室内乐作品
“音画交响”的媒体艺术探索——多媒体交响剧场作品《丝路追梦》的创作思考
2018年
臧娜:多媒体交响剧场作品《丝路追梦》已经在上海、西安等地轮番上演,多媒体和交响乐的融合确实很吸引人,观众反应非常好。还有"丝路"这样一个很有东方味道的热词来统领主题,看起来,这又是一次很有本土特色的跨界艺术尝试。
臧娜代晓蓉
关键词:艺术探索多媒体剧场观众反应本土特色
“两种虚拟”的间性解读与视域交融——基于多媒体京剧音乐戏剧的理论思考被引量:3
2014年
近年来,伴随着后现代数字技术在戏剧舞台美术中的大量应用,多媒体戏剧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多媒体京剧音乐戏剧正是此类戏剧艺术作品中的一枝奇葩。新艺术形态的背后往往存在着需要厘定的理论空白点,面对戏曲艺术虚拟性与数字技术虚拟性之间业已存在的间性差异,艺术虚拟与技术虚拟的视域交融需要在遵从戏曲本体艺术诉求的基础上展开,惟其如此,传统戏曲艺术的当代新生才不会在"技术垄断"的全球化时代丧失其本体性依据。
臧娜
关键词:戏曲艺术数字技术虚拟性
后人类与艺术的纠葛——兼论穿梭于人与非人之间的身体图景被引量:2
2018年
一、问题的源起:从肉身焦虑到"技""艺"交融 人类对自身不完满性的焦虑由来已久。矗立吉萨高地数千年之久的狮身人面像,恒久守卫两河文明遗迹的人首翼牛像,甚至那个集猴性、魔性、人性于一身的孙悟空,这些似人非人却天生异禀的文化造物,都是人类对自身进行超越性想象的艺术彰显。他们既是人类充沛艺术想象力的结晶,也昭示着"人生有限性"背后潜藏的焦虑和落寞。
臧娜
关键词:艺术想象力非人身体狮身人面像文明遗迹
政治伦理视域下的“娱乐”嬗变——基于“工农兵文艺”娱乐样态的历史省思
2014年
从历时性角度出发,当代中国文艺娱乐化的时代嬗变可以追溯至革命呼声四起的上世纪中叶。1940年初,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讲演(题目后改为《新民主主义论》),并在该文中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口号,而这“大众”指的就是工农兵大众。
臧娜
关键词:中国文艺工农兵伦理视域《新民主主义论》嬗变政治
从“广场舞”新闻看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问题与策略
2015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大众文艺报道逐渐成为社会新闻领域一个重要报道类别。这一题材的报道在逐渐变得开放、轻松、通俗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至死、群体炒作、浅薄低俗等问题。这些情况在有关"广场舞"的大量报道中集中体现,"报道标签化""叙事妖魔化"等问题,激发了研究者对于大众文艺报道传播策略的思考。
臧娜张燕楠
关键词:广场舞
屏幕艺术的“入侵”与剧场艺术的嬗变被引量:4
2016年
屏幕艺术的兴起无疑是技术推动的产物。美国学者Erkki Huhtamo就曾以'屏幕学'为对象,专门探讨了屏幕艺术演进的历史脉络,从19世纪初期镶嵌着半透明图像的手持防火屏风(法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电视的诞生,他强调,'屏幕考古'作为媒介研究的一个分支,并不仅仅关注屏幕的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它们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联,[1]也就是要在历时性的社会运动过程中审视'屏幕'。
臧娜
关键词:剧场艺术媒介研究社会运动历时性斯克里亚宾媒介技术
丝绸之路的后现代展演——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多媒体艺术创作谈被引量:1
2016年
2016年5月、8月间,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与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携手编创的大型音舞诗画剧场《木卡姆印象》,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为第3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带来了别样的艺术风景。
臧娜
关键词:艺术创作木卡姆丝绸之路诗画多媒体后现代
多元与浅表:竞技类网络文学文化效应的辩证审视被引量:1
2014年
从竞技类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激情化叙事,到充斥自媒体体育网络空间的情感碎片,竞技类网络文学以拒绝深度的快餐文化姿态崛起于网络空间,由此呈现出来的浅表性症候与创作主体的"多元共存"和体育精神的大众化撒播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文化悖论,标示着竞技类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某种生存境遇。"多元"与"浅表"的辩证审视,既体现了研究者面对竞技类网络文学应有的理性态度,也折射出"后体育消费时代"人们理应具备的文化思辨意识。
臧娜
当代中国文艺娱乐之维本体性嬗变的多元审视
2015年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艺娱乐现场呈现出多元混杂的斑驳态势。探索多元文化间性共存的精神基点,挖掘"乐感"传统本体性嬗变的文化动因,必将为全面审视当代文艺娱乐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托。
臧娜
关键词:乐感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