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浮游
  • 10篇浮游动物
  • 7篇微型浮游动物
  • 5篇稀释法
  • 4篇植物
  • 4篇摄食压力
  • 4篇微型浮游动物...
  • 4篇南海北部
  • 4篇浮游植物
  • 4篇赤潮
  • 4篇初级生产力
  • 3篇珊瑚礁
  • 3篇摄食
  • 3篇粒级
  • 3篇海区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生长速率
  • 2篇群落
  • 2篇种群组成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苏强
  • 14篇黄良民
  • 10篇李涛
  • 9篇宋星宇
  • 9篇谭烨辉
  • 7篇张建林
  • 5篇许战洲
  • 5篇李开枝
  • 3篇王汉奎
  • 2篇黄建荣
  • 2篇尹健强
  • 2篇刘胜
  • 2篇黄小平
  • 2篇董俊德
  • 2篇胡友木
  • 1篇朱艾嘉
  • 1篇黄晖
  • 1篇时翔
  • 1篇刘华雪
  • 1篇谢学东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海洋通报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Marine...
  • 1篇中国科学院计...
  • 1篇第一届中国赤...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海区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增长和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2005年9月至10月间,运用现场稀释法对南海北部海区不同粒径范围内浮游植物增长和微型浮游动物摄食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3μm的浮游植物内禀增长率平均为1.35±0.91d, 净增长率平均为0.43±0.27d,该粒径...
苏强黄良民谭烨辉宋星宇张建林李涛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稀释法南海北部
文献传递
海洋浮游植物Rubisco酶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及一些微生物体内,是植物中含量最高的可溶性蛋白。Rubisco酶不仅可以调节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作用,同时也是还原戊糖磷酸循环的关键酶。生态学上Rubisco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其对重要环境变化如臭氧层空洞、海水酸化、海水富营养化等的响应机制,预测该酶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浮游植物Rubisco酶功能和分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主要营养因素、其他环境因素和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对其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机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吴新军黄良民苏强
关键词:浮游植物影响因素
南海北部海区微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摄食研究
南海北部海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之间,拥有广阔的陆坡,同时受地表径流、外海水团以及季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微型浮游动物作为南海北部海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组成和摄食对细菌、浮游植物乃至于大型和中型...
苏强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稀释法初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化学计量学稳态性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稳态性是有机体的基本属性,也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讲,浮游植物的元素组成变化较大,而浮游动物具有明显的稳态性特征。浮游动物稳态性特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也对研究营养元素如何调节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起到促进作用。在综述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稳态性的概念和浮游动物稳态性特征的基本框架及变化规律,以期为促进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苏强
关键词:浮游动物P脂肪酸
华南沿海赤潮生消过程及其生态环境特征
黄良民尹健强谭烨辉黄小平刘胜王汉奎宋星宇李涛黄晖张俊彬张建林李开枝苏强朱艾嘉许战洲谢学东
该项目综合历史资料和现场监测分析,发现了华南沿海赤潮的特点。掌握了不同海域由不同赤潮生物引发赤潮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的变化,探讨赤潮发生和消退的原因。发现大鹏澳水域春季浮游植物主要受N的影响,夏季主要受P影响。摸清了华...
关键词:
关键词:华南沿海赤潮生态环境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调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生态学科组首次开放航次采样成果被引量:1
2005年
宋星宇黄良民许战洲李涛苏强
关键词:外科学南海北部生态学浮游生物
群落物种多度格局的分形解析被引量:3
2015年
生物群落物种多度格局(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SAD)研究是理解物种多样性决定机制的关键。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理清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物质与能量在群落中的分配方式。群落物种多度格局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构建SAD生态模型。该类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相对已有的SAD模型而言,分形模型对生物群落样本的要求简单,适用性较高,便于不同群落间的比较。鉴于此,从分形模型的起源、假设条件、构建方法、分形参数的生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为物种多度格局和多样性决定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苏强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三亚湾夏秋两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根据2005年8月和11月的调查资料,利用现场稀释法,以叶绿素a为检测对象,分别对三亚湾海区夏秋两季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秋两季浮游植物瞬时生长率(k)分别为0.9—1.32/d和1.81—3.30/d,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则为0.85~1.79/d和1.29~2.57/d。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是,夏季为57.26%-83.30%和78.13%一140.38%,秋季为72.47%-92.35%和86.65%-97.90%。秋季微型浮游动物以微型浮游植物为其主要食物来源,其摄食率和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最高,平均分别为1.09/d和107.98%;微型浮游植物的瞬时生长率也是最高的,平均为0.94/d,为浮游植物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三亚湾夏秋两季可把微型浮游动物作为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同时与秋季相比,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起到更显著的作用。
苏强黄良民谭烨辉王汉奎董俊德周伟华胡友木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摄食压力稀释法
三亚湾珊瑚礁海区微型浮游动物种群组成和摄食分析
<正>2006年4月利用现场稀释法,以叶绿素α为检测对象,分别对三亚湾珊瑚礁海区微型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和摄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亚湾珊瑚礁海区内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范围分别为72.20%...
苏强黄良民谭烨辉王汉奎黄建荣董俊德宋星宇胡友木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摄食
文献传递
2007年夏季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2007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期间,对南海北部的7个站位开展了微型浮游动物研究,用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浮游植物增长率变化范围为0.136~6.21/d;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012~4.61/d,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为1.2%~99%;微型浮游动物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2.18%~434%。浮游植物瞬时增长率与微型浮游动物丰度和叶绿素a呈负相关,随着叶绿素a和微型浮游动物丰度的降低,浮游植物瞬时增长率提高。微型浮游动物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与其丰度呈正相关,微型浮游动物种类越多,丰度越高,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越大。微型浮游动物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叶绿素a浓度升高而摄食压力变大。
刘华雪黄良民谭烨辉宋星宇苏强黄建荣李涛
关键词: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摄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