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婧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自噬
  • 3篇弹力
  • 3篇蛋白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弹力图
  • 3篇神经元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蛛网膜下腔出...
  • 3篇网膜
  • 3篇细胞
  • 3篇下腔出血
  • 3篇膜下
  • 3篇Α-SYNU...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瘤性
  • 2篇动脉瘤性蛛网...
  • 2篇人粒细胞

机构

  • 1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荆婧
  • 9篇滕军放
  • 7篇马耀华
  • 6篇王雪晶
  • 4篇苗旺
  • 3篇邓文静
  • 3篇张丽娜
  • 2篇张雯雯
  • 2篇李东瑞
  • 2篇师云波
  • 2篇范成河
  • 2篇黄培培
  • 1篇苏楠
  • 1篇方立
  • 1篇王瑞
  • 1篇唐北沙
  • 1篇杨期东
  • 1篇王跃
  • 1篇党辉
  • 1篇王蕾

传媒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LRP3、IL-1β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 通过检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患者及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NND)患者脑脊液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介素1β(IL-1β)水平,探索NMOSD组患者脑脊液中NLRP3、IL-1β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课题生物样本库的35例NMOSD首发患者和20例NND患者,将其分为NMOSD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和脑脊液检测指标等。并采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对NMOSD组患者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脊液中NLRP3、IL-1β水平,并分析其水平与ED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MOSD患者脑脊液NLRP3、IL-1β水平显著升高。此外,脑脊液中NLRP3、IL-1β水平与EDSS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NLRP3、IL-1β可作为NMOSD患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NMOSD的潜在靶点。
李东瑞王瑞崔璨荆婧何霞
关键词:白介素-1Β水通道蛋白-4
α-synuclein(A53T)蛋白调控自噬诱导神经元凋亡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α-synuclein(A53T)突变蛋白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具体机制。方法将EGFP-N1、EGFP-α-synuclein(WT)及EGFP-α-synuclein(A53T)质粒转染SH-SY5Y细胞,Western blot检测Beclin 1及LC3-Ⅱ/LC3-Ⅰ表达水平;MDC染色检测细胞自噬空泡的变化;PI/Annexin-V-FITC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细胞相对活力。结果过表达EGFP-α-synuclein(A53T)上调细胞内源性Beclin 1蛋白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Ⅱ/LC3-Ⅰ的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EGFP-α-synuclein(A53T)诱导SH-SY5Y细胞自噬空泡聚集增加,免疫荧光检测示LC3呈现胞浆聚集。过表达EGFP-α-synucle-in(A53T)上调SH-SY5Y细胞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了细胞相对活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P-α-synuclein(A53T)突变蛋白上调巨自噬水平,诱导神经元凋亡。
荆婧王雪晶马耀华祝应俊丁晓岚滕军放
关键词:自噬凋亡
根皮素对神经酰胺诱导小鼠神经元parthanatos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根皮素对神经酰胺诱导小鼠神经元parthanatos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C57BL/6J胎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神经酰胺组、根皮素组和根皮素+神经酰胺组。神经酰胺组和根皮素组分别用终浓度为20μmol/L的神经酰胺和根皮素处理24 h;根皮素+神经酰胺组先用终浓度为20μmol/L的根皮素处理24 h后,再用终浓度为20μmol/L的神经酰胺处理24 h;对照组用等体积的DMSO处理。采用CCK-8检测神经元活力,Hoechst33342/PI双染检测神经元的死亡,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多腺苷二磷酸核糖(PAR)聚合物和DNA损伤标志物γH2AX表达水平,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核转位。结果:神经酰胺处理后,神经元活力降低,神经元死亡率和ROS水平升高;根皮素+神经酰胺处理后,神经元活力升高,神经元死亡率和ROS水平降低(P<0.05);神经酰胺处理后,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神经元拖尾长度和拖尾中的DNA百分比升高;根皮素+神经酰胺处理后,γH2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神经元拖尾长度和拖尾中的DNA百分比降低(P<0.05)。神经酰胺处理后,PA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AIF发生核转位;根皮素+神经酰胺处理后,PA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IF核转位受到抑制(P<0.05)。结论:根皮素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进而抑制神经酰胺诱导的神经元发生parthanatos。
马耀华邓文静秦进牛瑞娜师云波荆婧范成河
关键词:神经酰胺神经元小鼠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T3综合征与GOS的关系
2018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T3综合征与患者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5-2018-05收治的9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依据GOS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预后较差组38例。随访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1)2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烟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情绪控制、意识水平、就诊时间、血压控制、大便平均时间间隔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再出血、脑积水、局灶体征、脑膜刺激征、癫痫样发作、脑血管痉挛、颅内动脉瘤、CT-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情绪控制、意识水平、血压控制、再出血、Hunt-Hess分级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预后主要因素。结论控制情绪的稳定、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等,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可采取早期相关措施进行干预,降低不良预后事件的发生率。
钟红杨阳荆婧苗旺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低T3综合征HUNT-HESS分级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调控线粒体自噬对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线粒体自噬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MPP+(0 mmol/L)对照组、MPP+(1 mmol/L)处理组和MPP+(2 mmol/L)处理组,共同转染EGFP-LC3和RFP-MI-TO后加入MPP+处理48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甲丹磺酸尸胺(MDC)检测自噬空泡聚集,免疫荧光法检测EGFP-LC3和RFP-MITO亚细胞共定位,流式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结果 MPP+1 mmol/L及MPP+2 mmol/L组LAMP2 A、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PP+处理组自噬水平增加,自噬空泡增加,外源性LC3表达上调,EGFP-LC3和RFP-MITO存在亚细胞共定位。MPP+1 mmol/L及MPP+2 mmol/L组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降低;MPP+1 mmol/L及MPP+2 mmol/L组线粒体活性氧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水平致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
马耀华王雪晶荆婧马明明杨期东唐北沙滕军放
关键词:帕金森病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日凝血功能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凝血功能异常影响患者预后。探讨aSAH首日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并分析其与反映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性。为重症aSAH患者首日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40例发病24 h内入住神经重症监护室的aSAH患者,与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对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结果、GCS评分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GCS评分进行亚组分析,比较GCS≤7和GCS>7亚组TEG各项结果;并分析其与GCS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AH患者首日反应凝血因子功能的TEG-R值明显降低(4.18±1.54 vs 6.61±0.95,P=0.001);纤溶系统(LY30、EPL)和其他指标(MA、K、Angel)、常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7亚组较GCS>7亚组TEG-R值也明显降低(3.32±1.04 vs 5.24±1.41,P<0.001),且TEG-R与GCS评分具有相关性(r=0.551,P<0.001)。结论aSAH首日患者凝血因子功能增强的高凝状态,尤其是GCS≤7的患者,且与GCS高度相关;但纤溶系统无明显变化。
苗旺赵珂郭俊爽张书语申楠楠王慧彬荆婧黄培培张丽娜滕军放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栓弹力图凝血因子纤溶系统凝血异常
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不同时段深静脉血栓关键预测指标的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寻找早期、敏感的DVT预测和干预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科住院脑梗死患者226例,平均年龄(62.5±12.9)岁,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检测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结果,分析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确定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不考虑时间影响凝血机制的总体情况下年龄、血栓弹力图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DVT的危险因素。依据时间分层分析,发病3 d内R值降低(OR=0.58,95%CI:0.40~0.84)及FDP升高(OR=1.17,95%CI:1.02~1.33)是DVT的危险因素,截断值分别为5.35 min、3.57 mg/L;3 d后D二聚体(D-dimer)升高(OR=2.73,95%CI:1.53~4.86)是DVT的危险因素,截断值为0.39 mg/L;7 d后D-dimer升高是DVT的危险因素(OR=2.57,95%CI:1.32~5.03),截断值为0.76 mg/L。排除FDP原发纤溶及D-dimer继发纤溶影响:发病3 d内DVT危险因素为血栓弹力图(TEG)的R值降低及高龄;发病3 d后及7 d后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影响DVT的关键因素不同,3 d内R值降低是DVT形成预测指标;FDP、D-dimer是评估血栓形成的指标,作为预测指标欠妥。
苗旺张书语申楠楠郭俊爽张丽娜荆婧王慧彬滕军放
关键词:脑梗死深静脉血栓血栓弹力图
Numb蛋白对α-synuclein蛋白寡泛素化水平的调控
2014年
目的探索Numb蛋白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寡泛素化水平的调控。方法分别将EGFP-N1或EGFP-Numb与HA-α-syn共同转染SH-SY5Y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α-syn蛋白和Numb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使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Numb蛋白与α-syn蛋白的相互结合;利用Western blot检测Numb蛋白对α-syn蛋白寡泛素水平的调控;在MPP+细胞模型中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umb对α-syn包涵体形成的影响。结果 Numb与α-syn在细胞质中存在亚细胞共定位;Numb蛋白上调α-syn寡泛素化水平;Numb蛋白通过上调α-syn寡泛素水平促进MPP+诱导α-syn阳性包涵体形成。结论 Numb蛋白上调α-syn蛋白寡泛素水平并促进α-syn包涵体形成。
王跃丁雪冰王雪晶张雯雯荆婧马耀华滕军放
关键词:Α-SYNUCLEINNUMB包涵体
rhG-CSF对大鼠缺血缺氧神经元巨自噬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缺血缺氧神经元巨自噬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取氧糖剥夺法制作细胞缺氧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0、100、200μg/L rhG-CSF干预下细胞巨自噬标志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膜型和胞质型比值(LC3Ⅱ/LC3Ⅰ)的变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法荧光观察巨自噬空泡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rhG-CSF干预前及干预7 d后进行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Western blot法检测干预7 d后大鼠皮层神经元LC3Ⅱ/LC3Ⅰ,免疫组化法检测LC3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rhG-CSF给药剂量的增加,细胞缺氧模型LC3Ⅱ/LC3Ⅰ和巨自噬空泡数量逐渐增加(F=288.686,154.698,P<0.001),细胞活力也相应增强(F=74.456 P<0.001)。动物实验中,干预7 d后,rhG-CSF组大鼠缺血神经元LC3Ⅱ/LC3Ⅰ(F=573.085,P<0.001)及LC3阳性细胞数(F=88.945,P<0.001)分别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上调,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F组间=20.403,F时间=19.193,F交互=33.415,P<0.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rhG-CSF可能通过上调巨自噬水平参与神经元的保护。
方立王雪晶荆婧马耀华邓文静张雯雯滕军放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缺血缺氧SH-SY5Y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功能亢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急性期(1周内)凝血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科自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02例aSAH患者(aSAH组),发病后第1、3天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VT,将其分为合并DVT组和未合并DVT组。另外选择100例年龄和性别与aSAH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aSAH患者发病后第1、3、5、7天,对照组入组第1天采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受试者TEG的R值(TEG-R)。aSAH患者发病后第1、2、3、4、5、6、7天采用四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有无DVT。结果aSAH急性期共73例(36.14%)患者合并DVT。其中无症状性血栓患者66例,症状性血栓患者7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59例,肌间合并其他深静脉血栓14例。发病后第1~3天合并DVT 68例(93.20%),是DVT的高峰期。发病后第1、3天,aSAH组患者的TEG-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1、3天aSAH组患者的TEG-R低于发病后第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1、3天,合并DVT组患者的TEG-R均低于未合并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H发病后第1~3天内凝血因子功能增强,DVT发生率最高,以无症状性的肌间静脉血栓为主;是否合并DVT与凝血因子功能亢进有关。
苗旺王蕾师云波岳培建赵珂荆婧黄培培张丽娜李东瑞张书语滕军放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