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啸

作品数:10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热带
  • 4篇西太平洋
  • 4篇副热带
  • 4篇副热带高压
  • 3篇太平洋年代际...
  • 3篇年代际
  • 3篇年代际振荡
  • 3篇西太平洋副热...
  • 3篇环流
  • 2篇中高纬
  • 2篇中高纬度环流
  • 2篇年代际变化
  • 2篇气候
  • 2篇纬度
  • 2篇夏季
  • 2篇季节内振荡
  • 2篇降水
  • 2篇海温
  • 2篇高纬
  • 2篇高纬度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福建省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北京市气候中...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吉林省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董啸
  • 8篇薛峰
  • 2篇苏同华
  • 1篇穆松宁
  • 1篇刘锦绣
  • 1篇周顺武
  • 1篇胡中明
  • 1篇宗海锋
  • 1篇曾庆存
  • 1篇陈敏艳
  • 1篇林壬萍
  • 1篇郎咸梅
  • 1篇郑飞
  • 1篇包庆
  • 1篇张庆云
  • 1篇马洁华
  • 1篇段晚锁
  • 1篇王传辉
  • 1篇彭京备
  • 1篇周天军

传媒

  • 6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大气科学
  • 1篇气象
  • 1篇第八次全国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0年来东北地区暴雪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60
2010年
利用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93个气象台站近50年(1958-2007年)的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暴雪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暴雪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其中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为暴雪主要发生期;东北暴雪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暴雪主要集中出现在东南部的长白山区、南部的辽东半岛和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山区;近50年来,东北地区全年暴雪量呈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其中春季在北部和南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然而秋季东北大部分地区暴雪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
董啸周顺武胡中明王传辉王秀萍
关键词:暴雪时空分布特征
2023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与展望
2023年
2023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汛期(6~8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通过综合大气所各数值模式和统计模型的结果,在未来4~6个月热带中东太平洋从持续3年的La Niña事件转为异常偏暖状态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汛期,东北的北部和东部、华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黄淮流域、东南沿海、西北地区中部、新疆和西藏的西部、西南地区中部降水正常略偏多,其中东北的北部和东部以及黄淮流域降水偏多2~5成,可能发生局地洪涝灾害。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少,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套北部至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降水偏少2~5成,可能发生阶段性高温热浪。预计今年夏季登陆台风数量接近正常。由于未来ENSO的演变趋势、西太平洋暖池对流的异常变化以及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的季节内变化等诸多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此次汛期降水预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将根据2023年春末、夏初大气环流和海洋等因子的实际演变趋势,做进一步补充订正预测。
范方兴郑飞彭京备陈红郎咸梅詹艳玲马洁华李超凡包庆胡帅董啸田宝强王磊穆松宁宗海锋段晚锁林朝晖张庆云周天军
关键词:中高纬度环流夏季降水异常
北半球冬季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模拟被引量:4
2014年
使用多种长期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冬季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两低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压形成跷跷板式的变化(Aleutian Low-Icelandic Low Seesaw, AIS)。此外,AIS还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35~1949年和1980年后较为显著,其余时期并不显著。对1980年代的年代际转变分析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在1970年代末的位相转变是AIS这次年代际转变的主要原因。PDO由负位相转变为正位相,使全球大部分大洋海表温度升高,而北太平洋海表温度降低,两低压显著变深,低压南部西风增强,从而通过 Rossby 波的频散效应使两低压强度形成显著负相关。1930年代中期的年代际转变与此类似,但强度较弱。同时,年代际背景的变化也影响到两低压的年际变化。在给定海表温度和海冰分布的驱动下,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能基本模拟出AIS年代际转变的过程和机理,但仍存在一些偏差。
董啸薛峰曾庆存
关键词:阿留申低压年代际变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季节内振荡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次北跳的机制被引量:9
2017年
夏季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存在两次明显的北跳,其中第一次北跳导致华南前汛期结束、江淮梅雨建立,而第二次北跳则意味着江淮梅雨结束、华北雨季开始。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数据,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合成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不同时间尺度季节内振荡对气候态和异常年副高两次北跳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季节内尺度上,平常年和异常年影响副高两次北跳的季节内振荡的主导周期不同。气候态上,以10~20天和准60天为主;第一次北跳异常年和第二次北跳偏早年,以30~60天为主;第二次北跳偏晚年,则呈现出10~20天和30~60天两个主导周期。不论气候态还是异常年,东亚—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低频振荡在年循环背景下均呈现出明显的北传特征,这是导致副高发生两次北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印度季风区低频振荡在东北向传播过程中所引起的西风东伸是造成副高第一次北跳更为明显的原因。源自澳大利亚高压的冷空气入侵所激发的暖池对流的准双周振荡则是造成气候态和偏晚年副高第二次北跳更为显著的原因。由于前期春季西北印度洋海温出现异常,造成局地低频振荡发生位相迁移,进而导致副高第一次北跳发生异常。而副高第二次北跳异常则是因为ENSO改变了暖池地区季节内振荡的尺度和振幅所造成的。
苏同华薛峰陈敏艳董啸
关键词:季节内振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江淮梅雨ENSO
北半球冬季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模拟
本文使用多种长期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冬季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两低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压形成跷跷板式的变化(简称为AIS)。此外,AIS还存在显著的...
董啸薛峰
关键词:阿留申低压年代际变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西太平洋暖池6月对流增强的成因及其预测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1979~2018年观测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其他多种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6月对流增强的原因。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La Niña影响造成春季暖池海温偏高,为6月暖池对流增强提供了热力基础,而大气内部扰动特别是热带西风增强能从动力上影响到6月对流的发展。此外,6月对流增强通过局地海气相互作用持续影响到7~8月的对流变化,导致暖池对流形成显著的季节内振荡,因此6月对流增强对其后月份对流异常变化有重要的预测意义。1984年6月的个例分析表明,热带西风增强能导致暖池对流发展,二者存在明确的超前滞后关系。与此相反,虽然1989年是一个强La Niña年,春季暖池海温也偏高,但由于6月热带西风偏弱,暖池对流难以发展,夏季对流的季节内振荡也不显著。因此,6月暖池对流增强受到前期海温偏高和大气扰动的共同作用。另一方面,暖池对流偏强与偏弱并非一种完全反对称关系,暖池对流偏弱还受到其他因子的影响。
薛峰董啸范方兴
关键词:LA大气扰动季节内振荡
不同PDO位相下El Nino发展年和La Nina年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被引量:8
2020年
基于1957~2017年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合成分析了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不同位相下El Ni?o发展年和La Nina年东亚夏季风的环流、降水特征及季节内变化。结果表明,PDO正、负位相作为背景场,分别对El Ni?o发展年、La Nina年东亚夏季风及夏季降水具有加强作用。PDO正位相一方面可增强El Ni?o发展年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暖海温异常信号,另一方面通过冷海温状态加强中高纬东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环流异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异常程度;反之,PDO负位相则增强了La Nina年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中高纬环流(如东北亚反气旋)的异常。在季节内变化方面,El Ni?o发展年6月贝湖以东反气旋性环流为东亚地区带来稳定的北风异常,东北亚位势高度减弱;7月开始,环流形势发生调整,日本以东洋面出现气旋性异常,东亚大陆偏北风及位势高度负异常均得到加强;8月,随着东亚夏季风季节进程和El Ni?o发展,西太平洋出现气旋性环流异常,东亚副热带位势高度进一步降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明显东退。La Nina年6月异常较弱,主要环流差异自7月西北太平洋为大范围气旋性异常控制开始,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显著,副高于季节内始终偏弱偏东。上述两种情况下,均造成东亚地区夏季降水总体上偏少,尤其是中国北方降水显著偏少。
张雯董啸薛峰
关键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季节内变化
无显著海温异常强迫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动:1980年和1981年的对比分析
2018年
1980年和1981年夏季及其前期冬春季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均未出现显著异常。然而,这两年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季节内变化却呈现显著异常,且截然不同,具体表征为:1980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第一次北跳异常偏早,第二次北跳异常偏晚,而1981年则相反,第一次北跳接近气候态,第二次北跳却异常偏早。就副高两次北跳过程而言,其直接原因也有显著差异:1980年副高两次北跳主要受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增强的影响,而1981年两次北跳则是由于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增强后所激发的极向传播的Rossby波列与中高纬度东传的Rossby波的锁相作用造成的。与北跳过程相比,副高北跳前后环流稳定维持的时间长短显得更为重要。研究表明,1980年夏季副高异常程度之所以堪比1983年和1998年强El Ni?o衰减年,主要是由于不同阶段南半球环流和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的相互配合与接力,其中,6月和8月副高异常偏强对夏季平均副高异常偏强起到主要贡献,但二者的影响因子不同:6月主要受马斯克林高压(马高)偏强的影响,而8月则与澳大利亚高压(澳高)异常偏强有关。此外,7月和8月副高异常偏南是因为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长期维持。与1980年相比,1981年夏季马高和澳高均异常偏弱,因而南半球环流对副高异常的影响有限。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的季节内变化对该年夏季副高的快速北进和南退起主导作用,特别是8月中高纬度盛行强烈的经向环流,使得副高异常偏东偏弱,从而导致夏季平均副高异常偏东偏弱。本文的个例分析表明,在无显著海温异常强迫的年份需要特别关注南半球环流和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对副高及与之相关的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季节内演变的影响,但是这些环流因子持续性较差,难以用于跨季度预测。
苏同华薛峰刘锦绣吕思思董啸
关键词:热带对流中高纬度环流
国家气候中心两个CMIP6模式模拟的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演变
2022年
分析了国家气候中心两个参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BCC-CSM2-MR和BCCESM1对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演变的模拟情况,包括气候态特征以及在ENSO(El Nin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循环不同位相下的特征。本文同时对比分析了观测海温海冰驱动大气环流模式试验(AMIP试验)以及耦合模式的历史气候模拟试验(Historical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的气候态特征。相比大气模式,耦合模式能够明显改善对气候态的模拟,特别是耦合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副热带高压从6~8月向北以及向东移动的季节内演变特征。对于El Nino衰减年和La Nina年合成来说,大气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El Nino衰减年(La Nina年)副高偏西(东)、对流减弱(增强)的特征,但是对于位置和强度的模拟存在偏差,特别是对于其季节内尺度的演变。耦合模式相比大气模式来说,并没有改善对于ENSO循环影响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演变的模拟,这可能和耦合模式模拟的ENSO本身的偏差有关。因此要想改善对于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演变及其年际差异的模拟,除了考虑海气相互作用之外,还需要改进模式对于ENSO的模拟效果。
张潇潇薛峰董啸林壬萍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降水气候模式
2022年夏季中国高温环流特征及其与热带海面温度异常的关系
2023年
基于1979~2022年NCEP/DOE逐月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面温度资料,通过合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以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异常影响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了2022年与La Niña年强迫作用下的我国夏季季节内环流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异常高温与同期热带SST之间存在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2022年夏季,我国中东部高温区具有明显空间变化特征,6月位于华中地区、7月位于西南地区、8月影响整个长江流域。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的同时异常加强,以及两者重叠打通并形成少见的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是造成2022年夏季我国中东部异常高温过程的直接原因。3)在持续2年的较强La Niña背景下,2022年东亚夏季环流并未完全表现出对La Niña冷SST的响应,南海及菲律宾以东对流异常偏弱、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不显著均与La Niña年环流典型特征有较大出入。夏季同期热带SST异常对高温过程的形成具有一定贡献,热带西印度洋和热带中太平洋的冷SST异常分别有利于我国长江流域和华中地区出现高温酷暑,其中热带中太平洋冷SST异常可能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的重要原因,而热带西印度洋冷SST对南亚高压的增强有贡献作用。
张雯薛峰张潇潇林壬萍董啸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