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囊尾蚴病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徐宏秀董玉华杨淑芳付婷霞毛德华史世俊
-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双疗程治疗脑囊尾蚴病30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 2001年
- 董红阮淑珍董玉华
- 关键词:护理脑囊尾蚴病阿苯达唑吡喹酮
- 吡喹酮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吡喹酮诊断性抗囊尾蚴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给予特效抗囊尾蚴药物吡喹酮50mg/(kg·d),分3次口服,共12d,根据杀虫反应、临床症状的改善等综合分析而确诊。结果99例脑囊虫病误诊者排除了脑胶质瘤,确诊为脑囊虫病;34例脑转移瘤误诊者排除了脑囊虫病,确诊为脑转移瘤。结论以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为临床脑囊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它弥补了根据临床表现、免疫学和影象学检查诊断脑囊虫病的不足,避免一些非典型脑囊虫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
- 霍海英辛福敏董玉华尹立新胡颖新
- 关键词:吡喹酮脑囊虫病诊断性治疗
- 光子氧透射液体疗法治疗脑囊虫病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应用光子氧透射液体疗法和常规营养疗法,对166 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对比治疗观察。结果除1 例过敏体质患者外,经光子氧透射液体疗法治疗1 个疗程的109 例康复期脑囊虫病患者的总有效率达81 .65 % 、治愈率22.94% ,均高于常规营养疗法治疗的44 例类似病情患者(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65.91 % 和15 .91% )(P<0 .05) 。对光子氧透射液体疗法治疗的部分康复期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对照分析,显示受检的23 例患者中,19 例治疗前脑电图异常者,疗后13 例(68.42% )脑电图异常程度减轻或恢复。提示该疗法能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脑功能恢复。研究还证明该疗法对急性期脑囊虫病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能取代甘露醇和激素的治疗。
- 王昌源胡颖新董玉华孔庆安孔巧云王中磊贾凤菊李惠
- 关键词:液体疗法脑囊虫病康复期
- 吡喹酮治疗囊虫病的杀虫反应分析及其对策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出现杀虫反应时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患者1056例,出现杀虫反应者326例(30.87%),其中脑囊虫病300例(92.00%),合并绦虫感染者75例(23.00%),仅有皮肌感染者26例(7.97%)。吡喹酮药物剂量均为30mg/(kg·d)×12d,分3次口服。结果:杀虫反应表现为发热251例(77.00%),神经系统反应185例(56.75%),荨麻疹30例(9.20%),消化系统反应40例(12.27%),喉头水肿1例(0.31%),过敏性休克1例(0.31%)。给予退热、脱水、降颅压、抗过敏等治疗,待症状减轻后可继续服吡喹酮抗囊治疗。结论:应用吡喹酮抗囊治疗可出现杀虫反应,服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治疗,对安全度过杀虫反应期至关重要。
- 霍海英董玉华程皖鲁尹立新张志华
- 关键词:吡喹酮囊虫病
- 慢性阿米巴痢疾1例被引量:1
- 2001年
- 董红董玉华于振华
- 关键词:抗生素
- 脑囊虫病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 2006年
- 付婷霞霍海英董玉华史世俊尹立新
- 关键词:脑囊虫病患者患者心理分析寄生部位猪带绦虫颅内高压
- 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1993年
- 自阿苯达唑、吡喹酮问世以来,对脑囊虫病的治疗多为单独用药。为了提高其近期治愈率,并减轻治疗中的副反应,我们对46例脑囊虫病人采用了先投阿苯达唑,后投吡喹酮的治疗方法,并于2疗程后半年以上进行复查。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8~56岁,平均34岁;病程10d~17年,平均2.5年。46例中有颞癫发作者35例(76.09%),其中大发作32例,小发作1例,局限性发作2例。间歇性发热3例(6.52%)。头痛、头晕37例(80.43%),恶心8例(17.39%)。
- 杨淑芳葛凌云曹仰臣张普健孔巧云孔庆安于振华杨艳君吕桂月吴晓燕董玉华魏庆宽曹健
- 关键词:脑囊虫病囊尾蚴病阿苯达唑疗效
- 吡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被引量:1
- 1998年
- 吡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王昌源葛凌云胡迎新董玉华我所为世界卫生组织绦囊虫病合作中心,应用吡喹酮治疗绦、囊虫病过万例。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遇到的几个特殊病例的讨论,将我们应用吡喹酮的几点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例1,...
- 王昌源葛凌云胡迎新董玉华
- 关键词:吡喹酮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