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继华

作品数:178 被引量:768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6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1篇细胞
  • 58篇病毒
  • 32篇心肌
  • 28篇基因
  • 21篇免疫
  • 19篇小鼠
  • 18篇毒性
  • 18篇心肌病
  • 18篇抗体
  • 18篇肌病
  • 16篇巨细胞
  • 16篇病毒性
  • 14篇肿瘤
  • 14篇合胞病毒
  • 13篇呼吸道合胞病...
  • 13篇膀胱
  • 11篇蛋白
  • 11篇体外
  • 10篇心肌炎
  • 9篇克隆

机构

  • 14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5篇同济医科大学...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埃森大学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市妇女儿...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77篇董继华
  • 41篇廖玉华
  • 30篇卢银平
  • 22篇刘朝
  • 17篇童强松
  • 17篇郑丽端
  • 16篇杨东亮
  • 16篇曾甫清
  • 14篇汪朝晖
  • 14篇王敏
  • 13篇田慕贞
  • 12篇袁璟
  • 10篇王金平
  • 10篇张景辉
  • 10篇张淑玲
  • 9篇管世鹤
  • 9篇庞然
  • 9篇陆蒙吉
  • 8篇鲁功成
  • 7篇梅元武

传媒

  • 1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同济医科大学...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中国病毒学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20篇2008
  • 25篇2007
  • 28篇2006
  • 19篇2005
  • 10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8篇1999
  • 3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2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比夫定(素比伏)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HBV 复制子 pHBV1.3质粒转染 Huh7细胞,在转染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替比夫定,然后在不同时间段观察替比夫定的抗病毒作用。用 ELISA 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 水平,用荧光定量 PCR(FQ-PCR)检测培养上清中 HBVDNA 拷贝数,用 Southern blot 分析转染细胞中 HBV 复制中间体。结果替比夫定减少了培养上清中 HBsAg、HBeAg 的表达及 HBV DNA 拷贝数,抑制了转染细胞中 HBV 复制中间体的形成。替比夫定对 HBV 复制子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依赖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结论替比夫定在体外对 HBV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卢银平董继华刘朝陆蒙吉杨东亮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丹参酮ⅡA抑制电离辐射诱导胶质BV-2细胞激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能否抑制电离辐射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其机制.方法 用1.0μg/ml丹参酮ⅡA处理小胶质细胞12 h,体外接受137Cs γ射线照射2、4、8、16和32 Gy后,用实时PCR检测致炎因子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γ-H2AX和p65的表达变化.结果 16和32 Gy照射后小胶质细胞激活,形态学上从静息状态下的小胞体多突起转变为放疗后胞体变圆和突起皱缩,并释放致炎因子IL-1β、TNF-α、IL-6、IFN-γ和COX-2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调(5.0±0.60)、(2.1±0.20)、(2.4±0.25)、(1.6±0.30)和(3.6±0.50)倍(P<0.05).丹参酮ⅡA能明显减少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IFN-γ和COX-2的释放,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2.3±0.10)、(1.8±0.20)、(0.3±0.30)、(0.2±0.10)(t=5.56,P<0.05).Western blot分析提示,接受8和16 Gy电离辐射后,NF-κB的亚单位p65在细胞核的表达显著增加,而使用丹参酮ⅡA后可以减低电离辐射后p65在细胞核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提示在未照射组p65表达于细胞质,电离辐射后p65转位至细胞核,而使用丹参酮ⅡA后可以抑制电离辐射后p65的核转位,使其表达于细胞质.结论 电离辐射后迅速引起一系列的分子内信号传导,通过DNA双链断裂(DSB)触发信号传导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电离辐射后NF-κB信号通路下调致炎因子表达,从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
董晓荣董继华张瑞光范丽刘莉张涛伍钢
关键词:电离辐射DNA双链断裂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
柴胡在细胞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研究柴胡在细胞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方法:用Vero细胞先感染病毒后2小时给药法,观察细胞病变(CPE)。结果:当病毒感染量大于100TCID〈,50〉时,柴胡组有50℅~75℅CPE;而病毒对照组有75℅~...
廖传胜董继华
关键词:柴胡呼吸道合胞病毒
Survivin反义核酸结合位点的体外筛选及鉴定
2005年
合成 2 0mer随机寡核苷酸文库 ,与体外转录出的全长survivincRNA杂交 ,RNaseH酶切割后 ,经引物延伸、放射自显影 ,共筛选出 13个针对survivin基因的反义结合位点 (antisenseaccessiblesites ,AAS) .运用RNADraw软件分析、选定具有显著茎环结构的 4个位点 ,合成互补性反义寡核苷酸AS ODN1、AS ODN2 、AS ODN3 、AS ODN4并转染高表达survivin基因的胃癌细胞株MKN 4 5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MKN 4 5细胞的survivin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显著的下降 ;MTT比色法证实 6 0 0nmol LAS ODN1~AS ODN4转染 2 4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透射电镜、annexinⅤ FITC和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均检测到细胞凋亡 .说明运用随机寡核苷酸文库 RNaseH酶切割与计算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体外有效筛选出survivin的反义核酸结合位点 ,其相应的反义寡核苷酸能阻断survivi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郑丽端童强松杨渝珍陈方敏曾甫清汪良董继华
关键词:SURVIVIN基因基因表达
血小板微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影响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PMPs)可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表达组织因子(TF)。方法将一定数量分离于人富血小板血浆(PRP)的PMPs加到ECV-304细胞作用一定时间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TF表达。结果一定数量PMPs可刺激ECV-304细胞表达TF,但与相同反应条件下一定浓度内毒素(LPS)作用于ECV-304细胞表达的TF量有所不同。结论PMPs可刺激ECV-304细胞表达TF。
刘嵘魏文宁董继华杨锐吴健民
关键词:血小板微颗粒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柴胡注射液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在细胞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培养法,采取Vero细胞先感染病毒2h后给药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CPE)。结果:柴胡注射液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病变程度有显著差异,柴胡注射液抑制RSV的最大无毒浓度(TD0),半数有效浓度(IC50),最小有效浓度(MTC)和治疗指数(TI)分别为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和4。结论:柴胡注射液具有明显抑制RSV作用。
廖传胜余道文董继华
关键词:柴胡呼吸道合胞病毒抗病毒药物
口腔鳞癌组织中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干细胞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癌转录因子Oct-4在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Oct-4的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对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进行Oct-4半定量检测。结果:Oct-4在40例OSCC中均呈阳性表达,在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不同的病理分期的Oct-4表达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显示各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Oct-4的表达强度随OSCC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结论:全能干细胞标志物Oct-4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不表达,但在OSCC中的一小部分癌细胞中高度表达,这些全能表达Oct-4的癌细胞很可能是肿瘤干细胞,这些少量的具有多潜能分化的肿瘤干细胞具有诱发并维持OS-CC恶性表达的能力。Oct-4表达水平可作为口腔鳞癌的分化及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将有助于寻找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和肿瘤治疗靶,为分离、培养、鉴定OSCC的肿瘤干细胞提供可靠的依据,为OSCC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定提供理论基础。
严宁张汉东宋娟董继华丁玉梅
关键词:OCT-4口腔鳞癌
腺病毒介导bcl-2基因转染对顺铂所致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介导bcl-2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探讨bcl-2蛋白过度表达对顺铂所致SGC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SGC,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GFP转染SGC,并行神经丝蛋白(NF2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携带bcl-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bcl-2转染SGC,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设立Ad—bcl-2转染加顺铂组(A组),Ad.GFP转染加顺铂组(B组),顺铂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顺铂作用浓度为2ug/ml;NSt3作用48h后,行各组SGC计数,并通过ImageJ软件测量各组SGC轴突长度。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新生大鼠SGC。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腺病毒载体可安全高效转染体外培养的SGC。Ad—bcl-2转染3d后,Western Blot检测有外源性人bcl-2基因的高效表达,而Ad—GFP转染组和顺铂组未检测到表达。顺铂作用后。A、B、C组部分SGC细胞突起变短、萎缩,胞体缩小、变圆,甚至浮起。A组SGC数目明显多于B组和C组(P值均〈0.01),但少于D组(P〈0.05);A组SGC轴突长度明显长于B组和C组,但短于D组(P值均〈0.01)。结论腺病毒能够安全高效地转染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SGC。bcl-2蛋白过表达对顺铂所致SGC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王国鹏谢静刘英鹏罗凌惠鲁海涛董继华龚树生
关键词:腺病毒科转染螺旋神经节基因BCL-2顺铂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心肌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心肌炎动物模型。方法:用巨细胞病毒经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结果:MCMV感染小鼠心肌炎发病率为69.4%,死亡高峰在感染后7~14d,死亡率为11.11%;44.5%的感染鼠出现心外膜炎。MCMV感染的第7天,心肌细胞出现肿胀、变性,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灶性浸润;第14天,可见单个心肌细胞核固缩、溶解,心肌细胞小灶性坏死、崩解,周围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于感染后7~14d达高峰,第14天后开始减轻。MCMV感染小鼠全部心肌病变积分均≤2分,属轻度心肌炎改变;心电图的改变率达50%。结论:该心肌炎动物模型为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转归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唐省三廖玉华高翔陈志坚董继华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鼠巨细胞病毒BALB/C小鼠
特异性免疫血浆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1997年
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患者52例,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在病程早期用含有高效价RSV抗体的血浆静滴治疗,结果喘息、咳嗽与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用特异性免疫血浆治疗RSV感染是有效的。
余道文田慕贞董继华肖友珍殷开华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免疫血浆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