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美玲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脂肪颗粒
  • 2篇干细胞
  • 2篇成骨
  • 1篇脂肪移植
  • 1篇体外分离
  • 1篇体外分离培养
  • 1篇细菌
  • 1篇耐药
  • 1篇耐药细菌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 1篇抗菌肽
  • 1篇活性
  • 1篇骨诱导
  • 1篇分化
  • 1篇NDM-1
  • 1篇CB
  • 1篇F-14
  • 1篇成骨分化

机构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无锡卫生高等...

作者

  • 3篇蒋美玲
  • 2篇袁志坚
  • 2篇周红
  • 1篇周长林
  • 1篇窦洁
  • 1篇丁亚明
  • 1篇刘含含

传媒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脂肪干细胞的分离提取、鉴定及与脂肪颗粒的混合移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离提取脂肪干细胞(ADSCs),对其进行成脂、成骨的鉴定,并与脂肪颗粒混合移植,观察移植后的脂肪组织的存活情况。方法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磷酸盐缓冲液清洗,0.1%Ⅰ型胶原酶37℃消化1 h,离心,取沉淀,用含10%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传代,取第3代ADSCs用于成脂、成骨鉴定;另取第3代ADSCs用于移植,分为两组:ADSCs(密度为5×107/mL)0.9 mL+脂肪颗粒0.6 mL组、脂肪颗粒1.5 mL组,分别移植于大鼠背部两侧,共移植24只大鼠,分别于2周、1、3个月时脱颈椎处死8只大鼠,再取出背部脂肪组织。结果大鼠ADSCs成脂、成骨诱导后,经油红O、茜素红染色呈阳性,移植2周、1个月时,两组取出的脂肪组织的体积变化不大;但移植3个月后,取背部脂肪组织,称重:脂肪颗粒1.5 mL组平均重量为(0.4551±0.0024)g,而ADSCs(密度为5×107/mL)0.9 mL+脂肪颗粒0.6 mL组的平均重量为(0.7798±0.0033)g,两组脂肪组织的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代分离、培养的ADSCs生长状况良好,具有向成脂、成骨分化的能力,与脂肪颗粒混合移植后组织的存活率高,并能够改善脂肪颗粒单独移植时的液化吸收情况。
袁志坚何文涓周红蒋美玲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
大鼠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对脂肪颗粒移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体外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混合脂肪移植后的存活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消化、分离培养得到第3代ADSCs,行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和成脂诱导(油红O染色)。用CM-Dil荧光标记第3代ADSCs,24只大鼠每只背部皮下3处分别植入1.5ml脂肪颗粒、1.5ml荧光标记的ADSCs(密度为5×107个细胞/ml)和0.9ml荧光标记的ADSCs+0.6ml脂肪颗粒。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每次取出8只大鼠的移植物,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SCs定位。结果 ADSCs成骨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3周后油红O染色阳性。ADSCs与脂肪颗粒混合移植能明显改善脂肪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ADSCs具有成骨、成脂分化的潜能,能改善脂肪颗粒移植时的脂肪组织的液化吸收现象。
何文涓袁志坚丁亚明周红蒋美玲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成脂分化脂肪移植
多肽突变体Cbf-14-2抗青霉素耐药细菌的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新型多肽突变体Cbf-14-2对携带NDM-1基因重组菌(E.coli BL21(DE3)-NDM-1)的抗菌活性及机制。实验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活菌计数法测定多肽对E.coli BL21(DE3)-NDM-1重组菌的MIC/MBC和杀菌曲线,评价多肽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重组菌腹腔感染法建立小鼠败血症模型,评价多肽的体内抗菌活性;通过Zeta电位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探讨Cbf-14-2抗耐药细菌感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多肽Cbf-14-2对携带NDM-1基因的耐药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16μg/m L),能在2 h内快速杀灭细菌;同时,多肽能显著降低感染小鼠肝、脾、肺和肾脏等组织的细菌负载量,对细菌显示出强效清除能力,将小鼠存活率由10%提高至70%。这主要由于Cbf-14-2能与细菌细胞膜表面负电荷发生静电结合,增加对膜的穿透能力。因此,Cbf-14-2有望成为治疗NDM-1耐药细菌诱发感染的潜在抗菌剂。
汪梦筱马菱蔓刘含含蒋美玲窦洁周长林
关键词:抗菌肽抗菌活性NDM-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