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芝华 作品数:30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猫颈髓内长下行脊髓固有束神经元的定位研究 1990年 用HRP逆标方法和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I)逆行标记与单胺荧光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大多数被HRP标记的长下行脊髓固有束(LDPT)神经元出现于颈膨大Ⅶ和Ⅷ层,少数在Ⅰ、Ⅴ和Ⅹ层。同侧的神经元多半分布于Ⅶ层,小部分在Ⅷ层,少数在Ⅰ和Ⅴ层内,对侧的此神经元,绝大多数在Ⅷ层内,少数在Ⅶ层内,少数几个位于Ⅹ层。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同侧和对侧LDPT神经元在颈膨大内各有特有的分布。在朡髓(T_(8-11))的Ⅹ区,也观察到少数HRP标记的下行脊髓同有束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胞体在水平切片上面积很大(50—60μm)。此外,在LDPT神经元和下行的单胺能末梢之间联系的观察中,一些呈绿荧光的NA能末梢与LDPT神经元树突和胞体有紧密接触。表明下行的NA能末梢可能和LDPT神经元有直接联系。 蒋芝华外源性TH基因在帕金森氏病鼠脑内的表达──行为和TH免疫组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997年 用成年大鼠75只,给右侧黑质区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黑质多巴胶能神经元,制备偏侧帕金森氏病(PD)鼠模型。四周后,注射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向左侧旋转。旋转数为每分钟7次以上的35只PD鼠作实验用。其中实验组15只,对照组20只。向实验组PD鼠右侧纹状体多点植入含大鼠酪氨酸羟化酶cDNA(TH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SVK3-TH和脂质体Lipofectin混合的基因转染复合体。对照组分2组,每组10只。一组PD鼠右侧纹状体只植入pSVK3-TH,另一组仅植入Lipofectin。所有实验动物在移植后的18d内,每隔3d注射APO诱发旋转。并与移植前作比较。结果是:实验组的PD鼠,在移植后的12d内旋转数比移植前明显减少,到第15天后,旋转数接近移植前水平。经TH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移植后6d和12d的,右侧纹状体内有TH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移植周围。移植后18d的,未发现TH免疫阳性细胞。对照组的所有PD鼠,除其不对称旋转数与移植前比无变化外,在右侧纹状体内,也无TH阳性细胞。本研究首先证明了脂质体可介导TH基因进入PD鼠纹状体内的细胞并获得成功的表达,表达时程与功能变化时程相一致。该结果可能会为PD病人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蒋芝华 倪紫美 周长福 曹蕾 郑仲承 刘新垣 赵迎春 陈生弟关键词:震颤性麻痹 酪氨酸羟化酶 成年大鼠脑内5-羟色胺能纤维向海马移植物内投射的研究 本文用5-羟色胺(5-H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宿主脑内的5-HT能纤维是否能长入移植胚胎海马进行了研究,实验用大白鼠胚胎(17± 1)海马(移植物),移植入成年大鼠(宿主)海马, 手术后90天,宿主被灌流固定,冰冻切片... 蒋芝华 吕建利 曲富金 尹眉楷文献传递 酪氨酸羟化酶cDNA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94年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因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表达的酪氨酸羟化酶(TH)减少。本文在应用6-羟多巴胺(6-OHDA)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的前提下,首次将TH cDNA移植到PD大鼠纹状体内,模型动物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用免疫组化法及PCR法证实了外源性THcDNA可以进入脑细胞内,并表达出有生物活性的TH。 赵迎春 刘振国 陈生弟 余慧贞 曹蕾 郑仲承 蒋芝华 周长福关键词:基因疗法 酪氨酸羟化酶 震颤麻痹 人胚黑质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猴的行为观察 被引量:1 1997年 观察人胚黑质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模型猴的病理行为及改善程度。方法应用甲基-苯甲基-四氢吡啶(MPTP)制备偏侧PD猴模型,将早期人胚黑质细胞立体定向植入PD猴脑内,连续半年观察动物行为的改善程度,并结合免疫电镜证实移植神经元存活。结果移植治疗后模型猴运动减少、动作缓慢,肌张力增高较移植前明显改善,肢体震颤几乎消失,向右侧自发性旋转行为减轻,阿朴吗啡(APO)诱发的旋转次数明显少于移植前,且可持续一年,免疫电镜可观察到移植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与宿主脑细胞建立突触联系。结论植入PD猴脑内的黑质神经元可与宿主神经细胞建立突触联系,且病理症状改善持续时间较长。 刘振国 陈生弟 余慧贞 徐德隆 徐德隆 周长福关键词:震颤性麻痹 脑组织移植 动物模型 猫脊髓背外侧索中的单胺下行通路 1982年 根据已有资料,DLF与下行抑制有关。本实验在切断DLF后,在切口上方的DLF内产生强烈的5-HT和NA的荧光堆积。两种荧光堆积物在分布上是相互交错的,但5-HT的荧光堆积主要分布在交感外侧柱,背外侧索的外侧及其边缘;NA的荧光堆积主要分布在背外侧素的中央区。切口下方无任何荧光堆积。切断背外侧索后,中缝大核内(特别是靠中线区)5-HT细胞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中缝苍白核和暗核的5-HT细胞荧光无明显变化。A1的CA细胞荧光在切断DLF后也有所增强;但A2、A3和A6的CA细胞不受影响。 董新文 蒋芝华 沈锷关键词:单胺 HT 通路 脊髓 中缝大核 通过猫脊髓背外侧索下行的单胺能神经元定位研究 1986年 将荧光染料核黄(NY)的逆行追踪和单胺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相结合,用于对通过猫脊髓背外侧索(DLF)下行纤维的胞体的定位。在4只猫上,于脊髓的T_(2)节段的DLF作单侧横切,并用NY处理以后,其脑干再用Falck和Hillarp的方法处理。在同侧的中缝大核和与之相毗邻的网状大细胞核内,看到被NY标记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在同侧上橄榄核的背外侧、蓝斑和蓝斑下核内,看到被NY标记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这些结果暗示,DLF下行的单胺能纤维,主要起源于延髓的5-羟色胺能细胞群B_(3)和脑桥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细胞群A_(5)~A_(7)。 蒋芝华 沈锷大鼠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在肌母细胞中稳定表达 被引量:1 1995年 用电穿孔法将大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基因转染大鼠L-6TG成肌细胞株,经PCR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组织化学检测证明,TH基因能在细胞内稳定整合和表达,并在辅因子存在时将酪氨酸转化为多巴.移植于大鼠纹状体后可成活并表达TH。 曹蕾 郑仲承 孙兰英 刘新垣 蒋芝华 周长福 赵迎春 陈生弟关键词:基因 基因表达 震颤性麻痹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行为、免疫组化和脑微透析的实验研究 1997年 评价6-羟多巴胺(6-OHDA)损毁大鼠单侧黑质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应用6-羟多巴胺损毁SD大鼠单侧黑质制备偏侧PD鼠模型。3周后根据药物诱发试验,TH免疫组化证实模型制作成功。进一步用脑微透析技术结合HPLC-ECD在体检测PD鼠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结果:82只大鼠中有36只阿朴吗啡(APO)诱发的旋转次数>7转/min。6-OHDA注射侧黑质DA神经末稍已绝大多数被损毁。6-OHDA损毁侧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明显低于健侧(P<0.05,P<0.01)。应用6-OHDA制备的偏侧PD鼠模型是PD研究的理想模型之一。 赵迎春 刘振国 陈生弟 余慧贞 蒋芝华 周长福关键词:震颤麻痹 免疫组化 微透析 关于猫颌下腺神经支及其节前神经元的观察 1985年 用逆行溃变(Kohnstamm,1902;Yagita,et al.,1909;Torvik,1957)局部电刺激中枢(Chatfield,1942;Magoun et al.,1942;Wang,1943)等方法进行唾液中枢的定位,所得到结果很不一致。近年Satomi(1979)等用辣根过氧化酶(HRP)浸泡猫中间一面神经或鼓索神经,观察了脑干中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但用HRP直接浸泡支配猫颌下腺的神经分支尚未见报道。 江连海 蒋芝华 沈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