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余力

作品数:52 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关节
  • 11篇骨折
  • 9篇关节炎
  • 8篇补肾
  • 7篇膝关节
  • 5篇性关节炎
  • 5篇手术
  • 5篇中药
  • 5篇骨性
  • 5篇骨性关节
  • 5篇骨性关节炎
  • 5篇骨质
  • 5篇骨质疏松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膝关节骨性
  • 4篇膝关节骨性关...
  • 4篇骨关节
  • 4篇骨关节炎
  • 4篇骨质疏松症

机构

  • 51篇山东中医药大...
  • 2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潍坊市益都中...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2篇蔡余力
  • 12篇张兴彩
  • 7篇吕文学
  • 5篇陈德强
  • 5篇张伟
  • 5篇陈宪海
  • 4篇邱红明
  • 4篇张世华
  • 4篇岳亮
  • 3篇韩铭
  • 3篇于永杰
  • 3篇杨清毅
  • 3篇孙继飞
  • 2篇曹贻训
  • 2篇张心月
  • 2篇张文强
  • 2篇李刚
  • 2篇贾新华
  • 2篇张俊忠
  • 2篇郝延科

传媒

  • 5篇中医正骨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甘肃中医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中医药学报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伤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术式治疗腘窝囊肿的比较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囊肿切除(arthroscopic cystectomy,AC)、镜下内引流术(arthroscopic internal drainage,AID)及传统开放切除(traditional open cytectomy,TOC)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本科手术治疗108例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8例采用镜下AC,35例采用AID,35例采用TOC。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等资料。[结果]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AC与AID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TOC组(P<0.05);AID组手术时间显著优于AC、TOC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三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AC组与AI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TOC组(P<0.05);AC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AID与TOC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显示,AC组与AID组腘窝囊肿复发率显著低于TOC组(P<0.05)。相应时间点三组间膝关节退变Kellgren-Lawrence评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切除相比,镜下囊肿切除术与镜内引流术具有复发率低的优势。其中,镜下囊肿切除术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更为满意。
于永杰马亮王传鑫刘宏波衣雪平郑志永蔡余力
关键词:内引流术
人工智能——骨科新的“头脑风暴”
2024年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通过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等计算机算法研究人类大脑智能,模拟人脑活动,执行达到或超过人类表现的任务,最终实现计算机自主智能化活动[1]。“人工智能”概念由John McCarthy于1956年首次提出[2],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鉴定、疾病诊断及手术规划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构建“用户友好型”诊断网络,基于公共AI平台对疾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建立疾病诊断模型,提高脊柱骨折、肋骨骨折、骨关节炎等骨科常见疾病的诊出率及分期精准度,并对相关手术规划提供帮助[3-5]。
姜仲博郭艳波吕文学岳亮王德恒于宁蔡余力
关键词:头脑风暴肋骨骨折人工智能计算机算法手术规划人类大脑
骨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4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骨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中药骨蚀汤及西药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单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结果:随访3个月以上,治愈患者33例(78.57%),好转8例(19.05%),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骨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武雷蔡余力
关键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阿仑膦酸钠片
脑机接口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展望
2024年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通过获取大脑神经活动来控制外部设备,实现与外部数据的实时交互,分为侵入式BCI和非侵入式BCI,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等领域[1-2]。Vidal[3]在1973年尝试首次采用脑电图在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并使用“脑机接口”一词。
姜仲博郭艳波吕文学岳亮王德恒蔡余力
关键词:大脑神经脑机接口脊髓损伤外部数据脑电图实时交互
补肾强骨、活血通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补肾强骨、活血通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肾痹汤"加理疗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消炎镇痛药加理疗治疗。治疗4周后根据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1.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强骨、活血通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蔡余力陈德强臧建国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补肾强骨肾痹汤
清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清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清痹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72%、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优良率为64%、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痹汤能有效缓解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孙继高孙继飞王文龙蔡余力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清痹汤塞来昔布
曹贻训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被引量:5
2011年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它主要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致残率较高。曹贻训教授采用自创方药"尪痹汤"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蔡余力陈德强张兴彩
关键词:脊柱炎
多裂肌横截面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究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ET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9例)和未复发组(76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计算多裂肌CSA及脂肪浸润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CSA与VAS评分、ODI的相关性,并对PET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VAS评分、ODI及多裂肌CSA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高于未复发组,多裂肌CSA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复发组患者VAS评分、ODI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CSA与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及ODI均呈负相关(r=-0.322,P=0.002;r=-0.315,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裂肌CSA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VAS评分、ODI及多裂肌CSA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73.21%,P=0.001)。结论多裂肌CSA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与VAS评分、ODI具有一定相关性;多裂肌CSA与VAS评分、ODI联合应用对PETD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刘志壮蔡余力王晓英崔凯莹郝延科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编码RNA在骨性关节炎中对软骨细胞和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致残率最高的慢性疾病,由于肥胖率增加和老龄化的到来,OA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资源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非编码RNA的研究逐渐成为OA领域的热点,近来的研究表明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OA主要的病理基础,非编码RNA与软骨细胞存在密切联系,但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非编码RNA对软骨细胞和胞外基质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软骨退变的机制,为OA的早期诊疗提供新思路。
王世琦岳亮谢文鹏蔡余力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非编码RNA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
中医痰湿体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观察中医痰湿体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8例患者进行归类后分为A组21例、B组39例、C组47例、D组51例,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的计分方法计算各亚量表的得分,然后采用判别分析法对每个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同一COPD患者可能表现为多种体质兼夹,对于此种情况,本课题组将其作为几种相应的体质类型进行归类研究。结果:A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平和质9例(42.8%)、气虚质7例(33.3%)、阳虚质5例(23.8%);B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气虚质18例(46.2%),阳虚质11例(28.2%),痰湿质7例(18.0%);C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痰湿质20例(42.6%),血瘀质17例(36.2%),气虚质8例(17.0%);D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痰湿质22例(43.1%),湿热质14例(27.5%),血瘀质12例(23.5%)。痰湿体质49例,占31.0%,其中A组占0,B组占18.0%,C组占42.6%,D组占43.1%。与痰湿体质兼夹同见的前3位体质分别为瘀血体质6例,湿热体质4例,阳虚体质3例。结论:①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是COPD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②痰湿体质与气流受限程度及急性加重风险呈正相关;③对于症状较少的COPD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体质类型分析来预测其急性加重的风险程度,从而指导患者用药。
张兴彩蔡余力张伟陈宪海贾新华张心月王立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体质痰湿体质病因病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