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孟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味
  • 1篇单味中药
  • 1篇单味中药浓缩...
  • 1篇血性
  • 1篇血脂
  • 1篇饮片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浓缩颗粒
  • 1篇中药饮片
  • 1篇中药饮片改革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脑卒中
  • 1篇康莱特
  • 1篇活质量
  • 1篇急性
  • 1篇急性缺血

机构

  • 3篇广东省农垦中...

作者

  • 3篇蔡孟
  • 1篇陈焕伟
  • 1篇郑丽容
  • 1篇唐春发
  • 1篇王博
  • 1篇马田就
  • 1篇吕学文
  • 1篇王翠琴
  • 1篇龙玲
  • 1篇胡秀娟
  • 1篇李翠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参数模型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两组,首次缺血性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150例、复发脑卒中组(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50例,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视为健康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血脂指标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脂参数模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①首次缺血性脑卒中组、复发脑卒中组和健康组三组血脂指标TCH、TG、HDL-C、LDL-C、apoB、TCH/HD-CL、LDL-C/HDL-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首次缺血性脑卒中组的TCH、TG、LDL-C高于复发脑卒中组,HDL-C低于复发脑卒中组(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TCH、TG、LDL-C、apoB、TCH/HDL-C、LDL-C/HDL-C为首次脑卒中及复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④ROC显示:TCH/HDL-C模型诊断预测急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为0.766(95%CI:0.700~0.832),最佳截断值为3.91,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2.3%、71.1%、0.534;LDL-C/HDL-C模型诊断预测脑卒中的AUC为0.754(95%CI:0.687~0.822),最佳截断值为2.38,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78.5%、67.2%、0.457。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首次发生和复发与血清中TCH、TG、LDL-C、apoB、TCH/HDL-C、LDL-C/HDL-C水存在密切相关性。TCH/HDL-C、LDL-C/HDL-C两种模型联合可对急性脑卒中的首次发生有诊断及预测有参考价值。
陈光照马田就唐春发蔡孟郑丽容罗吉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脂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优点及与中药饮片的对比分析
2005年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在日本、台湾省等地区应用较广,是一种新的中药饮片改革的应用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根据我院使用情况讨论报告如下.
蔡孟
关键词: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饮片改革
康莱特联合奥施康定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奥施康定对于提高癌痛的止痛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晚期癌痛患者84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奥施康定口服止痛,而观察组采用奥施康定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方案,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组疼痛控制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对比中,两组治疗后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对照组评分为(42.82±11.83)分,观察组为(50.91±12.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领域7个项目中,观察组疼痛、睡眠困难,恶心呕吐、食欲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控制情况中,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0.95%,而观察组高达97.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等,其中观察组加用康莱特后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恶心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癌痛患者,可以采用康莱特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的方案,不仅治疗后疼痛缓解率高,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相关不良反应减轻,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龙玲王翠琴蔡孟胡秀娟陈焕伟李翠王博吕学文
关键词:康莱特奥施康定癌痛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