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俊强

作品数:32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哲学宗教
  • 8篇政治法律
  • 7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主义
  • 8篇社会主义
  • 7篇恩格斯
  • 6篇意蕴
  • 6篇政治经济学批...
  • 6篇资本
  • 6篇经济学批判
  • 6篇价值意蕴
  • 5篇政治经济学
  • 5篇社会
  • 5篇经济学
  • 3篇古典政治经济...
  • 2篇哲学
  • 2篇政治经济
  • 2篇中国模式
  • 2篇社会整合
  • 2篇社会主义市场
  • 2篇社会主义市场...
  • 2篇市场化
  • 2篇市场经济

机构

  • 32篇西南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嘉应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重庆人文科技...

作者

  • 32篇薛俊强
  • 3篇孙喜香
  • 2篇黄晓锋
  • 1篇王丰

传媒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岭南学刊
  • 2篇马克思主义哲...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经济学家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践”、“批判”和“革命”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性的再思考被引量:2
2014年
吉登斯和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诠释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应有的实践和反思精神,同时遮蔽乃至误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理论本性。历史唯物主义既非思辨历史哲学,更不是实证科学和社会进化论。面对新的现实问题而得出富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时代阐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本性;对现代社会权力关系运行机制给予最为深刻和现实的历史批判,凸显出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性"向度;追求实现无产阶级人类解放折射出历史唯物主义"革命性"维度。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抽象地言说社会历史规律性的问题,而是聚焦揭示人的生命个体被"物化"的社会关系统治的历史根源、洞悉社会生活本质、探求实现每个人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薛俊强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理论
恩格斯对英国“济贫法”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意蕴
2021年
恩格斯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关于贫困问题的经验主义研究范式,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全面剖析“济贫法”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前提,揭示“济贫法”遮蔽了资本剥夺劳动的本质,捍卫了底层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恩格斯将“济贫法”体系下的贫困问题置于特定的社会阶级结构和制度框架加以考量,对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核心的现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给予深刻批判。恩格斯对英国“济贫法”的批判构成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思想资源,深入研究恩格斯对英国“济贫法”本质的揭示与批判,有助于辨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剥夺本质,澄清新自由主义与全球贫困的内在关联,可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深化反贫困社会治理提供以劳动者为本位的发展思路与价值导向。
薛俊强吴大娟
关键词:恩格斯贫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时代价值——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当代解读被引量:1
2014年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集中阐发了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精神的深刻洞见。恩格斯不仅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而且为诊断和批判现存社会的非正义性提供了最具理性批判色彩的理论资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自身发展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极为切近恩格斯当年对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历史情境。可以确切地说,当代中国正步入恩格斯所言说的问题域之中。因此,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重温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就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孙喜香薛俊强
关键词: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品格
“未来社会”与“公共性”——哈贝马斯与马克思论“公共性”被引量:2
2015年
"公共性"理论在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与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中皆具有重要的地位。哈贝马斯将"公共性"概念定义为一种政治文化范畴,并借助于批判公共性的资本主义表现形式,确立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理想类型,藉此探求能以此种公共性为体现的未来社会之存在可能。马克思将公共性理解为一种哲学范畴,并将其纳入历史主义的分析框架之中。马克思指出,真实的公共性的最终实现,不应该指望其在精神领域之中自我生成,而应该通过改变财产的私有制度,终结这种制度所具有的隐蔽的压制,释放出被其所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并通过世界性的交往而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而实现。
黄晓锋薛俊强
关键词:公共性公共领域哈贝马斯
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趋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被引量:3
2018年
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金融化趋势及其结构性转换的内在机制为: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的货币衍生机制在于货币作为资本执行商品的职能;当代资本主义资本金融化的内生动力在于,资本通过金融化手段,隐性剥夺和占有劳动、疯狂追求剩余价值,并企图摆脱过剩危机。当前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输出政策体现了金融资本对外扩张和占有全球剩余价值的内在要求。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运作虚拟迷幻,意味着资本的当代形态逐渐走向数字化、符号化和虚拟化;导致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泡沫化,从而滋生了其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金融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金融化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实质启示我们,当代中国资本制度创新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性批判作为资本权力体系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实现资本金融化的民主化和人民性,把资本金融从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转化为全体劳动者共享的财富创造源泉,确立社会主义的人民财富观。
薛俊强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零工经济本质探析
2021年
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兴起的零工经济改变了资本与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看似实现了劳资平等,实际上,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资本与劳动的本质关系并没有改变,零工经济成为以数字平台为支撑的一种新型资本积累形式。零工经济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通过无界限地延长劳动者劳动时间、拓展新空间领域、使游离的劳动力重新纳入资本运作等途径提高资本积累效率、扩大资本积累范围。因此,唯有立足于马克思资本与劳动关系视域,透过零工经济的表象识别出它背后资本自我增殖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零工经济中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周金梦薛俊强
关键词:资本资本积累
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当代启示
2020年
当前应客观评判和反思西方马克思学对恩格斯思想研究的学术限度,避免以学术之名阉割马克思主义政治性内涵的研究倾向。只有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体视域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情境,全面评判恩格斯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才能深入理解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理论贡献。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时代主题、价值底蕴和历史使命几方面,阐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性与实践旨归,坚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价值立场。科学理解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面向劳苦大众的价值立场和人民底蕴,有助于扩展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研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孙喜香薛俊强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主义观价值立场马克思主义学风
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理想的阐释被引量:4
2011年
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条红线和中心线索。马克思关于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思考和研究都是围绕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展开,无论是经济层面上的社会所有制的奠基,还是政治层面上的国家的消亡,马克思最终的理论旨趣在于实现一个"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及其全面发展"这样的理想社会状态。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承载了马克思的最高社会理想和价值关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准确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视域形成及其内涵,是理解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及其理论实质的前提。
薛俊强
关键词:社会
恩格斯晚年的政治思想及其价值意蕴
2021年
恩格斯晚年立足于唯物史观,从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关联中洞悉政治的社会本质,从人类文明生成的历史脉络中揭示政治的世俗起源和走向终结的历史进程。恩格斯创造性地把非官僚的民主共和国作为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政治实现方案,致力于探索无产阶级政党、国家与人民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组织形式。面对日益壮大的社会主义政党未来发展问题,恩格斯晚年理性思考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辩证关系,从超越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视角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革命、民主和自由的张力中赋予社会主义以时代生命。恩格斯晚年政治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传统和理论构架,为洞悉现代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独具特色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薛俊强
关键词:晚年恩格斯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视角下的“中国道路”问题浅议被引量:1
2011年
结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道路"问题的讨论,从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真实问题情景出发,基于唯物史观理论视域探讨"中国道路"问题的言说视域、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及现实意义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问题域,而这个问题域从根本上说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思考。秉承马克思社会历史价值观的本真精神成为理性审视"中国道路"问题的价值意蕴和思想实质的重要理论视角和价值前提,进而有助于理性洞悉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内在逻辑和实质。
薛俊强
关键词:历史价值观中国模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