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芳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图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4篇综合征
  • 3篇预激
  • 3篇预激综合征
  • 3篇体表
  • 3篇体表心电
  • 3篇体表心电图
  • 2篇动脉
  • 2篇心电图定位
  • 2篇晕厥
  • 2篇症状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症
  • 2篇首发症状
  • 2篇体表心电图定...
  • 2篇消融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25...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田福利
  • 6篇永福
  • 6篇袁芳
  • 5篇安东记
  • 5篇杜日映
  • 4篇张馥
  • 3篇刘艳明
  • 2篇郭继鸿
  • 2篇刘向东
  • 2篇席小芬
  • 1篇安东纪

传媒

  • 2篇北京军区医药
  • 2篇神经药理学报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B型预激后间隔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及鉴别诊断
2000年
目的 探讨B型预激综合征在左右后间隔旁道的位置与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80例B型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的结果作对照,寻找体表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与左右后间隔旁道位置关系,确定体表心电图左右后间隔旁道的鉴别诊断标准,并计算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结果显示体表心电图的11项特征变化与B型预激左右后间隔旁道定位鉴别诊断有关,即V_1导联中P-R间期长短、QRS波形态、δ波方向及S波的深度;δ波及QRS波的额面电轴及二者差值;Ⅲ导联R/S波比值;胸前导联R/S>1的转折点;下壁导联中(Ⅱ,ⅢavF)负性δ波的数量;P_(v1)-P_E间距。根据以上11项特点对术前80例B型预激重新定位,其鉴别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率在右后间隔旁道分别是88.2%,83.3%和77.5%,而左后间隔是83.3%,88.2%,87.5%。结论 B型预激旁道绝大部分位于右后间隔旁道,但也不排除左后间隔旁道,尤其是左后旁道预激不完全时可出现B型预激改变,上述体表心电图的11项特征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田福利安东记永福袁芳郭继鸿杜日映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导管消融术心电描记术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由 16例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首发改变,分为窦缓、窦停和房室传导阻滞 (AVB)三组,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依据,对其临床表现、心肌酶学检测和心电图的定位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三组病人的临床表现相似。心电图定位诊断与下壁、正后壁、右室和侧壁有关。心肌酶学中肌酸磷酸肌酶 (CK— MB)峰值的高低与梗塞面积大小和 AVB存在与否有正相关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AVB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较窦缓组和窦停组严重,尤其是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突出。结论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心电图常以窦缓、窦停或 AVB为其突出改变,对应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组病变与冠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有关,尤其是优势型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是 AVB发生的重要的独立因素。
张馥田福利永福杜日映安东记席小芬袁芳刘艳明刘向东
关键词:晕厥心肌梗塞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狭窄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1999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脉突然闭塞引起心肌不可逆损伤、坏死所致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持续性心前区绞痛伴有压榨、窒息感,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老年性AMI上述症状不明显或缺如,常以突发性晕厥、脉缓和低血压为首发表现,而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延误诊治。现将1984.1~1999.
张馥田福利永福杜日映安东记席小芬袁芳刘艳明刘向东
关键词:首发症状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病变房室传导阻滞
B型预激后间隔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的鉴别诊断
1999年
目的 探讨B型预激综合征在左右后间隔旁道的位置与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以80例B型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的结果作对照,寻找体表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与左右后间隔旁道位置关系,确定体表心电图定位左右后间隔旁道的鉴别诊断标准,并计算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显示体表心电图的11大特征变化与B型预激左右后间隔旁道定位鉴别诊断有关,即V_1导联中P-R间期长短。QRS波形态、△波方向及S波的深度;△波及QRS波的额面电轴及二者差值;Ⅲ导联R/S波比值;胸前导联R/S>1的转折点:下壁导联中负性△波的数量;PV1-PE间距。根据以上11大特点对术前80例B型预激重新定位,其鉴别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率在右后间隔旁道分别是88.2%、83.3%和77.5%,而左后间隔是83.3%、88.2%、87.5%。结论B型预激旁道绝大部分位于右后间隔旁道,但也不排除左后间隔旁道,尤其是左后旁道预激不完全时可出现B型预激改变,上述体表心电图的11大特征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田福利安东记郭继鸿永福杜日映袁芳张馥
关键词:B型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射频消融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01年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是由于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即P细胞)兴奋降低和(或)兴奋传出异常,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电图常以窦缓(40~50/min)、窦停(R-R间期》2.5秒)、窦房阻滞、双结病变和慢快综合征等形式表现.早期药物治疗不满意,中晚期常采用心脏起搏的方法治疗.我院1988年3月~2000年2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采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食管电生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田福利安东纪袁芳永福刘艳明孟庆才
关键词:窦房结综合征环磷酸腺苷葡甲胺食道电生理
后间隔房室旁路体表心电图的定位诊断
2001年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在左、右及后间隔旁路的位置与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 80例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前后作对照 ,寻找体表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与左、右及后间隔旁路位置关系 ,确定体表心电图定位左、右及后间隔旁路的鉴别诊断标准 ,并计算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 体表心电图的 8大特征变化与预激左右后间隔旁路定位鉴别诊断有关 ,即 V1 导联 QRS波形态、△波方向 ;△波及 QRS波的额面电轴及二者差值 ; 导联 R/ S波比值 ;胸前导联 R/ S>1的转折点 ;PV1 - PE间距。根据以上 8大特点对术前 80例预激重新定位 ,其鉴别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率在右后间隔旁路分别是 88.2 %、83.3%和 77.5 % ,而左后间隔是 83.3%、88.2 %、87.5 %。结论 B型预激旁路绝大部分位于右后间隔旁路 ,但也不排除左后间隔旁路 ,尤其是左后旁路预激不完全时可出现 B型预激改变 ,上述体表心电图的 8大特征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田福利安东记郭继鸿永福杜日映袁芳张馥
关键词:后间隔旁路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