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3篇准分子
  • 3篇准分子激光
  • 3篇磨镶术
  • 3篇激光
  • 3篇角膜磨镶术
  • 3篇分子
  • 2篇原位
  • 2篇原位角膜磨镶...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激光原位
  • 2篇激光原位角膜...
  • 2篇激光原位角膜...
  • 2篇分子激光原位...
  • 1篇典必殊
  • 1篇上皮
  • 1篇上皮下角膜磨...
  • 1篇瞳孔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李新宇
  • 5篇刘磊
  • 5篇袁菁
  • 1篇栗静
  • 1篇董洁玉
  • 1篇汪明红
  • 1篇邹艳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角膜曲率测量方法结果的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比较Orbscan眼前节系统与RKT-7700自动式角膜曲率计及手动式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的差异。方法:对50例100眼分别进行Orbscan、自动式和手动式角膜曲率计角膜曲率测量。结果:Orbscan、RKT-7700自动式及手动式角膜曲率计角膜曲率测量值分别为:43.42±1.45,43.63±1.50,42.33±1.37D。测量的K1,K2,K,d值均以RKT-7700自动式角膜曲率计为最高,手动式曲率计值最低,手动式角膜曲率计测量值较Orbscan角膜曲率测量值偏低1.0838D(P<0.000);手动式角膜曲率计较RKT-7700自动式角膜曲率计低1.296D(P<0.000);自动式角膜曲率计比Orbscan角膜曲率测量值高0.212D(P=0.294)。Orbscan-II眼前节系统与RKT-7700自动式角膜曲率计间各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各检测方法间角膜散光值(d)均无显著性差异。手动式角膜曲率计测量的K1,K2,K值与Orbscan-II眼前节系统及RKT-7700自动式角膜曲率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角膜曲率测量仪的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RKT-7700自动式角膜曲率计测量值最高,手动式角膜曲率计测量值最低,Orbscan眼前节系统与RKT-7700自动式角膜曲率计测量值差异没有显著性。
李新宇刘磊袁菁董洁玉邹艳
关键词:角膜曲率计曲率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瞳孔及前房深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 ileusis,LASIK)对瞳孔大小及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对51例(101只眼)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以及1月采用O rbscan-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测量瞳孔大小、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角膜后表面高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1月时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6.73±7.99)μm、(56.49±12.36)μm和(52.12±15.84)μm,术前和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相应时间段瞳孔大小为(4.87±0.68)mm、(4.37±0.58)mm和(4.56±0.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前房深度分别为(3.24±0.25)mm、(3.27±0.24)mm和(3.25±0.2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术后瞳孔缩小,而前房深度没有明显变化。
袁菁刘磊李新宇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瞳孔大小前房深度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应用典必殊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典必殊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05-06/2005-12在我院行LASEK术100例20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典必殊组,3g/L Tobramycin+1g/L Dexamethasone)和对照组(托百士组,3g/L To-bramycin),对两组病例术后角膜刺激症状、上皮愈合情况、视力、Haze程度及眼压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应用SPSS12.0软件包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1、3d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上皮愈合情况、眼压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合理使用典必殊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不会影响角膜上皮的愈合,不增加继发性高眼压的比例。
李新宇刘磊袁菁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典必殊
LASIK术中发生角膜瓣异常者屈光状态的变化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LASIK术中制瓣时发生角膜瓣异常者眼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LASIK术中制瓣异常者42眼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创伤后6月内的屈光变化规律。结果LASIK术中制瓣时发生角膜瓣异常者会引起患眼近视平均球镜当量增加,散光度变化与术前比有显著差异,3月后屈光状态稳定。结论LASIK术中制瓣异常会引起眼屈光状态的变化,2次手术时必须在3月后进行,且必须重新测量屈光状态。
李新宇刘磊袁菁栗静汪明红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屈光改变
传导性角膜塑形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传导性角膜塑形术(conductivekeratoplasty)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32例46眼患者行传导性角膜塑形术,分别于术前,术后3,7d;1mo对其内皮细胞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术后3,7d;1mo中央及周边区内皮细胞密度(CD)、内皮细胞的平均面积(AVE)、变异系数值(CV)及六角形内皮细胞的比例(6A)术前术后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导性角膜塑形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
李新宇刘磊袁菁
关键词:内皮细胞老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