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应石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水资源
  • 2篇水资源短缺
  • 2篇西昆仑
  • 2篇北缘
  • 2篇层次分析
  • 2篇层次分析法
  • 1篇大运河
  • 1篇底面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遗迹
  • 1篇东北缘
  • 1篇洞庭盆地
  • 1篇新生代
  • 1篇岩芯
  • 1篇沿海平原
  • 1篇样式
  • 1篇支撑腿
  • 1篇人与自然关系
  • 1篇上新世

机构

  • 10篇江苏省地质调...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苏省有色金...

作者

  • 11篇许应石
  • 4篇郭刚
  • 3篇李长安
  • 3篇欧健
  • 2篇张中旺
  • 2篇贺新星
  • 1篇张增杰
  • 1篇张玉芬
  • 1篇冯文立
  • 1篇骆丁
  • 1篇张平
  • 1篇毛欣
  • 1篇潘明宝
  • 1篇李亚伟
  • 1篇李向前
  • 1篇孙欣欣

传媒

  • 2篇西北地质
  • 2篇华东地质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名城
  • 1篇国土资源科普...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及对策被引量:21
2012年
湖北省作为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同样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风险。为了评价水资源短缺风险系数,在探讨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值,运用隶属度评价将指标数值转化为风险隶属度,二者结合加权求和计算出各评价区水资源短缺风险系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平均水资源短缺风险值数为5.24,属于中度风险;鄂西北、鄂东南地区分别为5.38,5.34,属于中度风险;鄂西南地区风险指数为4.10,接近低风险;江汉平原风险值最高达到5.64,属于高风险区。
许应石李长安张中旺张增杰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
洞庭盆地古沅江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被引量:10
2014年
以野外调查中发现的2处出露较好的古沅江沉积砾石层剖面,即河袱山剖面和黄土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所出露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并建立了沉积序列。结果表明,古沅江砾石层在地貌上表现为古,十积扇,但该古)十积扇并不是一期冲积扇。依据2个剖面的岩性特征与沉积特征,以岩性层作为对比标志层,将剖面划分为3期,十积扇。河袱山剖面第2层与黄土山剖面第2层构成第1期冲积扇,表现为扇顶一扇中相;河袱山剖面第3、4层与黄土山剖面第3~6层构成第Ⅱ期冲积扇,该期,十积扇较完整,表现为完整的扇顶一扇中相以及部分扇缘相;河袱山剖面第5层与黄土山剖面第7~9层构成第Ⅲ期冲积扇,表现为以扇顶相为主的扇顶一扇中相。该古冲积扇的成因类型表明)十积扇形成时的气候较为湿润;以砾质为主的沉积物则说明当时洞庭盆地周缘的地形较现在陡峻,古沅江也具有更强的搬运能力。
赵举兴李长安许应石
关键词:沉积环境
一种岩芯劈样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岩芯劈样平台,包括矩形台面和位于矩形台面下方且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腿,所述矩形台面的两个长边上均设有至少一个V型侧托卡片,所述V型侧托卡片包括固定于矩形台面上的底面和设置在底面上的支撑面;所述底面的一端位...
许应石张平骆丁冯文立
文献传递
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建设被引量:5
2018年
南京栖霞山地区地质研究历史较早,基础地质资料丰富,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首次对栖霞山地区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67处,并划分为7大类13类15亚类,分析了主要地质遗迹的资源特征,评定出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5处,说明栖霞山地质遗迹等级已达到国家地质公园标准。论述了栖霞山地质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及建议,为栖霞山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许应石郭刚孙欣欣
关键词:地质遗迹
江苏沿海平原的沧桑巨变被引量:1
2020年
江苏沿海平原地跨南通、盐城、连云港3市(东经118°24′-122°18′,北纬31°39′-35°06′),东濒黄海,北接山东半岛,南临长江黄金水道,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千米,系长江、淮河、黄河、黄海与地壳升降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广袤堆积平原,总体地势低平,向海微倾,地面高程一般3~5米,局部0.6~1.5米,是全国地势最低的平原区;海岸线长954千米,岸线平直、坡度平缓;发育宽广的潮间滩涂及未围垦的滩涂面积达5000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湿地资源丰富,后备土地资源充足,区位优势独特。
许应石张平(文/图)詹庚申(文/图)冯文立(文/图)骆丁(文/图)刘明遥(文/图)
关键词:泛滥平原海平面下降上新世沿海平原
江汉平原东北缘末次冰消期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麻城剖面位于江汉平原东北缘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带半封闭的宽浅碟形洼地,是江汉平原北缘末次冰消期代表性沉积剖面。沉积环境主要由山麓坡洪积相和沼泽相组成,形成年代为距今18.00~8.60 ka。麻城剖面粒度组成主要以粉砂为主,达60.73%,其中,粗粉砂达40.83%。剖面粒度变化可划分为7个变化阶段。结合剖面的岩性与沉积环境特征等综合分析,发现末次冰消期气候环境经历了四个气候期:第一气候期17.90~17.02 ka B.P.,为冰盛期之后气候开始回暖升温期。此时降水相对较多,地表径流强度中等偏强。第二个时期17.02~12.02 ka B.P.,为快速升温期。总体暖湿多雨,是末次冰消期最显著暖湿期,在江汉平原北缘坡麓地带的洼地广泛发育了沼泽。粒度变化进一步表明气候存在波动,早、晚期降雨强度大,时有强降水发生,地表径流稳定性差;中期(14.47~12.64 ka B.P.)降水明显减少,但雨量相对均匀,地表径流变幅小,此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石笋记录的冰消期气候特征是一致的。第三气候期12.02~10.80 ka B.P.,该期是新仙女木事件之后的快速升温期,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为剖面最大。表明当时降雨量大,气候稳定性较差,强降雨时有发生。第四气候期10.80~8.60 ka B.P.,气候总体为偏温湿环境。地表径流较第三气候期明显降低,早期降水偏多,后期温湿程度降低,地表径流变小。剖面中有两个明显的气候事件记录,一是新仙女木事件,表现为第④层与第⑤层之间的短暂沉积间断和沼泽环境的结束;二是9.8~9.2 ka B.P.干旱期,为厚约15 cm的黄土状土的沉积。研究表明,长江和汉江洪泛影响不到的江汉平原边缘洼地沉积可能是记录本地区气候特征的良好载体。
张玉芬李长安赵举兴毛欣毛欣魏传义许应石张岱
关键词:江汉平原末次冰消期粒度分析
西昆仑依格孜也尔河阶地沉积特征及其对河流演化的指示被引量:2
2020年
对西昆仑山前依格孜也尔河阶地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获得阶地河拔、分布、发育及沉积特征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阶地沉积相及沉积环境,进一步研究西昆仑山前河流阶地发育成因及河流演化过程。依格孜也尔河发育基座阶地T4和T3,堆积阶地T2和T1,阶地T1、T2、T3和T4时代依次为5~8 ka B.P.、18~30 ka B.P.、40~50 ka B.P.和80~100 ka B.P.。阶地形成主要受控于间歇性构造抬升,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阶地类型差异主要受河流演化影响。阶地沉积相分析表明,T4和T3阶地分别为泥石流相和冲洪积扇相,河流侵蚀作用强,间歇性堆积;T2阶地沉积期河流系统出现重大转变,呈多旋回辫状河沉积,堆积作用增强;T1阶地为主河道-漫滩相沉积,侵蚀-堆积作用趋于平衡。
许应石欧健郭刚贺新星
关键词:西昆仑河流阶地
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策略——以江苏扬州为例
2023年
城市的形成、发展、兴衰与地质环境演变密切相关,特殊的地质环境演变孕育了扬州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通过论述扬州建城2500多年以来的历史变迁,分析地质环境演变与城市变迁的相互联系,认为扬州城市发展阶段与地质环境的对应关系可概括为:岗地发展阶段一一人类依赖自然、岗地前缘发展阶段一一人类顺应自然、平原发展阶段——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新时代城市发展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个阶段。从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加强城市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合理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和高度、统筹地上和地下空间开发、发挥多要素自然资源的功能和价值、构建与地质环境相协调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5个方面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石铭许应石
关键词:城市发展地质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大运河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盆山结合带新生代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西南缘盆山结合带的喀什坳陷,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巨厚的海相及湖盆相地层。通过对野外实测剖面开展系统的沉积相分析及层序划分研究,并结合粒度分析,还原出新生代以来沉积盆地发展、演化过程。认识到新生代以来盆地的演化与印度、欧亚板块之间覆冲、拼合、碰撞以及青藏高原隆升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同时从侧面也验证了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时间结点应在上新世末期之后。
郭刚许应石欧健
关键词:新生代盆地演化层序分析
西昆仑塔木一带山前推覆构造样式浅析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以及构造剖面测制工作,根据构造样式和变形特征,将西昆仑塔木一带山前推覆构造带,由南西往北东划分为5个带,变形程度依次降低。通过对卡克巴西阿格孜构造窗的调查,显示本区域至少存在2期推覆构造活动:第一期发生在晚古生代末期,具后展式特征;第二期发生于晚新生代开始,显示出前展式特征。
欧健李向前潘明宝贺新星郭刚许应石
关键词:推覆构造构造窗西昆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