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志辉

作品数:131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电子电信
  • 10篇理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冶金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8篇构形
  • 51篇构形理论
  • 30篇广义热力学优...
  • 19篇热沉
  • 19篇火积
  • 16篇传热
  • 13篇微通道
  • 13篇微通道热沉
  • 12篇换热
  • 11篇构形设计
  • 10篇热设计
  • 10篇钢铁
  • 9篇肋片
  • 8篇有限时间热力...
  • 8篇嵌入式
  • 7篇圆柱
  • 7篇芯片
  • 7篇仿真
  • 7篇钢铁生产
  • 6篇系统动力学

机构

  • 1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0篇海军工程大学
  • 22篇武汉工程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湖南人文科技...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129篇谢志辉
  • 58篇陈林根
  • 51篇孙丰瑞
  • 23篇冯辉君
  • 23篇孟凡凯
  • 13篇纪祥鲲
  • 13篇夏少军
  • 9篇张健
  • 8篇叶齐政
  • 7篇杨立
  • 7篇范旭东
  • 6篇刘长鑫
  • 5篇李劲
  • 3篇丁泽民
  • 3篇吴锋
  • 3篇杨博
  • 3篇陈伯义
  • 3篇杨爱波
  • 3篇王超
  • 3篇王刚

传媒

  • 11篇工程热物理学...
  • 9篇中国科学:技...
  • 7篇物理学报
  • 7篇节能
  • 4篇钢铁研究
  • 4篇半导体光电
  • 3篇中国冶金
  • 3篇科学通报
  • 3篇高压电器
  • 3篇热科学与技术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舰船电子工程
  • 2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中国舰船研究
  • 2篇高等教育学会...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物理实验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1篇2024
  • 14篇2023
  • 19篇2022
  • 9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火积)耗散率最小的T-Y形肋片构形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构形理论,以导热和对流换热总(火积)耗散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对T-Y形肋片进行构形优化,得到同时考虑导热和对流换热(火积)耗散性能的T-Y形肋片最优构形。结果表明:存在最佳单元级直肋和中部空腔高度和长度比使得T-Y形肋片无量纲当量热阻取得二次最小值。增大肋片高度和长度比和肋片占比有助于提高T-Y形肋片整体传热性能。T-Y形肋片与T形肋片相比,T-Y形肋片二次最小无量纲当量热阻降低32.33%,此时T-Y形肋片温度梯度场更均匀,整体传热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冯辉君陈林根谢志辉孙丰瑞
关键词:构形理论对流换热广义热力学优化
焦化工序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与参数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考虑焦化工序中干熄焦与煤调湿两项典型节能技术,基于通用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模型,计算了焦化工序的吨产品能耗,并根据物料衡算法计算出了对应的CO_2排放量。分析了两项典型节能技术对工序吨产品能耗及CO_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工序吨产品能耗随红焦冷却终温和入炉煤水分含量的升高而线性增加,工序吨产品CO_2排放量随入炉煤水分含量的升高而线性增加;减少工序消耗混合煤气中的高炉煤气体积比有利于减少工序吨产品CO_2排放量。
刘泽淼谢志辉张泽龙孙丰瑞
关键词:物料平衡热平衡能耗二氧化碳排放
基于热流与强度复合目标的立式绝热壁构形优化被引量:10
2011年
针对立式绝热壁,引入了热流与强度的幂权积函数作为兼顾隔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复合优化目标,在给定外形尺寸和安全性要求的全局约束下,以该复合函数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了构形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允许绝热壁内部结构自由变化(进化),能够获得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最大目标值及对应的最佳内部结构设计;结果验证了热流与强度复合目标函数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且幂权参数取值在0.4与4之间能更好地兼顾隔热和强度要求.详细讨论了热流与强度并重时的构形优化及结果,给出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最优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当使用环境的变化较大且总Rayleigh数较高时,宜采用空腔较多的绝热壁;当总Rayleigh数较小时,合理选用空腔较少的绝热壁,能获得更好的性能.复合目标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最近文献结果是本文研究的特例.
谢志辉陈林根孙丰瑞
关键词:构形理论广义热力学优化
波纹壁树状微通道圆盘热沉的构形设计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为了满足船舶与水下航行器等对电子器件高效热管理的需求,开展波纹壁树状微通道圆盘热沉的构形设计研究。[方法]提出波纹壁树状微通道圆盘热沉的设计原型,基于构形理论,在给定热沉体积和液冷微通道体积的约束条件下,以综合考虑传热和流动压降的复合性能指标(PEC)最大化为目标,对波纹壁的振幅和波长进行构形设计。[结果]结果表明:与直通道热沉相比,波纹壁能增大换热表面积,且凹穴处能够产生涡,因而能够有效降低最高温度。当入口雷诺数为700,900或1100,增大波纹壁的振幅时,热沉最高温度降低了13.5 K,但是压降损失明显增大;减小波纹壁的波长,热沉最高温度降低了4.7 K,压降损失增幅较小;在给定波长较大时,均存在最优振幅使复合性能指标取得极大值;在给定波长较小时,随着振幅的增加,复合性能指标单调递增。[结论]波纹壁能够显著提升树状微通道圆盘热沉的传热性能。通过构形设计能够获得复合性能最佳的最优几何结构。
黄景耀谢志辉南刚陆卓群戈延林
关键词:构形理论微通道热沉热设计
树状脉管圆盘热沉的传热分析与构形设计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树状脉管通道热沉的三维模型,在给定脉管通道总体积和热沉上表面面积的约束条件下,计算了一至四级树状脉管通道热沉在不同质量流率和热流密度情况下的最大温差和基于[火积]耗散的当量热阻,并研究了热沉厚度对最大温差和当量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为定值时,最大温差和当量热阻均随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减小。当质量流率为定值时,热流密度增大,最大温差呈线性增大,当量热阻呈指数增大。随着热沉厚度的减小,当量热阻也减小,最大温差几乎不变。"辐射+树状"复合脉管通道的构形设计能进一步降低最大温差和当量热阻。
石瀚楠谢志辉孙丰瑞陈林根冯辉君
关键词:构形理论热沉
基于热管散热的串联式两级热电制冷器制冷性能综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基于热管散热的串联式两级热电制冷器,建立了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通过热阻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热电制冷器的一维热阻网络图并给出了冷热端热阻的具体计算方法。以制冷率、制冷系数、热力学完善度和极限制冷温差为性能指标,用数值算例的方法研究了工作电流、热电单元分配比、热电单元横截面积、热电单元长度、热管几何参数(冷凝段长度和管芯厚度)和制冷温差等关键参数对热电制冷器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
陈赵军孟凡凯徐辰欣江帆谢志辉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制冷率制冷系数
以学员为本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2007年
文章探讨了以学员为本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环境的理论与方法。本文认为要素全面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学员心智的健康发育,知识与方法集成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学员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谢志辉龚耘杨立孙丰瑞
关键词:课堂环境教学
内可逆Dual-Miller循环功率密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在内可逆闭式Dual-Miller循环(DMC)模型基础上,将功率密度(P_(d))作为优化目标,推导无因次功率密度(P_(d))与预胀比(ρ)和效率(η)的特性关系,研究循环温比(τ)和换热器有效度(E_(H1)、E_(H2)、E_(L1)和E_(L2))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_(d)-ρ和P_(d)-η的关系曲线均为类抛物线形;随着τ、E_(H1)、E_(H2)、E_(L1)和E_(L2)的增加,(P_(d))max时对应的ρP_(d)与ηP_(d)均增加;与以最大功率为优化准则相比,以最大功率密度为优化准则时,循环对应的热效率更大,发动机尺寸更小。
刘晓业戈延林陈林根施双双谢志辉
关键词:功率密度有限时间热力学
放电等离子体联合其它物化方法处理VOCs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为了改善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空气净化技术,目前国际上发展了吸附剂、催化剂、铁电性颗粒与放电等离子体联合作用的处理方法。笔者介绍了联合处理方法的原理、优势和实验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谢志辉叶齐政陈林根李劲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挥发性有机物
线-线脉管微通道热沉的对流传热特性
建立了构形线-线脉管微通道热沉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了1-4级脉管体在不同的冷却剂质量流量和散热负荷(单位面积输入热流量)条件下的脉管体最大温差、总热阻、通道压降及热有效性,对线-线脉管的对流传热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
范旭东谢志辉孙丰瑞陈林根
关键词:构形理论热沉微通道对流传热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