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萍
- 作品数:82 被引量:3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造口伤口护士用换药车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造口伤口护士用换药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平板,两个所述平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套装有侧板,且上方平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托盘,所述顶部托盘和上方平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接管。该造口伤口护士用...
- 张在萍谢萍张薇
- 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改良固定法
- 2013年
-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常用的技术,通常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来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现在临床上护理人员更多地关注胃管固定是否牢靠以确保有效的胃肠减压,而忽视了导致胃管滑脱的另一原因是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妥善固定问题。患者在术后卧床期间使用胃肠减压,当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固定不可靠,特别是翻身时会由于重力作用使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滑落床下,牵拉胃管导致滑脱;患者在下床活动期间,需要拿着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这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便,
- 陈娟谢萍
- 关键词: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改良固定法胃肠减压胃管固定护理人员普外科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8
- 2005年
- 谢萍
- 关键词: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护理
- 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下端固定设置有粘胶面,所述粘胶面完全覆盖底盘下底面轮廓,所述底盘为圆环结构,所述底盘上端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为圆台结构,所述主体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球,所述活动...
- 方方谢萍潘婷苏艳霞汤东杜菲菲王春梅李萍季苗苗王爱华牛慧
- 一种中段尿收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中段尿收集装置,包括尿杯和储尿管,所述尿杯由杯体、杯盖和接头组成,所述杯体顶部盖有所述杯盖,底部连通所述接头,所述接头呈陀螺状,底部设置有漏斗,侧面与所述储尿管顶部内侧螺纹对接,所述储尿管顶部一侧绑有管...
- 周静苏侠谢萍
-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带管患者自我管理质性研究
- 目的 基于扎根理论对老年带管患者自我管理进行质性研究,探讨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抽取 2016年1-3月 扬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肝胆外科、乳腺外科、甲状腺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内...
- 谢萍汪妍妍殷萍张灿王静
- 关键词:老年患者扎根理论管道护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
- 直肠Miles手术病员裤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直肠Miles手术病员裤,包括裤体,所述裤体的正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裤体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盖布,且遮盖布位于第一开口的顶部,所述遮盖布的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松紧系带,所述第一开口的底部设置有第...
- 方方谢萍潘婷苏艳霞汤东杜菲菲王春梅李萍季苗苗王爱华牛慧
-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腺癌根治术对胰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价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腺癌根治术对胰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胰腺癌根治术的145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应用血管切除重建分为A组(无血管切除,n=77)、V组(静脉切除重建,n=58)、O组(动脉切除重建,n=10)三组。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多组间比较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发症等组间比较通过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O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V组>A组(P<0.05);三组术后6个月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比术前升高(P<0.05),但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均无死亡病例,A组、V组及O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2±1.5)个月、(15.3±1.2)个月、(14.2±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根治术术中联合动、静脉切除均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不足,但可获得与无血管切除重建相近的生存时间、预后及生存质量;故在符合手术指征下应推荐无血管切除重建。
- 刘婷张灿谢萍
- 关键词:胰腺切除术血管成形术
- 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现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9年
- 通过对手术室实习的带教对象、师资安排、实习周期、带教方法等进行综述,分析手术室实习生带教的难点,以了解医院手术室实习生的临床带教现状,为做好手术室实习带教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 龚荣花徐慧步秀兰刘霞谢萍
- 关键词:手术室实习生带教
- 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在健康行为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健康行为领域中,人们总是很少做出理性判断和决策,享受危险行为带来的即时满足和好处,却忽视其长期性伤害。而健康保护行为依从性低,容易使部分人患上严重的慢性疾病。有数据[1]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面临重大挑战。健康心理学家为解释和预测人们可能在何时以及为何会有不健康的行为,构建并验证了多种理论模型,而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2]便是其中一种新模型。本文介绍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概念及其在健康行为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慢性病防控和健康行为管理提供依据。
- 于秉洋柏基香柏基香谢萍
- 关键词:慢性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