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万能

作品数:9 被引量:33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人工林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有机酸
  • 2篇人工林土壤
  • 2篇解吸
  • 2篇解吸行为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形态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地统计学方法
  • 1篇动态特征
  • 1篇亚热带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物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谭万能
  • 7篇李志安
  • 7篇邹碧
  • 6篇丁永祯
  • 3篇顾伟
  • 2篇曹裕松
  • 1篇夏汉平
  • 1篇沈承德
  • 1篇孙彦敏
  • 1篇李秧秧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地理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红壤中镉在有机酸作用下的解吸行为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平衡批处理法,研究了3种有机酸及其两两混合液在序列pH值梯度下(pH3.0~7.0)对华南山地红壤cd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与苹果酸不利于Cd的解吸,反而促进了吸附,其中草酸只是在较高浓度(20mmol·L^-1)且土壤溶液pH〉5.0时促进解吸.随着pH值升高,草酸、苹果酸以及不含有机酸的对照溶液对红壤中Cd的解吸率都快速下降.柠檬酸在pH〈5.0时不利于Cd解吸;在pH〉5.0时显著促进Cd解吸,但两种浓度柠檬酸解吸特征有所不同,在低浓度(2mmol·L^-1)下对镉的解吸率呈降低一升高一降低变化,在高浓度(20mmol·L^-1)下呈降低一升高变化.在低pH条件下(pH3.0、4.0),苹果酸最有利于Cd的解吸,但3种酸对Cd解吸率差别不大,在较高pH条件下(pH5.0~7.0),柠檬酸最有利于解吸,且解吸率大大高于草酸与苹果酸.有机酸混合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对Cd的解吸率介于相应单独有机酸之间.
丁永祯李志安邹碧曹裕松谭万能顾伟
关键词:有机酸解吸红壤
植物残茬对土壤酸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39
2005年
土壤强酸性是作物生长的最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某些植物残茬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pH,降低活性铝含量,提高作物产量。植物残茬改良土壤酸度的效能因种而异,最高土壤pH升幅可达4.53个单位,多种豆科植物材料可使土壤pH提高2个单位以上,当pH>5时,土壤溶液活性铝降至极低水平,从而消除铝害。植物残茬改良土壤酸度的效能受植物残茬自身特性与土壤特性的影响,而且pH的上升通常在几个月后消失,但这种效能对当季作物有效。植物体内有机酸根的去羧化作用被认为是pH上升的主要机理之一,去羧化机理存在的主要证据是,随着土壤pH升高,植物材料内的可溶性有机成分下降,CO2排放与pH上升高度相关,以及杀菌条件下土壤pH上升速度显著减慢。超量碱机理是植物残茬导致pH上升的又一可能的重要机理,亦即有机盐的作用,有机盐分解转化为碳酸盐,其作用与石灰完全相似,有机盐水解也可导致土壤溶液的碱性反应。铵化作用与硝化作用是高氮植物材料影响土壤酸度的重要机理,有机氮的铵化直接消耗质子,铵的硝化则产生质子,pH的变化与这些氮过程高度相关。含硫植物材料及有机物质分解过程产生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也可对土壤pH产生影响,但它们的作用较小。综合来看,去羧化作用机理基于间接证据,没有得到严格验证,超量碱机理可能是土壤pH上升的主要原因,超量碱只能转移,不能制造,含超量碱高的外源性有机材料施入耕地,将是改良土壤酸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李志安邹碧丁永祯谭万能夏汉平沈承德孙彦敏
关键词:酸性土土壤改良
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分子生态机理被引量:66
2006年
植物适应重金属元素胁迫的机制包括阻止和控制重金属的吸收、体内螯合解毒、体内区室化分隔以及代谢平衡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控制这些过程的分子生态机理逐渐被揭示出来。菌根、根系分泌物以及细胞膜是控制重金属进入植物根系细胞的主要生理单元。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寄主植物的重金属耐性,根系分泌物通过改变根际pH、改变金属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和形成络合物等机理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控制菌根和根系分泌物重金属抗性的分子生态机理还不清楚。但细胞膜跨膜转运器已得到深入研究,相关金属离子转运器被鉴定和分离,一些控制基因如铁锌控制运转相关蛋白(ZIP)类、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类、P1B_typeATPase类基因已被发现和克隆。金属硫蛋白(MTs)、植物螯合素(PCs)、有机酸及氨基酸等是植物体内主要的螯合物质,它们通过螯合作用固定金属离子,降低其生物毒性或改变其移动性。与MTs合成相关的MT_like基因已经被克隆,PCs合成必需的植物螯合素合酶(PCS),即γ_Glu_Cys二肽转肽酶(γ_ECS)的编码基因已经被克隆,控制麦根酸合成的氨基酸尼克烟酰胺(NA)在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也被揭示出来。ATP结合转运器(ABC)和阳离子扩散促进器(CDF)是植物体内两种主要膜转运器,通过它们和其它跨膜方式,重金属被分隔贮藏于液泡内。控制这些蛋白转运器合成的基因也已经被克隆,在植物中的表达证实其与重金属的体内运输和平衡有关。热休克蛋白(HSP)等蛋白类物质的产生是一种重要的体内平衡机制,其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重金属耐性植物在这些环节产生了相关响应基因或功能蛋白质,分子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又使它们在污染治理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谭万能李志安邹碧
关键词:重金属分子机理
南亚热带4种人工林凋落物动态特征被引量:90
2006年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与物质过程的重要环节.研究了南亚热带4种常见人工林凋落物特征,材料取自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人工林栽植于1984年,从2002年至2003年进行了每月凋落物测定,同时测定了地表凋落物量.人工林凋落物总量大小依次为马占相思(10.433t/(hm^2·a))>大叶相思(7.538 t/(hm2·a))>湿地松(6.445t/(hm^2·a))>荷木(5.541t/(hm^2·a)),凋落物量年度间无显著变化,凋落叶量占总凋落物量的83.2%(马占相思)至93.7%(湿地松).上半年凋落物量通常较平稳,下半年7~9月份多有一个峰值凋落期,主要原因是台风雨及叶子进入成熟期.除台风等因素引起激烈变化的月份外,二年度对应月份凋落物量极为相似.除大叶相思外,其它林型从14a林龄开始凋落物量有所下降.4种林型中,只有马占相思与湿地松的凋落物量与气温或降雨有显著的相关,特别是马占相思的总凋落物量与这些气候因素相关性最高.地表凋落物蓄积量大小为湿地松(13.81 t/hm^2)>马占相思(13.53 t/hm^2)>大叶相思(6.46 t/hm^2)>荷木(5.02 t/hm^2),马占相思的高蓄积量源于大凋落物量及较慢的分解速率,湿地松的高蓄积量源于针叶的难分解性.与世界其它类型的比较显示,低气温高纬度地区,地表凋落物蓄积量大大高于凋落物量,高温高湿的低纬度地区,地表凋落物蓄积量通常低于年凋落物量,但松林在不同纬度区,地表凋落物量均高于年凋落物量.
邹碧李志安丁永祯谭万能
关键词:人工林凋落物南亚热带
华南几种人工林土壤碳固存能力及其机理
增加土壤碳固存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植树造林是提高无林坡地土壤碳固存能力的最重要措施。广东省是我国人工林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植被恢复固定了全省CO2排放量的很大部分,其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是人工林固存...
谭万能
关键词:人工林凋落物剖面分布植被恢复
有机酸对珠江三角洲水稻土镉解吸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用批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3种有机酸及其两两混合酸在一系列pH值梯度下(pH3~7)对珠江三角洲沉积型水稻土镉(Cd)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柠檬酸及含柠檬酸的混合酸在较低酸度区(pH〉5)可以显著促进Cd的解吸,这一效应与浓度成正相关,而苹果酸、草酸及二者的混合酸在所试验酸度范围均促进了Cd吸附,特别是草酸,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较低pH区(pH〈5),苹果酸最有利于Cd解吸,在高pH区(pH≥5),柠檬酸最有利于Cd解吸,草酸的Cd解吸能力最低.混合有机酸交互作用不显著,对Cd解吸的影响约等于各个单独酸的作用之和,但在一些酸度条件下,可存在颉颃作用.
丁永祯李志安邹碧谭万能顾伟曹裕松
关键词:镉(CD)有机酸水稻土解吸
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4
2005年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O3- - N NN 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重显著高于NH4 + - N AA 处理,施用NO3- - N的植株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Pn 和较低的气孔导度 Cs 、细胞间隙CO2 浓度 Ci .不同处理之间Fv/ Fm没有显著差异,NN处理的植株PS 线性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 、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都显著高于AA处理的植株;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N则明显低于AA处理的植株.碳同化受到抑制是NH4 + - N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谭万能李秧秧
关键词:光合功能氮素形态向日葵NH4^+-NFV/FM碳同化
地统计学方法在土壤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2
2005年
地统计学目前在土壤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认识土壤特征的一个重要工具。地统计学的空间变异函数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是土壤性状分析的主要手段,空间变异函数主要用于描述土壤理化性状空间变异特性,不同的插值方法可优化田间试验设计和田间采样方案,克里格插值方法则特别适用于未测量点土壤属性值的估测等。近年插值方法又被广泛应用于确定区域土壤环境容量和土壤质量标准,随机模拟则用于对土壤特性进行不确定性估计等。因而,地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大量土壤学资料的整合与分析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谭万能李志安邹碧丁永祯
关键词: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土壤特性
华南热带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特征被引量:15
2007年
研究华南热带多雨地区小良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不同人工林的碳固持特征,测定了林地表土有机碳含量、有机碳随土层深度的变化以及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上的分布。结果表明:无植被覆盖的光裸地储存了极低水平的有机碳,在光裸地上种植桉树林后,如果地表枯落物长期人为取走,则土壤有机碳积累大大低于未受干扰桉林。当桉林进一步改造为阔叶混交林后,30-40a林龄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16.5gkg-1,但仍只有邻近天然林土壤有机碳水平的76%,因而,这些人工混交林土壤具有进一步积累碳的潜力。光裸地在1m剖面上的含碳量均极低,并无显著的深度变化,约2-3gkg-1,未保护的桉林含量水平在4-5gkg-1,同样表土与心土层没有明显差别,通过地表输入的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层0.5m范围内。以豹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陈氏钓樟Lindera chuni等为优势种的混交林,深层土壤含碳量显著高于其它混交林,并与村边林相似。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团聚体发育有一定的相关性,非水稳性团聚体以最小粒径(<0.25mm)的含碳浓度最高,其它粒级的有机碳浓度相似,未成熟人工林,小团聚体的碳浓度较高,成熟林则在不同粒级中较均匀地分配有机碳,但实际碳储量于最大粒级的非水稳性团聚体中最多。成熟森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碳浓度大大高于非水稳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在0.25-0.5mm及0.5-1.0mm两个粒级上有最大的碳积累量。结果表明,建立特定类型的混交林是增加林地碳汇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非水稳性的大团聚体与水稳性的小团聚体的有效发育可能是成熟森林高固碳量的重要机理。
顾伟李志安邹碧谭万能丁永祯
关键词:热带人工林土壤团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