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妮娜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10篇树突
  • 10篇肝炎
  • 9篇病毒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干扰素
  • 7篇树突状
  • 7篇树突状细胞
  • 7篇慢性
  • 6篇乙型肝炎病毒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6篇慢性乙型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肝炎病毒
  • 5篇血浆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树突细胞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贾妮娜
  • 11篇谢青
  • 8篇郭清
  • 8篇俞红
  • 8篇王晖
  • 8篇林兰意
  • 6篇安宝燕
  • 6篇高虹
  • 5篇郭斯敏
  • 5篇张桓虎
  • 3篇赵钢德
  • 3篇项晓刚
  • 3篇沈怀诚
  • 3篇范晓红
  • 2篇沈怀成
  • 2篇王香莉
  • 2篇朱文静
  • 2篇陈榕
  • 2篇高伟
  • 2篇石翠翠

传媒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肝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突状细胞及TLR2,TLR9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两个亚群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即髓样树突状细胞(m DC)和浆样树突状细胞(p DC)的相对数量及外周血m DC表达Toll样受体2(TLR2)、p DC表达Toll样受体9(TLR9)的水平,探讨其在UC中的作用。方法:分离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m DC和p DC占PBMC的比例;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m DC表达TLR2的平均荧光强度以及p DC表达TLR9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UC患者外周血m DC占PBMC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患者外周血p DC占PBMC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患者外周血m DC表达TLR2的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外周血p DC表达TLR9的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外周血m DC,p DC频率及m DC表达TLR2,p DC表达TLR9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提示其在UC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郑天送贾妮娜王香莉肖晋美高虹张继萍张桓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浆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9的表达和分泌功能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样树突状细胞(pDC)Toll样受体(TLR)9的表达水平、pDC数量和分泌IFN-α能力的变化以及与慢性HBV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69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包括HBV携带者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5例)和21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DC频率和TLR9表达水平;用CpG ODN 2216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与PBMC共培养24h,检测上清液中pDC产生IFN-α的能力;分析pDC数量、分泌IFN-α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62.6±10.7)相比,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DC表达TLR9平均荧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4.3±16.9)比较.HBV携带者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DC表达TLR9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4.5±10.3和45.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DC细胞频率为(0.88±0.54)%,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0.51±0.36)%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0.5±0.3)%(P<0.05)。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pDC频率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41.P<0.05)。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BMC中pDC分泌IFN-α的水平分别为(291.10±198.16)、(285.34±155.56)和(206.92±148.36)pg/mL,明显低于健康者的(600.23±344.91)pg/mL(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pDC TLR9表达低下,外周血pDC频率和分泌IFN-α的能力明显降低,这可能是HBV持续感染的重要机制。
贾妮娜谢青安宝燕林兰意沈怀成王晖周霞秋俞红郭清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寡核苷酸类干扰素Α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干扰素β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干扰素β(IFN-β)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宿主免疫清除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健康对照48例,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法从外周血获得纯化的CD14+单核细胞,并用hGM-CSF、hIL-4诱导单核细胞成为未成熟的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加入polyI:C(25μg/ml)刺激后获得成熟的mDC,在刺激后0h、12h、24h、48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86、HLA-DR、CD1a,real-time PCR检测IFN-β的表达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mDC细胞上清液中IFN-β、IL-12、IL-10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mDC上0hIFN-β 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FN-β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mDC在12hIFN-β mRNA表达水平及IFN-β浓度与0h相比显著升高(P<0.05),较患者组0h、12h、24h、48hIFN-β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患者组mDC刺激后12h、24h和48hIFN-β mRNA及IFN-β表达水平与0h相比无显著变化。与0h比较,健康对照组12h、24h、48hCD86表达水平较患者组显著上升(P<0.05)。两组之间CD1a、HLA-D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IL-10及IL-120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IL-10表达24h及48h与0h相比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12h、24h、48hIL-10表达水平没有明显上升。与之相反,患者组12h、24h、48hIL-12表达与0h相比表达水平没有明显上升,对照组在12hIL-12表达水平与0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48hIL-12表达水平继续升高(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mDC受polyI:C刺激后IFN-β表达异常,协同刺激因子CD86表达低下,可能造成宿主对HBV感染的免疫清除障碍,导致疾病慢性化。
安宝燕谢青贾妮娜沈怀诚王晖郭斯敏俞红郭清
关键词:干扰素Β树突状细胞乙型肝炎病毒
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12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难治性丙型肝炎102例和非难治性丙型肝炎23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维生素D水平。结果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清维生素D浓度(12.9±1.6 ng/ml)显著低于非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19.7±2.2 ng/ml),P<0.05];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22.6%,也显著低于非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的88.5%(P<0.001)。结论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较非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低,抗病毒治疗效果差。
范晓红高虹贾妮娜高伟张桓虎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维生素D病毒学应答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与HBV感染后宿主免疫清除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轻度CHB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48名,其外周血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获得纯化的CD14^+单核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并且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hIL-4诱导单核细胞成为未成熟的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加入聚肌胞刺激后获得成熟的mDC。分别在剌激后0、12、24、48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LR3、CD86、HLA-DR和CD1a的表达,实时PCR检测TLR3的表达变化。结果健康对照组中mDC在刺激后24h,TLR3表达较0 h时上调显著(P〈0.05),48h时TLR3的表达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在刺激后12、24h TLR3的表达与0h时相比,上调不明显,48h时TLR3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实时PCR检测mDC上TLR3 mRNA结果发现,对照组TLR3 mRNA在刺激后12h的表达水平较0h显著上升(P〈0.05),也显著高于患者组刺激后0、12、24h的表达水平;患者组刺激后48h的TLR3 mRNA表达水平较0h显著上升(P〈0.05)。与0h比较,健康对照组在刺激后12、24h和48h,CD8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患者组(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间CD1a和HLA-D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HBV感染者mDC受聚肌胞刺激后TLR3表达异常,协同刺激因子CD86表达低下,可能造成宿主对HBV感染的免疫清除障碍,导致疾病慢性化。
安宝燕谢青林兰意沈怀诚贾妮娜王晖郭斯敏俞红郭清
关键词:树突细胞TOLL样受体
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频数与细胞表型的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相对数量和细胞表型的变化,以及与HBV持续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2007-03/2007-10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及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1例(均为本院职工).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mDC的百分比数.磁珠分选方法分离纯化mDC,流式细胞仪检测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肝患者CD11c+mDC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频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8%±0.61% vs 0.77%±0.56%,P<0.05).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mDC频数与血清ALT水平、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374,-0.435,均P<0.05),患者组不同肝脏炎症程度mDC频数存在差异.新鲜分离的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较低,但患者组CD86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26%±21.54% vs 18.71%±10.93%,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1c+mDC亚群百分比降低,但m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率并未严重受损,外周血中CD11c+mDC数量减少可能与血清病毒载量及肝脏炎症程度相关.
朱文静谢青陈榕贾妮娜项晓刚林兰意郭斯敏王晖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频数细胞表型
中药联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的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及人工肝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30例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2周后的各项生化指标,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1个月内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指标好转,预防感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可提高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
张桓虎樊改英贾妮娜高红王丹琼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血浆置换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质网应激调控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活性在小鼠急性肝衰竭致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严重内质网应激介导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活性在小鼠急性肝衰竭肝损伤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 D-GalN)和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动物实验分组:阴性对照组( n=10)、急性肝衰竭模型组(n=18)、4-丁酸苯酯(4-PBA,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干预组(n=18)和SB216763(GSK3β特异性抑制剂)干预组(n=16)。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评价肝脏功能,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评价肝脏损伤情况,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 GSK3β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中GSK3β活性改变,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体内实验表明,在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过程中,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和特异性凋亡分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逐渐升高,提示严重内质网应激被激活,同时GSK3β活性也逐渐升高。4-PBA抑制内质网应激可显著改善肝脏功能[ALT:(365.4±58.6)比(1094.5±201.5)U/L;AST:(555.1±60.8)比(1444.3±533.7)U/L,均P<0.05]和病理损伤,此外,4-PBA还抑制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中GSK3β的活性(2.6±0.3比4.6±1.3,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抑制GSK3β活性能够下调CHOP和GRP78的表达而改善急性肝衰竭肝损伤。衣霉素诱导肝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表明,抑制GSK3β活性能够促进细胞生存。结论在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过程中,严重内质网应激通过上调GSK3β活性而促进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高虹张向颖岳莉英刘兆玉贾妮娜陈德喜段钟平任锋
关键词:炎症内质网应激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血清GP73与p62测定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血清自噬相关蛋白p62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及预测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0月- 2020年4月收治的HBV相关ACLF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A组),选择同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其中Child-Pugh A级为B组34例、Child-Pugh B/C级为C组31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D组)。测定四组入选者血清GP73与p62水平,对ACLF组患者随访3个月以分析患者预后情况;并比较死亡和生存患者入院时血清GP73与p62的水平。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P73与p62水平对生存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 A、B、C、D四组GP73水平分别为(284.30±70.55)ng/ml、(125.33±20.57)ng/ml、(159.82±31.20)ng/ml、(45.46±10.22)ng/ml;p62水平分别为(1.30±0.35)ng/ml、(2.88±0.58)ng/ml、(2.02±0.54)ng/ml、(4.68±1.03)ng/ml。GP73检测值A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 < 0.05),D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 < 0.05),C组显著高于B组(P < 0.05)。p62检测值A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 < 0.05),D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 < 0.05),B组略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P73与p62呈现负相关关系(r = -0.695,P < 0.001)。ACLF组中生存患者GP73水平显著低于死亡患者[(212.17±22.47)ng/ml与(340.08±32.91)ng/ml,t = 12.493,P < 0.05];p62水平显著高于死亡患者[(1.46±0.28)ng/ml与(1.18±0.35)ng/ml,t = 2.445,P < 0.05]。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P73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p62的AUC为0.750,两项联合AUC为0.968。结论 GP73与p62均对HBV相关ACLF患者近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两项指标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高伟高虹尹春梅杨森林范晓红刘春亮李雪卿贾妮娜
关键词:高尔基体蛋白7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中维甲酸诱导基因-I的表达及功能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后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1)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中的表达和功能,并了解RIGI和MoDC在HBV感染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8例HBV感染者外周血,21例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例为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CD14免疫微珠分离纯化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联合诱导培养7d成为树突状细胞(DC),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感染刺激RIG-I活化。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抽提RNA,实时定量PCR检测RIG-I、干扰素启动子刺激基因1(IPS—1)和IFN-β的表达。正态分布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连续性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VSV感染活化RIG-I后,CHB、AHB组和健康对照组的RIG1mRNA表达水平在16h(2.44±2.03,19.54±3.15,21.48±8.39;F=7.451,P=0.002)和24h(2.68±2.93,10.31±3.88,14.01±5.04;F=7.908,P=0.00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PS-1在CHB和AHB组中的表达在16h(2.05±1.08,1.99±1.56)和24h(2.27±2.16,3.24±1.2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h:0.60±0.31,F=7,246,P=0.003;24h:1.08±0.73,F=13.598,P=0.01)。CHB组中IFN-β水平在16h和24h均低于AHB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IG-I和IPS-1在HBV感染者MoDC中的表达明显异常,提示RIGI信号通路可能被HBV干扰,RIG—I和MoDC的功能缺陷在HBV感染和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钢德谢青王晖安宝燕周慧娟贾妮娜林兰意石翠翠郭清俞红
关键词:树突细胞维甲酸基因疗法干扰素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